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11日电(本报记者 从玉华)两会进行过半时,华润饭店的一位服务生在20层的过道里见到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中国第一富豪刘永好,他有点失望,因为他实在看不出,这个黝黑的汉子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
与那个穿36元钱衬衫的第一富豪刘永好一样,广西喷施宝老总王祥林的做派也没法与“富翁”联系在一起。记者采访他时,他刚洗完袜子,洗过的袜子搭在沙发背上。
还有那个从不掩饰自己“初中学历、畜牧师身份”,如今在福布斯中国富翁榜排第57位的韩伟。
“朴实、平凡、甚至还有些土气”,是很多记者对工商联界委员们的最初评价。但在会议上,他们的言行举止令人刮目相看。
在讨论中,企业家的话题远不像一些人以为的那样,“走不出企业的圈子”,是“威尼斯商人式”的思维方式,相反,他们的视野非常开阔。
在3月5日的一场小组讨论中,这些巨贾新贵们谈得最多的,不是如何办企业、要优惠政策,而是怎样解决农村孩子教育难的问题。冷不丁一听,让你以为走错了屋子,进了乡长、村长会议室。
不等凳子坐热,九江民生集团董事长王翔就发话了,他有一串的顺口溜:楼越爬越高,高速路越走越长,广场越长越胖,农村越来越穷。
他的话题引得众人参与。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讨论怎样才能实实在在给农村孩子们做些什么,甚至有人激动得站了起来。
后来,大家又开始谈你去年捐给农村教育多少?我捐了多少?前年、大前年,捐了多少?
紧接着,就有人提议,要办像“希望工程”那样的大事业,由全国工商联牵头,民营企业家们出钱,创出民营企业家支助西部教育的品牌。甚至,还提及一旦方案定下来,就立即开始行动,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公众的监督。
主持人保育钧委员直感慨,这个会开得真实在。比一些人只知高谈阔论,不知从眼下做起要务实得多。企业家们不擅空谈、清议,但想到了就去做。
一位与会的记者说,这就是“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他们参政议政的方式。
在大量工商联界委员的提案中,这种务实精神同样显而易见。在涉及民营经济的提案,包括“建议修改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案”、“请关注‘离制造业’现象”等,这些提案都不只是简单的问题罗列,而是有调查、有实例、有数据,最后还有一些他们认为可操作实施的建议。
此外,他们提案的主题也不局限于经济领域。比如,徐冠巨委员有关三农问题的提案,王翔委员“国家应实行免费农村义务教育”和“改变28人养一个吃皇粮的行政体制,建立《编制法》”的提案,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