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强调:高度警惕严阵以待确保黄河安全度汛
2002年7月22日13:46 新华网
|
| 黄河壶口瀑布 |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孙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近日在甘肃、陕西、河南、山东考察黄河防汛工作,并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中下游四省防汛工作座谈会。朱镕基指出,黄河安澜事关全局,防汛责任重于泰山。目前黄河已进入主汛期,沿黄各省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积极准备,严阵以待,确保今年黄河安全度汛。朱镕基强调,治理黄河历来是安民兴邦的大事,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统筹规化,标本兼治,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随同考察并出席黄河中下游四省防汛工作座谈会。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气候异常、复杂多变,部分地区出现集中强降雨过程,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的防汛工作,尤其是长江、黄河的防汛工作。6月上旬,朱镕基总理考察了长江防汛准备工作和堤防建设情况,部署了长江安全度汛工作。7月15日至19日,朱镕基一行冒着高温酷暑,先到黄河上游的兰州,然后赴黄河中游地区的延安,再到黄河下游的郑州、济南,最后来到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详细考察黄河各段的防汛工作。15日下午,朱镕基在甘肃省委书记宋照肃、省长陆浩的陪同下,先后考察兰州市实施黄河两岸植树造林工程的皋兰山和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河段的堤防工程。他还在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政委刘冬冬陪同下考察了兰州军区大砂沟绿化基地。兰州降水稀少,十年九旱,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10月,朱镕基在甘肃考察时要求集中两三年时间绿化兰州南北两山,治理水土流失。两年多来,兰州人民奋力拼搏,在南北两山新增造林绿化面积33万多亩,市区两山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21%提高到目前的74.7%。朱镕基充分肯定了兰州人民利用“三水”(收集雨水、覆膜保水、根部注水)造林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成绩,要求甘肃省进一步宣传和落实政策,加大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作的力度。
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延安市,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占陕西省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1999年8月,朱镕基在延安考察时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措施,随后国家有关部门把延安13个县区全部列为退耕还林试点。三年来,延安退耕还林341万亩,水土流失加剧的势头得到遏制。7月16日下午,朱镕基在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代省长贾治邦的陪同下来到延安市,沿着崎岖的山路,实地考察了宝塔区党庄和燕沟流域的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作。三年前,朱镕基在燕沟考察时语重心长地叮嘱当地干部要退耕还林。以往光秃秃的山坡峁头如今被茂盛的小树和青草覆盖。朱镕基高兴地说,三年来延安的绿化有了很大的进步,生态环境改善初见成效,事实说明中央关于退耕还林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他指出,延安的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绝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要继续坚持不懈地退耕还林、封山绿化,起码要奋斗十年,才会大见成效。
黄河东出潼关,进入中原腹地河南。郑州花园口河段是黄河下游悬河的开端,花园口堤防是黄河下游防洪的起始堤段。7月17日上午,朱镕基在河南省委书记陈奎元、省长李克强的陪同下,前往郑州北郊的花园口,考察了花园口黄河大堤、花园口“数字化”水文站。朱镕基询问了花园口水流变化和堤防建设情况,察看了水文站计算机网络、水位遥测和信息处理系统,要求尽快建成黄河现代化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将洪水预报从8个小时提前到30个小时。在黄河第一座水质自动监测站,朱镕基详细了解了监测站的功能,要求抓紧建成其它河段的水质自动监测站,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山东黄河段长628公里,河床普遍高于两岸地面3至5米,河道狭窄,排洪能力小,防汛任务艰巨。7月18日至19日,朱镕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张高丽的陪同下,考察了济南黄河二桥附近的黄河堤防、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现场、黄河泺口险工、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仓库。他充分肯定了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中“抽沙降河、淤背固堤”的做法,要求加快施工进度,早日建成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朱镕基还考察了黄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
7月17日下午,朱镕基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中下游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省四省防汛工作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温家宝在座谈会上也讲了话。
会议分析了当前黄河防汛形势,部署黄河防汛抗洪和治理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确保黄河安全度汛,对于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长期奋斗,确保了黄河五十多年伏秋大汛岁岁安澜。但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大河,中上游的泥沙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下游河床仍继续淤积增高,“地上悬河”之势愈加险峻,安澜之中潜伏着危机。黄河堤防工程存在着不少隐患。新修的堤防工程和河道控导工程没有经过洪水考验。黄河洪水来得快,预见期短,堤防的险情突发性强,抢险难度大。会议强调,沿黄各地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当前黄河防汛的形势,把汛情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困难考虑得更大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充分做好防大汛的准备,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会议指出,黄河防汛已进入关键时期,要随时准备迎战可能来的洪水。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要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指挥到位。要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大堤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凡是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都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二是切实做好防汛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按照防大汛的要求,制定和落实各项防洪预案。要组织好防汛抢险队伍,备足抢险物料。三是加强防守,排除隐患。沿黄各地要立即对防汛准备工作和防洪工程再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补救。要落实水库安全度汛的各项措施。依法加强河道管理,坚决拆除在河道内的违章建筑,保证河道正常行洪。四是密切监视汛情发展变化,加强气象和水文预报测报,确保通讯畅通。五是坚持防汛和抗旱两手抓。北方地区前一段时间尽管降雨偏多,但水利工程蓄水仍然不足。要及时落实各项抗旱措施,确保城市供水安全,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未完待续)
会议认为,治理好黄河水患,建设好黄河生态环境,利用好黄河水资源,对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好黄河洪水威胁、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及水质污染等突出问题。要着力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加强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要着力搞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草原保护和建设等,改善生态环境。当前最重要的,是切实抓紧退耕还林工作。这既是防治水土流失、从源头上治理黄河的根本之策,也是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的战略举措,还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关键是将中央关于退耕还林政策落实到基层,深入到人心,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各地要全面贯彻执行。对需要退耕还林的地方,在搞好规划的前提下,只要条件具备,应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能退多少退多少,但要确保造林质量,提高成活率。要落实退耕还林的各项配套措施,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妥善解决农村能源和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二是进一步加强防洪工程建设。1998年以来,国家投资100亿元对黄河下游进行了治理,投资额是1950年至1997年48年投资总额的2.5倍,修建和加固了一大批防洪工程。但黄河堤防工程还不适应防大汛、抗大洪的要求。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黄河的投资力度。继续加固黄河干堤,建设下游标准化堤防。加强河道整治,建设河势控导工程。加快河口地区的治理,保持顺畅的排洪和排沙通道。三是合理利用和严格保护黄河水资源。进一步做好黄河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工作。要统筹兼顾上中下游之间,城乡生活、生态环境保护及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对水资源的需求,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在全流域内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黄河水资源,确保黄河不断流。要大力抓好节水工作,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节水意识。运用价格杠杆,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防治水污染,保护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严格禁止企业向河道内超标排放污水,坚决关停那些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小选矿、小炼焦、小炼油等企业。加大沿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
会议认为,治理黄河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长期任务,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必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坚持长期奋斗,一代接一代不懈努力。中国人民一定能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千秋安澜,为中华民族造福。
座谈会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负责人分别就黄河防汛和治理开发情况作了汇报。四省分管水利工作的省领导及计划、财政、水利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
陪同朱镕基考察并参加四省防汛工作座谈会的有关部门负责人有:曾培炎、汪恕诚、马凯、王岐山、魏礼群、段应碧、李子彬、楼继伟、韩长赋、周生贤、李伟、李国英等。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