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安替发自北京走访新疆两日
据新华社报道,中美第13次人权对话于12月16日至17日在京举行。“对话由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李保东和美国负责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洛恩·克拉纳共同主持。双方介绍了各自人权状况,并就司法改革、宗教信仰自由及双方在人权领域的交流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增进了相互了解,缩小了分歧,扩大了共识。”
在北京期间,中国方面安排克拉纳走访了中共中央统战部、司法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和负责民族、司法、宗教事务的相关官员进行了会谈,还特别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发表了关于城乡政治改革的演讲。18日、19日,克拉纳访问了新疆。“双方均认为对话气氛友好、坦诚,富有建设性并取得积极成果。双方商定将继续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人权对话与交流。”而克拉纳本人也对《21世纪环球报道》表示,这次访问是成功的。
大三学生“为难”助理国务卿
在演讲中,克拉纳直接了引用青年政治学院前院长———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美国关于扩大民主实践的话来鼓励中国进一步进行政治改革。
他在演讲中谈到了城乡政治改革的差距。他说,一方面,中国政府正在城市中大力推动法治,但是法制在中国城市地区和在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的实施程度不同。占中国人口几乎2/3的农村和城镇人口需要享有法律保护。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在基层促进民主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希望城市居民也能获得类似的权利。他说,法律和自由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克拉纳也不隐讳地表示对中国人权问题的关注。“有很多美国人到我的办公室,对中国的人权和公民自由表示关注。”
在接受《21世纪环球报道》采访时,青年政治学院团委书记张树辉透露,由于事先得到关照,从各系挑选出来的听讲学生没有过分“为难”克拉纳。现场学生一共提了8个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在这个多元文明的世界,是否承认人权标准可以有所不同?美国为什么经常在对待不同事务上,采用双重人权标准?
张树辉说,现场最有“交锋感”的就是公共管理系三年级学生廖婷婷的最后一个问题。她对克拉纳说,她希望的是国际组织真正帮助中国改善人权,却不希望与中国拥有对等主权的另一个国家来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对此,克拉纳幽默道,“早知道把前一个问题当作最后一个问题就好了。”他继而解释道,他此次访华不是来指责中国的,而是通过对话鼓励中国推动人权发展,他再次声明在他的演讲中已经多次提到美国并不是完美国家,也有着自己的人权问题。
中国学者称美国存在双重标准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董云虎教授向《21世纪环球报道》介绍说,美国在人权方面实施典型的双重标准,这是目前中美人权事务的重大争议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克拉纳本人在接受《21世纪环球报道》专访时,似乎对此表示不了解。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喻权域在接受《21世纪环球报道》的采访时坦陈,中国人权状况并不是很好,例如司法腐败造成的公民权利受到伤害,因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有限无法让公民享有更完善的权利。
但他同时指出,美国无权指责中国。
虽然美国一直声称人权大于主权,常以人权名义干涉他国内政,但美国自己没有签署《社会、经济与文化国际公约》(中国已经签署并且通过),虽然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国已经签署正待通过),但保留条款竟达20多条。最过分的是,美国宣称,美国加入该条约只是联邦政府加入,并不代表各州也加入该条约。“你能想象中国加入人权公约,却宣称不代表北京、上海也加入吗?”
不过,董云虎和喻权域都指出,中美人权从对抗走向对话,其背景固然是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但的确也有利于中美关系以及中国人权的推动发展。
“不要被误会中国只关心生存权”
谈到人权公约时,喻权域认为,中国人大最终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不是问题,不需要像美国那样有那么多保留条款。他告诉《21世纪环球报道》,目前内部争论最多的是需要不需要保留迁徙自由和自由组织工会的权利,但这并不是问题,他乐观地估计公约完全有可能在下届人大通过。
但董云虎没这么乐观,他指出目前中国法律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冲突,但随着中国法制程度加深,中国法律完全适应公约没有问题,不会出现美国“国内法大于国际法的困境”。
针对中国在人权问题上一直坚持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提法,喻权域表示,
这个提法太容易受误解。因为根据联合国人权宣言,人权就是免于恐惧和匮乏的权利,就是过着有尊严的生活。但“发展权”
这个提法有当时突破外交困境的考虑,是迎合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要求,在中国的语境中使用并不恰当。董云虎教授则认为,这个“发展权”按照联合国定义,其实和“生存权”是一个意思。
董云虎和喻权域都对在目前阶段依然提“首要人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喻权域认为应该同时提其他的权利,不要被人误解中国只关心最基本的生存权。董云虎教授最后指出,16大报告中提出的小康社会目标和政治文明提法“为中国人民提高享受进一步的人权———公民政治权利水平,创造了更好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