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善奎 王艳梅 本报特约记者 刘程 ■本报酒泉3月25日电 今夜星光灿烂。 无垠的戈壁没了往日的喧嚣,似乎连风儿也屏住了气息,期待着那辉煌时刻的来临。 曾经成功发射“神舟”一号、“神舟”二号飞船的大漠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今天再次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神舟”三号将从这里飞向太空。 远远望去,雄伟的发射塔在108盏聚光灯的映衬下,如顶天立地的巨人;托举着飞船的运载火箭,依偎在它宽大有力的怀抱里,显得庄严而神秘。 21时15分,随着“各号注意!1小时准备!”的口令,各路人马立即进入临战状态。 此刻,在距发射塔架约160米远的一间白色小平房里,26岁的工程师赵敬华正弓着腰,眯着左眼,将光电经纬仪镜头对准发射架平台上的一个小“窗口”,对火箭实施精确瞄准。发射前,他的任务是通过精瞄,使火箭惯性坐标、发射坐标和箭体坐标三者保持一致。 8小时前,加注人员已将数百吨推进剂输入火箭体内。在长达7小时的加注过程中,记者发现发射场上空已见不到以往那四处弥漫的黄烟。原来,中心有关技术人员开发研制了5台废气处理装置,一边加注,一边消除废气,既安全又不污染环境。 走进灯火通明的指挥大厅内,只见身着天蓝色工作服的科技人员,正在一排排计算机前一丝不苟地工作着。火箭、飞船、发射场等各系统指挥长、总工程师和辅助决策人员,正神情专注地紧盯着显示火箭和飞船工作状态和各种技术状态的大型彩色电子屏幕。 “神舟”三号飞船可谓全副武装,船上所有分系统均参加飞行试验,飞船内装载了具有人体代谢功能和生理信号的模拟人,“他”能生成心电、呼吸、体温及血压等与真人一样的生理信号并传回地面。 此次发射还正式启用了逃逸救生系统,一旦发射出现意外,这套系统可确保航天员的人身安全。 目标锁定,精瞄成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赵敬华这才松了一口气。 接着,环抱着飞船的第3组平台开始旋转、调速,平台转了180度,乳白色的船箭组合体傲指苍穹。 此刻,分布各点号的光测、遥测、雷测和安控设备一齐对准了发射架方向。 指挥大厅显示屏上的参数表明:各系统设备正常,火箭、飞船状态良好。 “1分钟准备!” 人们的心跳开始加快,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5、4、3、2、1”,随着倒计时的口令,所有参观人员都屏住了呼吸。 “点火!”“起飞!” 霎那间,戈壁深处惊雷滚,一道电光裂长空。发射场腾起浓浓烟雾,乳白色的船箭组合拔地而起,飞向太空。 12秒钟后,火箭开始拐弯,向东南方向越飞越快、越飞越远,炫目的光焰在天幕上描出一道美丽的轨迹。 人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笑容悄悄爬上眉梢。 “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二级关机”…… 火箭飞行583秒钟后,指挥控制中心报出了“船箭分离”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 10分钟后,“远望一号”测量船从遥远的海域传来了飞船准确入轨的报告。顿时,大厅内、观礼台上、旷野里、大路旁,掌声经久不息。人们欢呼着、跳跃着,互相拥抱,激动与喜悦的泪水流淌在一起!航天城,今夜无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