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世界银行公布了《中国经济半年报》(以下称《报告》)。 转自搜狐 《报告》称由于SARS疫情的影响,2003年中国GDP增长“有可能减缓到7%-7.2%的范围”。 转自搜狐 报告探讨了抗击SARS的政策含意:政府不仅需要采取严格的公共卫生措施以控制疾病蔓延,而且由于短期的经济影响完全取决于公众的心理,因此信息政策将起关键作用。 转自搜狐 世行《报告》认为,公共信息的坦诚和透明,对于建立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从而把SARS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至关重要。 转自搜狐 尽管估计SARS对经济的影响异常困难,但《报告》表示多数预测表明在短期内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可能是基于服务提供者和顾客面对面接触的服务行业,比如旅游、商务旅行、交通和零售业。 转自搜狐 “但SARS仍然不会阻挡住中国经济连年的增长”。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主任、首席经济学家迪帕克4月28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到现在为止,我们认为SARS对中国仍只是一个‘暂时影响’,尽管对于SARS危机最终有多大,目前还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 转自搜狐 迪帕克指出,“根据经济的表现情况,继续刺激消费支出的需要可能会再度出现”,“今年中国的一个关键考虑是对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管理”。 转自搜狐 迪帕克目前依然留驻在北京的办公室里,笑称他个人不会因SARS而休假回国。“我们是不太容易被吓倒的。根据我们的国际经验,我们知道像SARS这样的疾病,将会怎样流行与终结的。” 转自搜狐 《21世纪》:2003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9.9%,这种状况是否会因SARS而有所改变? 转自搜狐 迪帕克:一季度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正如2003年一季度固定资产实际增长率高达25.7%所揭示的,今年已进入第六年的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给予经济很大的推动。其次,入世后的效应显现在中国的外商投资增加,以及城市消费者对服务业和部分种类的产品(如汽车和高档房地产)的需求被激活上。第三,随着全球成本和需求模式不断演变,加上合资企业带来更多进入外国市场的渠道,重新激发了中国的出口,在2003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2.5%。 转自搜狐 2003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9.9%,但鉴于SARS型肺炎流行对中国部分地区和邻国的影响,这种增长速度不太可能持续。 转自搜狐 《21世纪》:SARS对中国经济又有怎样的影响? 转自搜狐 迪帕克:估计SARS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多数预测表明在短期内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可能是基于服务提供者和顾客面对面接触的服务行业,比如旅游、商务旅行、交通和零售业。在香港等受影响最大的地区,零售业已陷入萧条,香港零售业管理协会在4月初说,自上个月SARS爆发以来,零售业已暴跌50-80%。以旅游业及其他相关活动将会下降多少的估测以及旅游业对各经济体的重要程度为依据,我们估计由于SARS的影响效应,东亚地区的增长率将会减少0.3个百分点,而另外的乘数效应则可能会使这个数字扩大一倍。 转自搜狐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2003年中国轻工和家用产品出口增长很可能会因为广东和香港地区SARS型肺炎流行而受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出口额近900亿美元,占中国出口额的10%。因此,近期商务旅行和购销活动的减少,尤其是在按照合同生产方式集中谈判购销合同的关键的4-6月期间,很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在增长相对缓慢的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利润一再受到挤压的中国出口导向型企业来说,这更是雪上加霜,对于面临棉花价格不断上涨的纺织行业形势尤为严峻。 转自搜狐 《21世纪》:在您看来,SARS对中国是一种“短期影响”?这是不是也是世界银行本次报告中的一项主要主张? 转自搜狐 迪帕克:到现在为止,我们认为SARS对中国仍是一个“暂时影响”。像伊拉克危机一样,SARS从原则上讲是一个暂时性的冲击。 转自搜狐 这种影响会持续4个月左右。在今年的第三、第四季度,中国的经济会恢复正常。到第三季度,便可能开始恢复,而到第四季度,应该会恢复正常。但这有一个前提——如果人们的忧虑能解除的话。 转自搜狐 鉴于SARS已取代伊拉克成为东亚地区的当务之急,《报告》探讨了“SARS”的政策含意,不仅仅是需要采取严格的公共卫生措施以控制疾病蔓延。由于短期的经济影响完全取决于公众的恐惧心理,因此信息政策将起关键作用。因而,公共信息的坦诚和透明对于建立信任从而把SARS的经济代价降到最低是十分重要的。 转自搜狐 《21世纪》:那SARS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呢? 