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朝方、通讯员梁小媚报道:耄耋翁执意要找40岁以下的意中人、古稀老人“第一春”苦寻30岁以下女友……半年来,广州市妇联婚姻家庭服务中心连续遇到十多起老翁觅少妻的“难题”。婚恋专家提醒,“隔代恋”幸福指数普遍偏低,老人择偶别入误区。 转自搜狐 耄耋翁欲征年轻靓女 转自搜狐 40岁以下、文化素养高、外形好……年过八十的市民许先生开出的征婚条件,确实让广州市妇联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难。 转自搜狐 许先生家住广州市东山区,满头银发,丧偶多年。去年,他在市妇联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登记了会员资料,每周按时“报到”,看有没有找到心仪的对象。据悉,许老先生曾居港30多年,受过高等教育,讲一口不错的英文。在熟人眼中,是个标准绅士。 转自搜狐 “老人征婚不少见,还是第一次遇到要求找比自己小40岁的。”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委婉地向许先生建议,年龄差距太大,不好找,能不能适当调高年龄标准。不料老人却另有一番理论:“孙中山跟宋庆龄差了27岁,伏明霞和梁锦松年龄差距很大,不是挺合适吗?我在香港的舅舅,娶的太太比自己小30岁,也没什么不好。”无奈,工作人员只得按照他的要求给女方打电话,结果无一愿意见面。最后,许老先生勉强和一位不满60岁的女士“约会”,结果觉得对方外形条件不够好。而那位女士也了解到,许先生家境普通,远不如面上光鲜,且其儿女都不同意父亲黄昏恋。于是,散了。 转自搜狐 古稀老人誓找未婚女 转自搜狐 70多岁的王先生,看上去不过花甲之年,有着“过硬”的条件:未婚,退休高级教师,有宽敞的套房住宅,月收入3000多元。今年初,王先生在市妇联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登记,寻找自己的“第一春”。 转自搜狐 热心的工作人员搬来厚厚的女性会员资料,重点推荐了几位五六十岁素质较高的女士,不料被当即“拒绝”:太老了!他专门挑30岁以下未婚女性的资料研究,并要求“牵线”。老人几乎每天在中心还没上班就来等,查女会员资料、催电话,被逼急了,工作人员便硬着头皮打电话试探,结果常常是刚开口就遭拒绝,有时甚至“惨遭”指责:“有没搞错?找‘老窦’啊?”大家劝王先生现实点,找个年龄相仿、可以共度晚年的伴儿,他却越发“拗”起来:翻资料时专找1970年以后出生的。“我没结过婚,以我的条件,当然要找个中意的、年轻的”。但至今,王先生也没找到“意中人”。 转自搜狐 市妇联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介绍,大部分60岁以上单身老人,都会选择年龄差距20岁以内、志同道合的异性作为对象,但近来,像许先生的情况已陆续出现十几例。这些老人比较固执,有人劝说他们现实点,就拿出名人做“挡箭牌”,但他们却忽视了名人的其他特性。 转自搜狐 专家:不正常也不现实 转自搜狐 不正常也不现实!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教授称,在法理上,老人对婚姻有自主选择权,但在情理上,婚姻还是讲求一定的“门当户对”。社会对老人再婚越来越宽容,但这种择偶观与人们认同的社会价值相抵触。这种现象背后还有一个文化心态问题,老人过高估计了自己。 转自搜狐 广东省妇联副主席、《家庭》杂志总编徐春莲认为,耄耋老翁执意要娶高学历、未婚“靓女”的婚恋观,不符合常伦,也难实现。年龄差距太大,存在很多“距离”,如起居、性格、感情、性生活等。这样的女性即使有,也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如看中老人的家产等,真正产生感情走在一起的可能性不大。老人须调整心态,重新定位婚恋观,否则只能给晚年生活添“乱”。 转自搜狐 广东省社科院关秀芳教授曾在广州部分婚介所进行调查,发现类似“问题老人”不少。她说,有再婚要求的老人,重要原因是想重温性生活,但男性老人对性生活理解较单一,误以为女性60岁以后就没有这方面要求了。她认为,老年婚恋应考虑性生活、道德观、价值观、性别比例情况、家庭背景等,高年龄跨度成功概率很低,即使成功也往往是“易碎品”。 转自搜狐 广州医学院心理学教授邓树华则说,这也反映了社会对老年人心理问题关注不够,一些老人可能因寂寞、交际圈子窄,容易陷入单一的价值取向。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