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沁
转自搜狐
伊拉克战争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在约旦—伊拉克边界仍没有出现大批伊拉克难民越境逃难的景象,这里专为伊拉克难民设立的难民营一直空空如也。这种“难民营里无难民”现象不仅出乎联合国难民署的预料,也出乎约旦政府、甚至是美英政府的预料。
转自搜狐
为何仍未出现难民潮
转自搜狐
关于预计的难民潮为何迟迟不到,有着不同的说法。一位从伊拉克方向前来的出租车司机说,他从伊拉克到约旦的途中,遭到了英美军队一架战机的轰炸。他远远看到飞机后立刻逃下车在路边的一座桥下躲了起来,一枚炸弹在他的车附近爆炸,所幸人和车都没事。根据这种说法,很多人认为伊拉克难民无法通过边境到达约旦。但联合国难民署的官员称,几位联合国难民署官员驱车从约旦进入伊拉克,走了数百公里也没见到伊拉克难民的影子。因此伊拉克难民正在路上、或无法进入约伊边境的说法看来都靠不住。
转自搜狐
也有人认为,相当一部分伊拉克人可能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美英轰炸的目标是军事设施和政府部门,而不是老百姓民房。战争打响后,只要少出门,躲在家里或防空洞,也许能免遭一劫。
转自搜狐
福克斯电视新闻网的报道则认为,难民潮尚未出现的原因是战争还在初级阶段,尚未到达真正惨烈的程度,而且伊拉克人目前还有充足的储备可以满足生活。海湾战争刚开始时也仅有5万伊拉克人逃离家园。此外,贫穷的伊拉克人没钱,无法支付高昂的逃生费用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在战争爆发前的最后一天,从巴格达逃亡伊拉克边界的一个出租车座位要价3000美金。
转自搜狐
但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伊拉克人的话断然反驳了这种论调,他表示没有哪个伊拉克人愿意离开家园。《世界日报》的报道也说,不仅叙利亚搭建的300个难民帐篷几乎空置,开战至今至少已有5000名伊拉克人赶回伊拉克,而且返回伊拉克的人数还在增加,可能“这些人是回去共赴国难”。报道还分析说,因为美国动武在道德与国际法方面并无正当性,阿拉伯国家人民普遍将美国视为入侵者,加之席卷全球的反战风潮,使伊拉克人觉得他们是站在正义的一方,因此士气高涨。同时,性格骄傲的伊拉克人也不愿重温海湾战争时成为难民后受到的屈辱,因此不愿逃出伊拉克当难民。约旦的一位留伊学生赞同这样的观点,他解释说:“这是预料中的事。遭受13年制裁的伊拉克人反美情绪很盛。面对美国侵略,他们认为自己应该留在国内,保卫自己的国家。即便是那些持不同政见的人,这时也会留下来,誓死抵抗侵略,保家卫国。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帮助萨达姆政权,而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转自搜狐
萨达姆要利用难民潮
转自搜狐
伊拉克一家媒体在战前曾刊载一篇分析文章,对萨达姆的防御战略进行了剖析。分析称,萨达姆的作战计划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延缓美英联军的挺进速度。分析称,萨达姆希望通过这样做来制造汹涌的难民潮,其中包括数字庞大的叛军,以及毗邻科威特的人口稠密的南方省份的平民。萨达姆还命令他的第4军团“萨拉丁”,陈兵于伊朗的边境。很显然,仇视美国胜于恨伊拉克的伊朗,不会和伊拉克作战,萨达姆现在也不会对伊朗动武。此举被认为是萨达姆通过封锁两伊边境,阻止难民从该边境逃离伊拉克,从而将他们赶向南方边境,给从那里进攻的美军制造麻烦。此外,有专家分析认为,战争烽烟一起,南方人口密度很大,这时候不排除萨达姆动用化学武器以及其所掌握的其他厉害武器,从而给这个地区制造恐慌,强迫他们流亡到南面边境的科威特。按照萨达姆的算盘,此举可以让难民来“稀释”美军,而美军许诺给这些缺医少药、伤痕累累的难民提供药品和救援,也将大大延缓他们的行军速度。
转自搜狐
而根据最近的一些报道,似乎也证实了伊拉克正在执行这一政策。据法国《世界报》援引一名来自伊拉克难民的话说,这位70岁的黎巴嫩妇女是伊战打响后逃到约旦的,她说,她的丈夫和孩子们至今仍滞留在巴格达。现在要离开巴格达,必须有一张特别通行证。她还说,尽管美英不断轰炸,但伊当局不允许老百姓离境。此外在约旦的联合国难民署的有关官员也注意到,自伊战打响以来,没有一个伊拉克人跑到约旦。据报道,大约已有2.2万伊拉克人跑到两伊边境的潘杰维尔市,这些人目前还不想进入伊朗。在伊朗的难民署官员也证实说,自伊战以来确实没有伊拉克人逃到伊朗,但却有不少伊拉克部队驻扎在离两伊边界不远的地方。
转自搜狐
邻国担心难民潮
转自搜狐
虽然到现在还未出现大规模的难民潮,但是伊拉克的邻国却不敢掉以轻心。
转自搜狐
伊朗日前呼吁国际社会尽快为可能越过边界进入伊朗的伊拉克难民提供援助,以避免造成大量难民死亡。据联合国难民署预计,这次战争中可能会有25万伊拉克难民逃到伊朗。
转自搜狐
土耳其作为伊拉克的北方邻国和北约成员国,也在加紧为可能出现的难民潮作准备。为此,土耳其政府成立了由一位国务部长牵头的危机处理中心,专门协调与难民有关的事务。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