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27日讯 昨日,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湘西老司城传来考古喜讯,在对这里的土司王陵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明代土司王陵的神道和殿堂。这一前所未有的重要发现,为揭开明代土司王陵的神秘面纱提供了重要依据。 2米深处隐藏神道和殿堂 土司王陵位于老司城中祖师殿到彭氏宗祠的中点处的紫镜山上,这处文物古迹的方位早已被考古工作人员探明,但其中存在什么文物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9月9日,为配合老司城的旅游开发,湘西自治州文物管理处和永顺县文物局组织考古力量对老司城王陵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9月24日,考古队员从距离地表2米多深处发掘出了隐藏在墓葬群中的神道和殿堂。 神道是墓葬群中用来供人行走的道路,此次发掘出来的神道成中轴线垂直于墓区,由南向北延伸,长100多米,宽3.2米,全部用白色的鹅卵石筑成,气势宏大而美观。神道分为五级阶梯,两旁依次排列着石狮、石马、石人等雕像守护陵墓,走在其中让人情不自禁生出威武肃穆之感。 神道直达殿堂,殿堂是古人用来祭祀先人的地方。此次发掘出来的殿堂十分宏伟精美,它宽10米,深4米,两边为八字形山墙。在山墙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造形和砖雕,题材有双驴护子、麒麟戏宝、双喜云纹等,古朴而典雅。其中的动物造形更是活泼如生,做工相当精细。殿堂内还设有雕花、石座和神台,排列于殿堂中央。雕花和石座为深浮雕,有菊花、大象、麒麟和神兽等,在传神美观中透出庄重严谨。 土司王陵来自明朝 根据周围此前已发掘出来的古墓,考古专家推断此次发掘出的殿堂和神道的年代应为明代早期,最晚不超过明朝嘉庆年间。由于殿堂有山墙、街沿和门槽,考古专家已经推断殿堂是一个砖木结构的建筑。从现场来看,殿堂里的深浮雕工艺十分精美,专家认为这种工艺只有在规格相当高的场合才会出现,它说明了很早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土家人们的艺术就已经十分发达,是他们勤劳、智慧的结晶。 专家认为,此次老司城王陵墓神道和殿堂的发现,有助于彻底揭开明代土司王陵的神秘面纱。由于神道殿堂布局严谨、典雅,是典型的土家族风格,因此神道和陵殿的发现,对研究土家族建筑史和王室陵墓的墓俗礼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土司城的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更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作者:曾甲长 王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