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一个小县城走出来的小李,早已是家乡父老眼里的“金凤凰”,父母一直深信这个出息的孩子将来铁定是一位“威风”的法官;
师兄师姐也一直向她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考公务员是最好的出路,“读法学,总归是想进公务员公检法系统的,而且又是金饭碗,待遇地位都特别受人尊敬。”…[详细][评论]
杨波今年一口气报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江苏省公务员、河北省公务员3个公务员考试。像杨波这样连环考公务员的高校毕业生不在少数…[详细][评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在分析了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的社会职业变迁之后说,“这和大环境相关,也和公务员职业在当前的社会地位相关。”;
“由于我国是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政府部门掌握有大量的资源,使得人们对公务员的评价和职业期望值都比较高”…[详细][评论]
历史上,西方国家几次失业浪潮也并未伴随着“公务员热”的兴起。实际上,公务员成为社会就业的热点,反映的是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权力地位上升和市场吸引力下降之间的巨大反差…[详细][评论]
在市场化范围不断扩大,GDP不断增长的表象之下,市场的内部却出现了问题。“人们纷纷走避市场,投向公务员怀抱现象所彰显的,正是他们对市场的恐惧。”;
政府职能转变远没有达到市场经济应有要求,解决政府权力过多过大过滥问题还有很长的、关键性步骤没有跨过去。这迫使不少人转而加入政府“管制者”行列…[详细][评论]
在一个正常市场经济社会中,政府本来应该将自己的职能限制在最小,而更多地为人们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保障。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在其他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行业存在巨大隐患的情况下,政府本身反而成了最受追捧的行业…[详细][评论]
第一:金饭碗 关联词:收入、福利
第二:铁交椅 关联词:稳定、升迁
第三:一支笔 关联词:权利影响
第四:名片 关联词:社会地位
第五:信用卡 关联词:信用优惠
第六:一张网 关联词:人脉资源
第七:户口本 关联词:进京、城市户口…[详细]
行为经济学研究证明,一个社会的职业声望按照54321排序,自然数高表明职业声望高的话,那么应该是经济5、贸易4、科技3、教育2、公务员1,则就业心态平衡。
即所谓第一流的人搞工商,第二流的人搞科研,第三流的人去当官,即为良性就业心态。
这样国家必须树立经贸立国、科技兴国的思想。因为经济、贸易的职业岗位占整个就业岗位的比重的70%以上,科技提供的岗位20%左右,而从事宏观调控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公务员占10%左右,这样的比重社会呈良性发展。如果出现倒挂和不平衡,如果毕业生只盯住公务员岗位就会出现结构性失业。因为从职业声望角度上看,不少人认为在经济和贸易岗位就业有失落感。这种重单位而不重岗位的心态直接影响就业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