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劳拉
高考为何?高考,事实上是国家选拔鉴别人才、个人人生设计第一步的方式。既然涉及到国家利益和个人人生,当然必须维护它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在高考诚信承诺书上签名、一些考区安装电子监控器、将离场时间调整为开考后一小时,所有这些预防措施都是为了保证高考的严肃和公平。但这又怎样呢?媒体还是曝出了河南南阳市镇平县的高考舞弊事件———部分考生利用短信方式传递答案。目前,以公安局牵头的调查组已对此立案调查。(相关报道见本报今日4版)
谁不希望实现人生的“跃龙门”?自从高考成为“国考”以来,高考舞弊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如果我们将舞弊的概念顺延开来的话,可以说,在高考的报名、考场、录取的各个环节都有舞弊发生。高考移民打地域差、找替考用夹带后来又发展到借助手机舞弊、录取时假三好假烈士后代假华侨加分,或者寻求学校的机动指标、二次录取等等。高考的作弊,花样繁多,防不胜防,绝对可以代表我们的智慧和想像力。
高考预防舞弊的手段不可谓不严密,依然抵挡不住舞弊者的钻营。再严密又如何呢?难不成要仿照古代科考中将试子隔离几日在考舍的方法吗?那照样可以舞弊,买通考官就是了。此次河南高考舞弊事件一出,有网友发表意见说,“没什么奇怪的,有考试就有作弊,不作弊那能叫考试吗?”话虽刁钻,却一语中的,高考舞弊难除的病根还需要从高考制度本身去找。
高考用统一命题(近年已经开始部分省市单独命题)、标准化考题的方式鉴别考生的潜质,看似公平高效,事实上却难以保证选才的可靠性,看看那些热衷于标准化应试技巧的毕业班师生就知道了。如何被选才已经成为一种技巧,这不仅关系到我们机械、僵硬、缺乏创意的“人才”素质,这种选才方式还给舞弊提供了操作的可能。既然是选ABCD和填空的客观题,用手机或者别的什么方法给考生传去就是了,假如是主观题当然就难以得逞了。
再者,高考按分数划分等级,借此录取生源的方式,事实上是人为地将学校和考生划分为不同层次进行“归类”(先不说分数是否绝对地体现素质)。这样,自然难以产生特色的高校。而人才的多样性和高校的多样性其实又正是教育目标之一。
高考将复杂的教育过程和人才甄别问题简单化为考试定终身,它自然成为一根指挥棒,集结动用了大量的学校教育资源。按照高考试题标准化的特点,学校和教育系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升学率与一班、一校、一地的利益挂钩在一起,在共同的利益之下,除非是偶然的因素,高考舞弊事件很容易被共同遮盖。
高考舞弊事关诚信,但绝对不是我们普遍的诚信缺失的问题。除非目前的高考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舞弊绝难根除。在这方面,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国外高校单独命题,自主招生的方式,让孩子们多几次选择的机会,让学校找到与自己培养目标相吻合的学生。
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山东曹县舞弊案、陕西横山高考舞弊案,每一次高考舞弊案都会让人反思高考制度的弊端,每一次高考舞弊案都是一次助推器,攒下最强劲的爆发力,最终推动高考制度的改革。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高考”,共找到
10,359,41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