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搜狐首页 > 社会
14岁少女独斗持刀歹徒 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引争议

NEWS.SOHU.COM  2003年03月24日03:14  信息时报

  本报讯 (记者 程潇龙) 前日下午广州市第59中学初二(12)班14岁的女中学生小苏在乘坐62路公交车时,看到一名歹徒趁一位老太太不注意,抢走其手中的手机夺门而逃后,紧追不舍夺回了老太太被抢的手机,但在与歹徒的搏斗中小苏被利刃划伤,而歹徒在众人的冷漠围观下竟扬长而去。事情发生后,在59中及社会上引起争议,对于小苏的义举,有人赞许亦有人摇头。广州市教委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但不提倡不等于反对,要让学生认同这种行为!

转自搜狐

  □小苏心声

转自搜狐

  “不后悔但以后会量力而行”

转自搜狐

  记者在59中采访了独身勇斗歹徒的小苏,14岁的小苏竟然是一个十分害羞的女孩,整个采访过程中她连头都不好意思抬一下。

转自搜狐

  记者:当时害怕不害怕?

转自搜狐

  小苏:当时不知道害怕,只知道和他(歹徒)打,但事情过后却害怕极了,现在仍有点害怕。

转自搜狐

  记者: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办?会不会依然挺身而出?

转自搜狐

  小苏:回想起那天发生的事情,我有点恐惧,为什么没有一个好心人来帮我?现在有的人总是任凭坏人为非作歹,那么这些坏人就揣摸人们心理不断“攻击”,所以我希望大人不要害怕恶人,要和坏人坏事做斗争!

转自搜狐

  当然,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量力而行。

转自搜狐

  □记者调查

转自搜狐

  众人围观女学生斗歹徒

转自搜狐

  市教委有关人士认为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可能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因此使他们认同这种行为就可以

转自搜狐

  前日下午4时左右,广州市第59中学初二(12)班的14岁女生小苏坐62路公交车回家。当车行驶到市少年宫附近时,正在看书的小苏无意间一抬头,突然发现一个鬼头鬼脑的男子正盯着一名60多岁的老太太,而老太太正拿着一部手机与人通话。该男子突然跳起来一把夺过老太太手中的手机,碰巧这时公交车靠站车门打开,歹徒立刻在老太太的惊呼声与众人吃惊的目光中夺门跳下,撒腿跑出有十几米远。小苏见状没有犹豫,把随身的书包抛在地上立刻跳下车追上歹徒,歹徒见只是一个“黄毛丫头”冷笑一声停住,两人随即打斗在一起。

转自搜狐

  小苏曾是女足球队的队员,身手敏捷的她飞起一脚踹了过去。歹徒冷不防着实挨了一脚像足球一样翻滚在地上,小苏逼近歹徒身子,歹徒躺在地上手猛地一挥,手中的一件利器划过了小苏的腋间。随后歹徒抛下抢来的手机,穿过数十个围观者扬长而去。晚上小苏洗澡时才发现身上流血了,穿着的三层衣服被利器割穿。小苏的爷爷急忙把孙女送往医院,伤口足足缝了六针。记者当日赶到事发现场时,几位目睹过当时情景的商贩气愤地告诉记者,那么多人在一旁看着,却无一人愿意上前助见义勇为的小姑娘一把。一名摩的司机则称赞小苏:“好样的!”几个现场目击者告诉记者,事发后那位老太太拿回被抢的手机,仅说了一声“谢谢”后就不见了人影,实在让人感到气愤!

转自搜狐

  对于此事,广州市市教委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他们并不鼓励学生见义勇为的行为。因为特定群体中小学生一般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能力还很差,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但不提倡不等于反对,他们通常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见义勇为的精神,就足够了,使未成年人认同见义勇为是高尚的行为就可以了。

转自搜狐

  □观点碰撞

转自搜狐

  面对歹徒,我们该怎么做

转自搜狐

  事件发生后,广州市第59中学立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找有关部门就小苏的人身保险进行赔付商讨。虽然小苏的义举使全校师生感到自豪和光荣,但学校的邓主任仍不无担忧地说:太危险了,幸亏小苏打倒歹徒,假如歹徒有同伙,假如歹徒那一刀划深了或者划在要害部位,假如……怎么办?第59中初二(12)班的班主任罗老师及时组织了学生开展了一场讨论,主题是“当面对歹徒,我们该怎么做?”

转自搜狐

  对于小苏的“见义勇为”,有的同学表示赞赏,称她是“小英雄”,也有的认为她太笨,这样做是“鸡蛋碰石头”!学生家长和教育界对此也有激烈反应。

转自搜狐

  正方:

转自搜狐

  “善于勇为”是进步

转自搜狐

  李女士(学生家长):学会生存、自我保护应该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令人担忧的是,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空缺。成长中的孩子,我们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明辨是非,如何正确解决问题,如何用智慧去应对不可预测的可能。从“敢于牺牲”到“善于勇为”应该是我们教育的一个进步。

转自搜狐

  刘先生、方女士(学生家长):对一个从小没有受过见义勇为教育、甚至连见义勇为这个词都没听说过的孩子来说,我们指望他成人之后去见义勇为也是不现实的。如果看见坏人坏事,孩子们都退却了,我们不知道,若干年后,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别丢了“见义勇为”,因为我们谁也不希望这世界变得漠然,社会需呼唤见义勇为,此举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

转自搜狐

  反方:

转自搜狐

  鸡蛋不要碰石头

转自搜狐

  王先生(天河区某中学教导主任):现在提倡中小学生实行赖宁式“见义勇为”行动已经不现实了。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

转自搜狐

  张先生(学生家长):我从来不主张“少年英雄”壮举,比如让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去扑火,火没扑灭多少,自己被火烧死了。未成年人的模仿性强,而“榜样的力量又是无穷的”,如果这类先进典型的英勇事迹在学校中广为流传,并使得更多的未成年人都来“前赴后继”的话,将会造成许多悲剧。

转自搜狐

  □他山之石

转自搜狐

  北京中学生规范删除“见义勇为”

转自搜狐

  没有法律依据的“不准”内容以及“见义勇为”等用词被取消,文明上网、学会“自救自护”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大量增加,这就是将从2月17日起在北京开始试行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学生行为规范。

转自搜狐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委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已正式出台,北京市170万中小学生将在新学期开始试行。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仍是各10条,但在内容上有所调整。新的《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将有20条,《北京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将有40条。已沿用21年的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将被废止。此外,“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善于斗争,学生‘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 高考招生工作日程确定 “见义勇为”者加20分(03/12 02:22)
  • 福建省边防警官林清辉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牺牲(03/08 22:22)
  • 福建见义勇为者高考时可享受加20分的特殊照顾(03/07 16:36)
  • 北京“的哥”见义勇为智勇双全 两句话镇住小偷(03/06 03:06)
  • 江苏常州见义勇为英雄失业在家遭遇尴尬人生(03/02 03:46)
  • 广州“见义勇为之星”披露反飞车贼种种内幕(图)(03/02 03:23)
  • 新守则不提倡学生“见义勇为” 上海早有此规定(03/01 11:16)
  • 河北宽城上演冰河见义勇为救人壮举(02/27 23:09)
  • 海南电力捐款见义勇为基金会(02/26 01:50)
  • 福建出台激励制度:见义勇为者参加高考可加分(02/25 03:01)


  •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