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白雪松)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昨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通报说,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局部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但全国大江大河水势基本平稳,目前大江大河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有关堤防决堤的说法不属实。
张志彤介绍说,截至6月10日,全国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976千公顷,受灾人口1693万人,死亡186人,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58.01亿元。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因灾死亡人数、倒塌房屋数同历年相比呈下降趋势。
对于有报道称堤防垮掉的消息,张志彤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堤防没有决堤,无一垮坝。”
关键词一
北京
防洪预案有29个
张志彤说,北京防汛主要是永定河、北运河和潮白河,其中永定河是重中之重,该河左堤可达到防御最大洪水的标准。
北京完善了29个预案,其中包括水库、河道怎么调度;来水以后什么地方装水、怎么装;也包括指挥调度权限,比如多大洪水由北京防总指挥,多大洪水由国家防总指挥。
北京今年特别增加了小汤山医院及周边地区的防汛预案,并制定了重点医院的防汛措施,主要是防止内涝。
关键词二
大江
大洪水概率增加
张志彤说,黄河汛期从7月1日开始。黄河从1982年以后,已经有20年没有发生大的洪水了,发生洪水的概率增加。
此外,海河已经几十年没有发生大洪水,淮河自1991年至今也有十几年没有发生大洪水。因而从降雨预测和洪水统计规律分析,今年黄河、海河、淮河等大江大河发生大洪水的概率都在增加。
今年中央已下拨100亿元防洪建设资金,并下拨4.7亿元水利建设基金和特大防汛费。
关键词三
隐患
五大问题待解决
张志彤表示,尽管政府加大了防洪投入和堤防建设,但目前仍存在5大问题:
■控制性工程不足,1998年来的新建堤防工程多未经历大洪水考验。
■北方一些河流淤积严重,排洪能力下降。
■大江支流和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偏低。
■大量的中小型病险水库仍没有完成除险加固任务,这是目前防汛的最大隐患。
■北方一些地区连续多年干旱少雨,百姓可能对严重洪涝缺乏心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