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搜狐首页 > 国内 > 抗击“非典” > 一线特写
记工作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部分新闻工作者

NEWS.SOHU.COM  2003年05月03日06:00  人民日报

  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许多新闻工作者深入抗击非典第一线,采访战斗在那里的医护工作者和同命运抗争的非典患者,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增添了人们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尽到了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转自搜狐

  推开广州呼吸病研究所8楼重症监护室的大门,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志明显感觉到了气氛的凝重,“全身上上下下严严实实的防护服,钟南山院士脸上严肃凝重的表情,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我们真正到了第一线———一个病人在同死神赛跑的地方。”

转自搜狐

  4月17日,为了拍摄到钟南山院士护理危重非典病人的镜头,王志和他的两个同事一起进入广州呼吸病研究所重症监护室,亲眼目睹了奋战在那里的医护工作者忘我的工作状态,用摄像机记录下抢救危重病人的真实情况。“那一天,我们一直在里面呆了一个多小时。就在非典患者的身边,我们一边采访正在护理病人的护士们,一边尽可能拍到每一个镜头,一直到我们带来的电池用光为止。”谈起10多天前的这段经历,王志的感觉就好像刚刚发生。“我就是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来。同样是为了职业,他们都在那些危险的地方奋斗了那么久,我们就在那儿呆几天,甚至一会儿,我们有什么害怕的!”

转自搜狐

  因为理解而感动,又因为感动而无畏。回顾自己进入非典隔离区进行采访的经历,王志说:“我这样做,无怨无悔!”

转自搜狐

  像王志这样的记者还有许多,他们都活跃在宣传报道抗击非典战役的第一线。

转自搜狐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摄影记者王小明是广东省参与非典型肺炎采访而染病的记者。1月16日,在得知中山市出现“怪传染病”的消息后,王小明和他的同事当天就从广州赶到中山市中医院。采访过程中,他全神贯注,口罩歪到了一边都没有在意,最终成功拍到了一张病人在重症监护室里经呼吸机抢救的照片。

转自搜狐

  4月19日,人民日报记者白剑峰来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行采访。这个时候,有些市民对非典已有恐慌情绪,白剑峰也不免有点担心。“但是,当我踏进门诊大厅,我的精神立刻为之一振,因为我看到,这里的医护人员正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他们个个都精神饱满,镇定自若。”为了能够拿到第一手材料,捕捉到最动人的场景,白剑峰坚持进入隔离区进行采访。“只有同医护人员面对面进行采访,我才能真正挖掘到他们内心深处最朴实而又最震撼人心的语言。”

转自搜狐

  北京、广东、山西、内蒙古……只要有非典病毒肆虐的地方,就有新闻记者的身影闪现。如果说医生的职责是救护他们的患者,那么记者的职责就是忠实记录感人的历史瞬间。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他们共同拥有的,就是面对死亡考验的无所畏惧。白剑峰说:“其实,我心里真的很惭愧。我所到的前线,其实是医务人员的后方;我所经历的危险,不足医务人员的万分之一。”“如果还有这样的题目,还是让我们去吧,这样的话,不要把所有的人都卷进来,要是真有什么事,我们还有后备队呢。”从广东采访回来,王志这样向单位领导请战:“作为一个记者,我们就要在需要我们的时候,能够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转自搜狐

  为了让老百姓了解非典,科学预防,答疑解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边琪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采访了30多位专家。她用自己手中的话筒,通过电波把一个个医护人员抢救病人的动人场景、科学的防治知识和疫情动态,及时传到了每一位听众的耳边。连续多日的连轴转,边琪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近一段时间,每天采访结束,往往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回单位后再接着剪辑合成,制作播出,等她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常常是黎明已至。

转自搜狐

  新华社记者朱玉也是较早投身非典报道的记者之一。多少天来她每天都是加班到深夜。从通讯到言论,从权威访谈到知识解答,朱玉承担了大量的写作任务,努力通过各种形式,把防治非典的最新消息和科学知识传播给读者。

转自搜狐

  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考验了深入第一线、与非典病毒直接面对的记者,同时也考验了新闻工作者的团队精神。近一段时间,通过媒体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许多稿件、节目,都是集体奋战的结晶。

转自搜狐

  人民日报4月15日发表的、受到社会各界好评的《护士日记》就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4月9日,人民日报华南分社记者张乐人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抗非典病区的护士长张积慧的日记记录了医生护士们的事迹,写得很感人。张乐人浏览了几页后敏感地意识到,这份东西“够分量”,于是如获至宝地把它带回了编辑部。编辑黄幸群仔细阅读了《护士日记》初稿,感到张积慧的日记质朴感人,几乎是未加修饰地直录了临时病区医务人员的救治经历和心路历程,渗透着一线医务人员的真情实感,蕴涵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她下决心紧紧抓住这个素材不放,决心把这篇报道编发好。为了充实日记的内容,记者李士燕又多次来到医院,对《护士日记》进行了补充整理。在人民日报华南分社抗击非典报道小组的团结协作下,《护士日记》以一个版的篇幅在人民日报刊出,并迅速被多家媒体转载,产生了巨大反响,极大地鼓舞了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

转自搜狐

  5月1日,新华社记者黄全权和翟伟进驻北京市收治非典患者的医院,他们的工作将是对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作即时报道。考验面前,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惧危险,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转自搜狐

  “我们相信,中国有信心战胜这场困难和挑战。”这是新闻工作者和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医务人员的共同心声。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 图文:天使收到生日蛋糕(05/03 05:59)
  • 图文:鲜花祝福爸爸生日(05/03 05:58)
  • 可视电话结连理 吻别新娘赴前线--记天使的婚礼(05/03 04:41)
  • 家有“疑似病人” 怎么办,怎么办呢?(05/03 04:36)
  • 给工作以尊严(05/03 04:36)
  • 清华防“非典”侧记--比在自己家里还要安全(05/03 03:13)
  • 华西医院隔离病房护士长:我们与患者心心相通(05/03 03:12)
  • 我们盼您平安回家--9岁女儿对在一线的爸爸说(05/03 02:37)
  • 妈妈,我马上就要出发--来自非典前线的报告(图)(05/03 02:26)


  •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