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不打算立即向巴格达发动总攻,五种战术为破城做充分准备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在美军夺占萨达姆国际机场,实现了东西夹击巴格达的战术目的后,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们开始讨论试探巴格达居民抵抗意志的“良机战略”。这种战略的意图就是:摸清巴格达全体居民的心绪意转,探察巴格达居民的抵抗力度。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实现“良机战略”的具体战术之一是:伺机而动。美国参联会主席迈尔斯上将暗示说,美军不会立即攻打巴格达:“我们现在要做的事之一就是要有耐心,当然,持久围城也不是什么好主意。”迈尔斯上将这番话的理解是:既不立即攻城,也不会坐等,而是“伺机而动”。那么,迈尔斯上将等的是什么时机呢?迈尔斯说:“我们要把巴格达孤立起来,等到一半的人跟萨达姆政权无关时,我们就开始干我们应该干的事了。”当然,美军不希望兵临巴格达城下的等待太长时间,因为等待的时间越长,美国所冒的政治风险就会越大,特别是在伊拉克民众和阿拉伯世界中。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实现“良机战略”的具体战术之二是:美军指挥官们会对巴格达频频实施装甲侦察,派特种部队摸进城执行突袭任务,用精确制导武器“逐一敲打”眼中盯肉中刺的目标。按英国《泰晤士报》4月4日披露的情况,美英特种部队3日晚4日凌晨已经开始实施这一战术。在美英战机投下的炸弹或者导弹,或者中情局特工安放的炸弹炸毁了巴格达的电力输枢后,美英特种部队以小组为单位借着黑暗的掩护分头潜入巴格达市内核心地区。这些特种战小组由英国特别空勤团(SAS)士兵、美国“三角洲”突击队成员和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组成。特种兵们奉命摸黑侦察巴格达城区的防务,复兴党总部大楼守卫和特别安全局作战中心的情报,同时,他们还要特意观察巴格达街头巷尾市民们的情绪。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实现“良机战略”的具体战术之三是:探清巴格达城内抵抗力量的实力。在美英空中打击力量的狂轰滥炸之下,据守在巴格达城南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部分被歼,但多数的部队并没有被消灭掉。按这些作战部队50%被美英空中打击力量歼灭的算法,至少还有30000至40000共和国卫队和部分坦克战车仍成功退入城内,加上城里的15000名特别共和国卫队,萨达姆的敢死队,3000名特别安全局的特工和萨达姆的保镖,所有这些力量究竟还有多大的战斗力需要在攻城之前探清。抵抗力量的第二大组成部分是巴格达的居民反应。如果巴格达的居民们支持伊拉克武装力量,甚至直接参战,那么美军将面临着血腥的城市战。伊军军事专家,美军退役上校帕特里克-兰声称:“如果全城的居民们都来跟你作战,而这个城市里又到处是武器的话,那么我们真是遇到麻烦了。”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实现“良机战略”的具体战术之四是:沿着萨达姆国际机场通往巴格达城区方向的高速公路步步为营向前推进,每推进一段距离,立即建起据点。对据点以及据点四周一定范围内实施禁行令,然后等增援部队跟上来后再向前挪步。这种“蚕食”战术在城市战中可以确保已方稳打稳扎,不会因冒然突进而陷入可怕的城市巷战中。这种“蚕食”战术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一步步掐紧敌方的脖子;二是一旦已方遇到激烈的抵抗的话,可以据守待援,由空中打击力量或者精确制导巡航导弹对抵抗目标实施打击。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实现“良机战略”的具体战术之五是:全面总攻也是攻核心而非全城。许多防务专家分析说,就算美军最后对巴格达发起总攻,那么也不会占领全城,而是会占领或者摧毁萨达姆政府控制巴格达的重要目标。美军前特种战司令部司令托利-斯科特中将说:“美军极可能以蛙跳的方式攻入城内,抢占巴格达的战略制高点,从而给伊军造成他们已经被彻底包围的情势。这些即将被占领的战略目标都是那些能限制伊军运动或者转移的目标,它们可能会是某幢建筑,也可能是一组建筑。”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