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传来好消息:3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占一线岗位工作人员的85%;近3年,百余项部委级三等以上科研成果奖中,80%是由青年科技人员开发完成。 记者走进指挥控制中心大楼,目光所及,清一色的年轻军人。现任各技术室主任、副主任大多是在1984年以后毕业,而各专业组长则均在1995年以后毕业。由一大批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组成的青年科技干部群体,在这里已成为中流砥柱。 在曾向世人宣布“神舟号”成功发射的北京航天指挥控制大厅里,1995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数学系的申劲松,正与同伴们紧张地工作。他曾两次出色地胜任“神舟号”的总调度,连续两次晋升,2001年还立了二等功。 当记者得知他月收入仅为1300多元时,这位27岁的“正营级”工程师回答得简短朴实:“我有个同学在中美史克公司工作,年薪50万元,与他相比,是让人觉得心里不平衡。但是我一直持这样的观点:钱多能过、钱少也能过,不能把钱看那么重。” 199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崔晓峰笑着说,曾经想到干这行儿会与别人有明显的收入差距,但没想到会这么大,然而,我相信10个男孩中有9个向往航天和军事高科技。 这位来自陕西省成绩优秀的研究生,今年30岁,现在是软件室仿真组组长。总是加班的他,经常沉浸在抽象数字处理的快乐中。他对记者说:“我个人的追求不太物质。” 正开业内审评会的29岁的刘成学,是轨道室计划组组长,1995年国防科技大学毕业。他说话爽快:学应用力学,搞导弹外形,后被送航天部进修“控制工程”1年;我们全组为“神舟二号”1次飞行9天,折腾1年多;“虽然出去干,赚钱机会多,一个月能拿到8000元,可我就是离不开这儿,因为我想干自己愿意干的事……” 北京航天城中的这些年轻人,为实现新世纪我国航天发射的“开门红”,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吃住在机房,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先后突破了透明控制、高精度定轨、计划自动生成、返回控制、高速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监视显示等航天测控领域中的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以载人航天飞行控制软件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软件系统。 据介绍,该中心面对21世纪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全新的载人航天工程,大胆探索人才培养方法,出台“521人才工程”计划,即5年内产生5名全军有重大影响的专家、两名全国知名专家、1名世界知名专家,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员被列入培养对象。 他们还有这样一份人才队伍建设的数字计划:“在2005年前培养出45岁以下专业技术骨干150名、学科带头人50名、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专家5名。” 同时,航天中心依托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办在职工程硕士班,50多名年轻骨干人员完成了这一培训。该中心每年拿出300万元作专项经费,重奖一线岗位有突出贡献的年轻科技干部,特别优秀者则提前晋升专业技术等级。据了解,送美、法、英等国家学习的人员已达100余人。 该中心严格按照现役军官法,积极为年轻科技人员铺路。遇有重大课题,中心成立新老结合攻关小组,发挥老高工的“传帮带”作用,使年轻人得到锻炼和提高。“人才工程”激活“一池春水”。迄今为止,已有130多人成为专业技术骨干,50人被遴选为中心的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0人成为本专业较有建树的中青年专家。(唐文俊 本报记者 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