中新网4月21日电 伊拉克战争临近结束,战后伊拉克的重建工作也已拉开了序幕,撇开战争结果不谈,单就战术和作战模式来说就值得好好总结。这是一场动用了精确制导炸弹、冷战时期的飞机和情报的混合战争,可以成为下一场战争的蓝图。 转自搜狐 美国作战政策发生改变 转自搜狐 尽管“伊拉克自由行动”还没有结束,许多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但这场战争反映了“后越战”时期美国军事参与的一种模式,指明了未来战场将如何打的趋势。这种趋势或者说作战模式包括轻型装备但却高度机动化的地面部队与重型坦克部队协同作战;用包括冷战时期就发挥巨大作用的B-52轰炸机等先进飞机投射精确制导航空武器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严重依赖战争前以及战争中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特种部队所提供的情报。从格林纳达到巴拿马到巴尔干到阿富汗再到现在的伊拉克,武器的先进性、作战原理的多样性以及敌人(包括无国界的恐怖组织)的共同性都促使美国采取上述作战样式,而布什政府已把美国原先对潜在敌人的威慑与牵制政策改变为对给美国造成威胁的国家或恐怖组织抢先下手打击的政策。 转自搜狐 与第一次海湾战争相比,这次为期一个多月的伊拉克战争更加危险、作战区域更广、面对的敌人被认为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这次战争的几个重要目标包括寻找化学武器及其它违禁弹药和武器、围捕萨达姆政权的关键性人物以及证明萨达姆与恐怖组织有联系的明显线索等还没有达到。可不管怎么说,这次战争到目前为止还算是成功的,它比第一次海湾战争时间要短,也更具有决定性,萨达姆政权被推翻,而且更重要的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军死亡只有148人,已经够让人感到震惊的了,可这次居然比上次战争死亡人数更少,美军只有128人死亡!在华盛顿的“国防情报中心”的马科斯·科尔宾说:“美军再一次显示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击败常规的敌人。” 转自搜狐 未来战争的一个灵活样式? 转自搜狐 这场战争的模式真的能适用未来战争吗?那要看战场上的对手有多大的能力与占压倒性优势的美国军队抗衡,按照军事术语,这场战争实在不对称,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局面,美军各方面的实力比伊拉克实力高285倍。 转自搜狐 举例来说,未来的美国敌人会不会更倾向于使用被称为“非对称”或“非常规”的能力?在这场伊拉克战争中,撇开几个自杀性炸弹和准军事部队(五角大楼称之为萨达姆敢死队)相对无关紧要的袭击不说,伊拉克军队几乎无所作为,更没有使用战前普遍认为可能使用的“非对称”或“非常规”作战能力,比如生化武器等。但叙利亚不同,叙利亚在与以色列的战争中发展了许多不对称袭击方式。 转自搜狐 伊拉克人看到了那么多的萨达姆·侯赛因的雕像被推倒,大部分的伊拉克平民显然很高兴看到萨达姆垮台,也愿意看到他的雕像被推倒,但从美军士兵头上并没有被伊拉克人给戴上花环来看,他们也不怎么欢迎美军,而且他们更反对一个长期占领的美军。很显然,美国的下一场战争目标会是叙利亚、伊朗或是朝鲜,就从这三个国家中出,许多专家相信,这些国家的人民比伊拉克人民更加反对美国的入侵。美国列克星敦协会的专家劳伦·汤普森说:“‘伊拉克自由行动’所有的军事经验教训都依赖于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萨达姆政权对美国未来的对手到底有多大的代表性?” 转自搜狐 从现在看,有一个事实不容否认,伊拉克军队不像海湾战争以前那样强大,而且他们似乎也不愿意战斗到底。从伊拉克人对待美国的7个战俘以及后来将他们释放的情况来看也说明了这个政权的一些问题:战争罪审判的威胁起了作用,而美英联军强大的火力和部队数量也使伊拉克军队的一些高级官员感到了压力,许多人放下武器逃亡了。据美国退休的陆军上校丹·史密斯说:“有一个事实是被俘获的美国士兵是一个地方警察和普通的伊拉克士兵干的,这表明一些军人对萨达姆政权并不怎么忠诚。” 转自搜狐 不过,从巴格达被联军占领后发生的一系列混乱局面以及围绕着由谁来恢复秩序控制伊拉克未来的政府所进行的一系列争论来看,美国显然也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他们不得不还要在伊拉克呆上一段时间,这也是未来战争要吸取的另一个教训。美国防部的一个战略学家拉里·塞奎斯特说:“在战争以前,五角大楼和白宫一再强调美军是作为解放者而进入伊拉克的,可是现在看来他们更像是武装占领者。” 转自搜狐 美军退休将军对美军战术提出批评 转自搜狐 尽管美军领导的伊拉克战争进展迅速也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但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许多高级官员间的紧张关系已经公开化了,甚至会越来越严重。 转自搜狐 副总统迪克·切尼对“一些退休的将军到电视演播式分析战争”感到愤怒和担忧,也许问题远不止这些。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的“独立协会”军事分析家伊万·埃兰德说:“当切尼攻击一些退休的军官的观点时,他其实是在批评现役军事官员的观点,只是他们没有说出来,而那些在电视台上侃侃而谈的退休将军替现役的军官说出了心里的观点。” 转自搜狐 科尔宾说,还应该看一看这场战争对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造没造成伤害,伤害有多深。(闻新芳)原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