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堵住“枪手”源头 颇具针对性 |
河南省亮出这样的绝招是颇具针对性的。高考应当是一场公平合理的竞赛,替考现象的存在极大地破坏了这一规则,而河南近年就发生了濮阳高考舞弊案和镇平高考舞弊案。因此,杜绝高考“枪手”众望所归。河南省禁止学生请假的办法,以防患未然为出发点,以釜底抽薪为落脚点,思路值得称道,效果也可以期待。[评论]
|
高二学生和大学生是充当“枪手”的可疑人群,甚至可以说是主体可疑人群。禁止高二学生和大学生请假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地将“枪手”阻止在考场之外,部分保证了“枪手”无法进入考场。从“枪手”发挥作用的形式来讲,不进考场未必不能舞弊。因此还需要场内措施相配合,就需要想办法将另外可能的“枪手”及时发现,这需要工作人员仔细核对身份,注意观察考生的异常举动。[评论] |
场外“枪手”大部分也是由高二学生和大学生充当,他们负责获取试题并且集中做题,然后传递到场内。因此控制这部分人群不仅可以防止替考也可以堵住场外作弊。在目前考试制度无法调整的情况下,采取这一措施防止舞弊,不失为一种思路。[评论] |
|
|
|
|
|
禁令涉嫌侵权 效果不大是昏招 |
如果为防止大学生“作奸犯科”,就强令所有在校生不得请假,是不是过于简单?因事请假既没违反学校的既定规章,更是大学生作为公民理当拥有的人身权利。教育行政部门凭什么以“紧急通知”形式剥夺法律赋予大学生的这种权利?按此逻辑,某小区曾有人参与犯罪,公安机关就有权监视小区内所有居民的行动,甚至不许任何人在案发高峰期外出?这不是十分荒唐吗?[全文][评论] |
从“枪手”来源的可能渠道来讲,这一措施并不具备完整的覆盖性。高二学生和大学生是充当“枪手”的可疑人群,甚至可以说是主体可疑人群,但却不是全部可疑人群。从“枪手”发挥作用的形式来讲,不进考场未必不能舞弊。禁止请假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地将“枪手”阻止在考场之外,但是,最近几年曝光的高考舞弊案表明,“枪手”更多地还是在考场之外发挥作用。[全文][评论] |
高考作弊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弊病。应试教育制度不变作弊也就不会绝迹。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在教育制度的安排上多做探索,不要像防火防盗一样老防着学生。否则,“紧急通知”发得再多,也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考作弊的问题。[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