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立立 通讯员 王忠良) 常州新北区改革传统的公车使用机制,取消区领导和部门领导的行政性公务用车,实行发放货币化岗位补贴费,公车租用,旧车竞价拍卖,驾驶员安置分流。改革试行一个多月来,已取得明显成效。据悉,这项改革在江苏省区级以上机关还是首次实行。 常州新北区经济发达,经济和社会活动频繁,政府机关远离市区,辖区面积有439平方公里之大,下辖12个乡镇、1个街道,因工作需要,公务车辆和驾驶员逐年增加,费用也逐年增长。公车改革前有车辆70多辆,驾驶员55人,2002年度车辆的燃油、修理费、保险费、人员工资等多项总费用高达450万元,购置更新车辆费用300万元左右,占全区机关经费总支出的四分之一。 该区公车改革立足于提高工作效率、用车效率、用人效率,重新合理配置人员和资产。首先,公车实行“民营化”,留一部分公车保证必要的长途、接待、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租车付费,部门结算;其次淘汰转让一批旧车;再次以货币补贴方式解决工作用车,领导干部实行货币化定额包干补贴,自行解决交通工具,按职务和公务活动量确定费用标准,定额包干,超支自负,节余奖励。 通过1个多月的试运行,车改效果立竿见影:全区机关的节约核算意识普遍增强,各部门都能精打细算使用公车补贴,减少低效用车,杜绝了公车私用现象。变原来的用车不算账为先算账再用车,有的部门买了IC卡,短途改乘公交车外出;用车紧张的状况得到了缓和,原来55名驾驶员现已减少到30名,车辆减少近一半,还觉得游刃有余,公车私用现象自觉得到控制。由于车辆减少,各项费用(保险费、养路费、油费、人员工资等)相应减少,平均每年预计可节约250万元。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