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涡轮增压汽车主要配备双离合和CVT,为啥很少用AT变速箱?
近两年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发展很快,很多车型的大排量自吸都换成了中等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比如说汉兰达取消2.7L自吸而使用2.0T涡轮、卡罗拉/雷凌取消1.6L自吸继续沿用1.2T涡轮等。而且也可以发现,无论是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还是还是日系的“两田一产一菱”,以及大众汽车,它们的很多涡轮增压汽车多用的是双离合和CVT,却很少用AT变速箱,这是为什么呢?4方面分析给你答案!
放大看
第一,部分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若与AT变速箱匹配,可能会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成本是主导因素。国内售卖的涡轮增压汽车不排除也有使用AT变速箱的车型,不过其中搭载量最多的莫过于型号为AWF6F16爱信6AT,它完全不同于汉拉达、霸道使用的6AT。据了解,该变速箱可承受的最大扭矩为160N·M,几乎可以与1.6L排量的发动机匹配,是一台小扭矩变速箱,有着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其成本要比双离合和CVT还要低。
放大看
但是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该6AT的匹配不足以发挥出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优势,为什么呢?比如说大众1.4T涡轮的最大扭矩高达250N·M、思域1.5T的最大扭矩为226N·M,即使是思域1.0T,最大扭矩也在170N·M以上、国产1.5T最大扭矩也都在200N·M以上。针对这些发动机,如果想要使用6AT明显不合适,而使用更高级的6AT、8AT,成本就会蹭蹭的往上涨,相反使用双离合和CVT更合适。
放大看
第二,AT变速箱研发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受到专利的限制,使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甚至是大众都无能为力。在汽车领域,日本、德国以及美国在19世纪20世纪都已经介入研究,尤其是对汽车核心技术的研究,比如说AT变速箱,里面的很多零部件绕不开专利的限制,像AT变速箱的核心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组,液力变矩器的专利是在日本人手里面,行星齿轮组的专利是在采埃孚手里面。甚至在车友圈还流传着丰田爱信6AT的“霸王条约”:使用爱信6AT的车企,需要与爱信签约不能私自研发AT变速箱的协议。这些也是导致大众汽车、国产自主品牌汽车没有大力研发AT的主要原因。
放大看
第三,相对于AT变速箱专利的限制,对于双离合和CVT变速箱的研发,要相对自由。目前与双离合变速箱相关的专利保护已经过期,几乎任何车企都可以去研发自己的双离合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两套变速箱和一套离合器总成组成,但是对于双离合的摩擦片材料、控制技术、散热等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大众是双离合的“最资深”玩家,国产自主品牌近几年对双离合的研发,也有了很好的成绩,像比亚迪独立研发的6DCT、吉利和DSI合作研发的7DCT等。
放大看
第四,早期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开始起步的时候,由于面临这变速箱技术的限制,在2008年,国家给出政策上的支持,联合国内的一汽、上汽、东风、奇瑞、长安等车企,与博格华纳公司组建了中发联,来一起研发双离合,国家给出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自主品牌汽车自然会更有信心地去研发双离合。
放大看
所以说,国内的涡轮增压汽车多使用的是双离合和CVT变速箱,而很少用AT变速箱的原因,通过上述4方面的分析,足以给出我们答案。我们都知道,AT变速箱的总体表现确实要比双离合、CVT有优势,而在大钊看来,国内售卖的涡轮增压汽车很少使用AT变速箱的原因,主要还是为了控制成本,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欢迎留下你的答案!
阅读 10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评论 请遵守《搜狐我来说两句用户公约》
资讯推荐
- 会思考的灯光学:大众汽车和梅赛德斯-奔驰的照明技术
ams车评30分钟前
- 黑芝麻智能2024年赚3亿 但经营亏损扩大至17.5亿 现金流仍吃紧
汽车咖啡馆昨天 22:00
- 00后标配玩具车 预售价13.98万起
白希文昨天 18:27
- AudioLab | 比老款丹拿多了10扬的自研音响,听感更好吗?
AutoLab昨天 17:00
- 出了事,先别急着骂智能驾驶
AutoLab昨天 16:44
- 等等再出手 又一批MPV新车来袭 腾势全新MPV领衔
鬼斗车昨天 16:41
- 再现“死亡之锁” 电控门把手为何安全隐患频发?
中车网评昨天 16:16
- 看完它的配置 友商慌了 郑州日产:或许应该先看看Z9的价格
凹凸知道昨天 15:51
- 问界M8陆续到店:火遍全网的全能车王如何定义家庭出行新风尚
汽车相对论昨天 15:22
- 比亚迪秦L EV郑州震撼上市,11.98万元起售,全系标配高阶智驾
河南汽车在线昨天 14:38
- 比亚迪一季度销量断层领跑:解码中国品牌全球化突破
小拉车昨天 14:35
- 小米SU7高速事故最该争论的点:智能驾驶的宣传,该不该含糊其辞?
智电汽车昨天 14:34
- 通用汽车第一季度在华销量强劲,新能源车领涨市场
速度计昨天 14:31
- firefly萤火虫内饰曝光 4月19日上市
车市红点昨天 14:31
- 新款智己LS7即将发布,能否改变月销三位数的困境?
智电汽车昨天 14:27
- 价格战加速清库,合资/自主车企3月库存下滑,车市回暖的征兆?
车市红点昨天 14:26
- MG 掀价格风暴:B 级轿跑杀进 10 万级,开启超值购车新时代
汽车华尔街昨天 14:05
- 特斯拉交出两年来最差季度成绩单!中欧市场都卖不动了
车东西昨天 13:55
- 13万不到的增程C级车,东风风行星海S7在搞什么名堂?
车主指南昨天 13:55
- 推倒成见大山,当途观L车主第一次开上唐DM-i智驾版
My车轱辘昨天 13:37
- 吉利银河3月销量破9万辆:百万目标背后的三重增长逻辑
车主指南昨天 13:26
- 四月购车怎么选?各大车企最新购车权益全解析
智电汽车昨天 13:19
- 销量暴涨却降价1.6万元 比亚迪夏唱的哪出戏?
车文驿昨天 13:18
- 比亚迪华为联合发布豹5智驾版上市,方程豹开启全民智能硬派新时代
汽研社昨天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