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内湖的水质普遍较差
美人蒙尘 我心如焚
本报记者 沈伟红 本报通讯员 罗英 本报实习生 孙凌
一个多星期前,一条新华社消息引起我们极大关注,消息寥寥数语,标题是《中国发布2002年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指出: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和济南大明湖水质均为劣五类。西湖水是“劣五类”?!记者立即对此展开了调查。
杭州环境监测中心站:
西湖水质没有恶化
2003年6月5日,第31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它想让全世界关注环境的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人与水”的亲密关系。
而同在这一天,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对杭州西湖的评价结果令人心里一惊:“2002年度城市内湖水质较差,除北京昆明湖水质达到三类水质外,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和济南大明湖水质均为劣五类。”
尽管描述的字数不多,但是当“劣五类”水体这样的字眼,与我们美丽的西湖联系在一起的时间,许许多多的疑问还是一起涌现出来。
西湖水质为什么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价为劣五类?西湖水质究竟是怎样的实际情况?
记者来到了负责对杭州西湖水质进行监测的部门——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该中心站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去年杭州西湖水质总体上仍属于四类水体,水质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去年全湖区“总氮”平均值超过五类标准,结果西湖被列为劣五类水体。
“总氮”和“极值法”
让西湖“大考”蒙羞
什么是“总氮”?从成份上分析,“总氮”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西湖中以无机氮为主。测量“总氮”指标主要是为了监测西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在去年全年的监测中,西湖个别监测点位的“总氮”指标始终居高难下,比如去年9月份,里西湖北监测点“总氮”指标达到每升3.3毫克,超过了国家每升2.0毫克的五类水体标准。
由于国家环保总局在评价上采取“极值法”的原则(即以其中最差的指标来评价),所以西湖水体监测中最差的“总氮”指标,决定了西湖水质的最后等级。
国家环保总局:
我们一直关注西湖水质
通过资料检索,记者发现,在《200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城市内湖的监测结果是,北京昆明湖为三类水质,杭州西湖为四类水质,南京玄武湖、武汉东湖和济南大明湖均为劣五类水质。
时隔一年之后,在国家的评价报告中,西湖水质却降为劣五类。西湖水质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昨天,记者采访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综合处主任朱建平。
朱建平非常了解杭州西湖,也一直关注西湖这些年的整治工作。他评价西湖水质是稳定的,没有本质变化,这些年西湖的治理是有成效的。
评判标准提高
西湖惨遭“降级”
但是,杭州西湖水质等级下降,原因主要是出现评判标准上。
从去年6月起,国家重新修订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内湖泊、水库的“总氮”指标提高了限值要求,希望以此来控制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结果,有许多城市内湖,当然也包括西湖,都因为“总氮”指数达不到新标准,结果不得不“降级”。
客观地讲,杭州西湖水质目前在国内城市湖泊当中是相对较好的,而且这几年水质还在不断改善。但是,在新的评价标准下,杭州西湖破天荒被列入“劣五类”,希望参与西湖治理的各个部门能够继续努力,争取让西湖更清洁。
本地专家:政府治湖下血本
有效果但好转缓慢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技术人员分析,如果要给杭州西湖一个全面、综合的评价,那么这些年来西湖水质并没有发生恶化,而且通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综合治理,西湖水质还是在不断改善的,实际效果不仅在国内较为出色,也得到各方面的普遍认同。
在杭州市发布的《2002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上,对西湖水质的描述是:“西湖湖区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多项指标达到四类水质标准,但湖区总氮、叶绿素a超标较重,仍处于富营养状态。4条入湖溪流水质均为超五类,水质指标升降互现。总氮、粪大肠菌群等指标超标严重。虽然经过底泥疏浚、环湖截污、引配水和其他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延缓了湖水富营养化的进程,西湖水质仍未见明显好转的趋势。”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高级工程师吴芝瑛认为,杭州市政府对西湖水质的整治和监测是非常重视的,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有许多指标都在不断好转。
西湖引水工程,引来了钱塘江水,增加湖水的自净能力;西湖截污治理工程,限期搬迁西湖风景区内有污染的工厂,埋设沿湖污水管道,减少污水排入西湖;进行西湖上游绿化,保护水土,减少泥沙带入西湖;西湖游船改造,减少柴油污染;投资60多万元,定人定时打捞湖面污物;西湖疏浚工程,维持一定水深……
由于环境的综合治理,西湖湖水透明度等各项水质指标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透明度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40厘米左右提高到现在的55厘米,耗氧量从10.15毫克/升下降到8.45毫克/升,总磷从0.13毫克/升下降到0.090毫克/升,总氮从2.76毫克/升下降到2.10毫克/升。
吴芝瑛分析说,虽然目前西湖水体的大部分指标已经基本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但是治理还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水质的好转仍十分缓慢,湖泊还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西湖年届2000岁高龄
富营养化治理难度极大
当然,从这几年的监测结果看,杭州西湖水体的“总氮”指标已经在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客观地讲,西湖的富营养化程度没有根本性的改善。因为对已处于富营养化的内陆湖泊,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治理,情况才会有所改善。国外开展“富营养化”冶理,已经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但是收效也是很慢,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2002年6月5日,《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与《2002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富营养化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主要体现为水体当中的氮、磷等指标偏高,它会导致水体出现透明度降低、藻类异常繁殖等变化,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并最终影响湖泊的继续生存。
近年来,我国太湖、滇池、巢湖等湖泊都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这里既有湖泊自然老化的客观原因,也有人为污染加剧的因素,而一旦出现这样的倾向,要再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能就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从客观上讲,湖泊在进入自然意义上的衰退期,也就是所谓的老年期之后,都会出现水体自净能力差,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问题。目前,西湖已经有近两千年的高龄,也正在面临富营养化的考验。
引钱江水改善水质
寄希望于“西湖西进”
同时,人为的污染,也不可避免地加速了富营养化的进程。在上个世纪70年代,西湖水质一度发黑,而且水面上还泛着水华(富营养化的典型表现),这些都是湖水遭受严重污染的表现。当时环湖有不少住家,老百姓在西湖里洗拖把、往西湖里倒大小便,生活污水不断侵袭着西湖;沿西湖有不少的饭店向西湖排污;还有周围的农田茶园所施用的化肥、农药及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物通过地表流向西湖。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完成了从钱塘江的引水工程,西湖变成了活水,这从客观上为西湖水体循环提供了可能,改善了西湖的水质。
但是,由于钱塘江水体也受到来自工厂、农田和生活的污水废物的影响,总氮含量就已经偏高,要根本改变钱塘江水体“总氮”指标困难重重,所以杭州西湖水质要把总氮指标降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如果西湖拒绝钱塘江来水,自己封闭起来,然后只依靠目前上游4条溪流的来水及天上的降水,那么水质肯定会更糟。这主要是由于上游4条溪的水质已经是超5类水,还有周围农居点的地表水入侵,它们对西湖产生的污染,会进一步恶化西湖的水质。
因此,尽管钱塘江的水质也并不太理想,甚至可以说是它给西湖水带来了居高不下的总氮指标,但是同时不能否认,它对西湖及杭州城市内河水质的改善仍是功不可没。
为了彻底改善西湖生态环境和水环境质量,杭州市去年投入巨资实施完成了西湖南线工程,并在去年12月初动工实施西湖西线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工程,西湖水质将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