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原春琳 朱丽亚 刘万永
上周末,因“百万年薪受聘民办高校”而为公众所熟知的哈佛博士陈琳,走进了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大门。他拿着博士文凭复印件和护照,要求进行学历学位认证。
工作人员客气地提醒陈琳:您的证件不齐全。我们还需要成绩单、论文、出国前学历学位证书和当地使馆开具的回国证明,而且必须是原件才能进行认证。
当年陈琳到新加坡求职,曾将其博士学位证书送新加坡驻美国大使馆确认。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近一段时间,咨询或要求进行学历学位认证的电话,已经达到留学服务中心开创以来的高潮。
该中心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车伟民介绍,今年上半年,就有1300多名留学归国人员到中心进行学历学位认证。而自该中心开办这项业务的1992年起到1997年,认证总数也不超过1000人。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40多万,其中已有十几万人陆续回国。
认证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首先是国外与国内学历学位制度的不同。比如俄罗斯有一种学位,直译是“艺术大师”,其实就相当于国内的学士学位。
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很多误解。以美国为例,大学需经过政府注册批准,认可却由社会专业机构来操作。这就意味着,美国政府认可的大学并不一定是正规大学。而英国大学是另一种风格,它履行政府与专业机构并行的认可制度。
车伟民说,在留学归国人员自愿的基础上,中心对其文凭进行认证。认证内容是:辨别文凭的真假,及所学习学校是否被所在国家认可。
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可中心近10名专门从事认证的工作人员,拿到一份认证材料经常要讨论半天。就这样也有不确定的时候。为确保真实性,基本上每个认证都要与国外联系。
认证逐渐为一些用人单位所重视。比如想到北京外企服务总公司就职的留学归国人员,具备中心的认证许可是前提条件。
也有许多学生和家长在出国前打来电话,咨询感兴趣学校的真实性。还有一些外国大学主动要求认证,以增加其在中国国内的可信度。
到目前为止,中心已经对5000多位归国留学生进行文凭认证。车伟民说,他们打算继续增加服务手段,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上认证,以提高效率。
通过了认证的人也并不一定都是人才。车伟民表达自己的希望:“我们欢迎留学生回来。但无论是留学生本人还是用人单位,都不要过分夸大或神化他们的履历,这才符合我们的用人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