转自搜狐 迪帕克:今年年初,我们预测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7.5%,但根据现在的情况,我们把这一预测降低到7%-7.2%。我们认识到,这不仅仅是疾病本身的影响,而是人们行为自身的影响,如果人们惊慌失措的心理持续到5月底,我们还会将增长率降低0.5—1个百分点。 转自搜狐 《21世纪》:在SARS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为何还能继续增长? 转自搜狐 迪帕克:除了与SARS对国内外消费增长的影响有关的不确定性以外,中国市场的总需求前景是强劲的。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3%,2003年一季度略高。长达5年的宏观经济刺激支出政策对投资的效应显而易见,表现在道路和辅助性交通设施领域新开工的大规模公共建设工程、公用设施扩建、节水、造林以及其他公共服务方面。 转自搜狐 然而,来自预算的直接融资支持仅占投资增长的14%。企业利润率的改善带来内部融资的大幅增加,外商直接投资、金融机构贷款和债券也增长迅速。 转自搜狐 《21世纪》:外贸需求仍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吗? 转自搜狐 迪帕克:外贸需求继续在促进增长和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无论贸易发展势头如何,包括SARS、全球贸易减缓在内的若干因素表明,在未来几个季度出口将缓慢增长,使中国的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对于中国近期的增长前景很难提供合理的估计,原因是国际贸易方面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中国新的经济政策意向目前还缺乏完整的判断信息。 转自搜狐 《21世纪》: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因SARS而有所调整? 转自搜狐 迪帕克: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经济改革的进程和建立更好的投资环境,都将在决定短期和中期前景方面起关键作用。 转自搜狐 今年中国的一个关键考虑是对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管理。在SARS爆发之前曾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增长强劲,进行财政整顿时机已到,即减少财政刺激性支出,重新把重点放在有效的发展型支出上。现在,根据经济的表现情况,继续刺激消费支出的需要可能会再度出现。 转自搜狐 《21世纪》:但世界银行的报告中指出,这种政策的继续实行将重新出现问题。 转自搜狐 迪帕克:的确,关于预算赤字的规模和继续实行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可能会重新出现四个问题。 转自搜狐 第一是公共债务迅速增加。 转自搜狐 第二是附加债务加大了进行财政整顿的压力。 转自搜狐 第三个问题关系到国债的潜力和国债市场改革的必要性。 转自搜狐 最后,还要加强财政、货币、外汇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转自搜狐 很多分析家主张采取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退出战略”,从去年就提出更积极地利用货币政策。不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有效尚不清楚。实际上,考虑到很多银行贷款的决策方式,市场对于放松银根政策将会进一步削弱银行的资产组合存在担忧。 转自搜狐 《21世纪》:《报告》将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列为政策议程的重要内容,这传递出怎样的讯息? 转自搜狐 迪帕克:显而易见,加强国有企业的绩效、所有制转型和发展民营部门形成了一个政策的连续统一体。中国政府定期地宣布从经济中的很多商业性部门退出的意图。2002年,中国政府允许向外国投资者、国内私人投资者和国有企业管理者出售国有股权。最后一项引起很多争议(包括在政协和人大的讨论中),不仅仅是因为金融机构在不完全透明的情况下参与。总而言之,国有企业经过改进管理,应该能够提高资产价值,使其资产不仅在国有体制下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在出售以实现所有制转型时亦能如此。 转自搜狐 《21世纪》:而你们关注的另一项体制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平等”,世界银行是否感知到一种新的政策走向? 转自搜狐 迪帕克:作为中国2020年之前推进经济发展的直接目标而提出的小康社会的概念,显示出1978年开始改革以来,政府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平等。新一届政府已表明准备更加积极地奉行平等的目标,以中国已取得的成功为基础,承认过去的政策中存在弱点,但也要在一个符合转变政府职能和促进民营部门参与的框架中解决这些问题。例如,2002年12月颁布的《民营教育促进法》承认民营部门有潜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这与中国经济中技能的价值不断提高也是相符的。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意愿有助于我们了解目前正在酝酿中的各种政策措施。 转自搜狐 本报记者秦立东北京报道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