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是否该鼓励创新?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09日09:24 东方网-解放日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话题由来】
高考已有时日,但有关高考作文的话题“余音”难了。
南京金陵中学学生费滢滢,曾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金奖第一名,在学校里,考试作文同样出色,两次模拟考都被老师当作范文。然而,今年高考作文她仅得了25分(满分60分),引起教育界人士关注。
昨天,记者与费滢滢取得联系。小费说:“我知道高考作文不能出格,但要拿高分,必须有所创新。所以我力求在‘套路’里出新。这次大多数同学都写议论文,我则写成散文,生怕阅卷老师看不明白,又在文章中好几处刻意点题。”谁知分数出来这么低,难以置信,于是她把高考作文默写下来,交给老师和平素有联系的几位知名作家看。他们的评价是:“文章挺好,没有离题”,“富有创造性、文学性和个性化”。
此事让人感慨的是:高考创新,固然伴随着一定的“危险系数”,考场上一分、两分都事关重大。但究竟应怎么鼓励创新?
【专家观点】
高考保护创新
周宏(高考语文上海卷阅卷组负责人):高考作文的创新,一般体现在思想、结构、语言、文体选择几个方面。评分时,一类卷、满分卷,大都具有创新的亮点。为了鼓励创新,今年评卷时还特别列了条细则———作文在某一方面有新意,即使存在一定欠缺,也要向二类卷“靠拢”。
为什么有的考生认为自己的作文很创新,但却得分不高呢?我认为,他们虽有创新的观点,但论据与论点缺乏联系,论证很单薄,难以说服人。因此,创新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据才行。
确实,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高考作文容易引起争议,打分可能会有较大落差。但高考作文至少由三人阅卷,如果评分出现明显分歧,便交阅卷中心组由专家仲裁,在中心组,有创新性的作文总是能得到鼓励的。
创新应有分寸
王光祖(华师大中文系教授、高考语文上海卷阅卷组负责人):最近我收到本市某名牌中学语文特长班一位学生来信,对他今年高考作文只得30多分难以置信,于是列出高考作文提纲让我过目。我看后,认为其“症结”在于:想创新,但不到“火候”,文字有生涩之感,让人难以读懂。
我对今年两篇高考创新作文印象深刻。一篇题为“水浒论杂”,考生凭借熟读《水浒》的长处,轻松衍生出一篇“故事新编”,扣住主题,以灵巧取胜。另一篇题为《“杂”的感慨》,作者自称为“杂”,用拟人化的手法反映不同时代,世人对其态度、评价的变化,文笔轻灵活泼,立意也有深度。这两篇作文都被评为高分。
创新应该是文学功底达到一定水平后,自然而然的一种“喷薄”,而不是刻意地追求标新立异。创新应该讲分寸,在论证以及语言运用中也应该把握尺度。
【记者感言】
费滢滢对记者说:“我不会失去自信,我依然相信自己在文科方面的天赋,今后在学习中也会继续创新。”小费告诉记者,她热爱复旦,如果因为作文低分而无法考入复旦,她可能会选择复读重考或出国求学。
高考作文阅卷综合因素不少,难以对打分的高低评判对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创新需要“土壤”,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应该营造更加健全的创新机制和氛围,保护创新,激励创新。本报记者徐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