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以来,深刻影响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改革开放;近20年以来,深刻影响世界的是自由贸易体系的全球化。在决定资本与市场全球分配的过程里,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极富特色的构成与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如没有一位伟人焕发最大辉煌的桑榆晚景,也许历史会另有一番费尽周折的解释。这位伟人,只能是邓小平…[详细] |
|
|
1991年,随着“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迅速解体,东欧国家易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顿时陷入低潮。当时,西方国家加紧对原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争夺和渗透,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迅速发展,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前途命运的关注。当时有一种声音,就是要用反和平演变来取代改革…[详细] |
|
|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面对当时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以“皇甫平”为署名,连续写四篇文章力推改革。开篇就是《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提出“1991年是改革年”。第二篇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指出90年代改革的新思路在于发展市场经济。第三篇文章《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文章指出开发浦东、设立保税区、造就“社会主义香港”的尝试,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第四篇文章《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强调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详细]
|
|
“皇甫平”的四篇文章迅速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当时,全国不少省市自治区驻沪办事处人员都接到当地领导人电话,要求收集“全部文章”,有的还派出专人到上海来摸底,调查“发表背景”。还有一些人甚至公开发起对“皇甫平”猛烈的批判。在1991年就“皇甫平”文章展开的交锋中,北京悄悄流行着一句话:“京都老翁,坐看风起云涌。”邓小平冷静而不动声色地观察了这场交锋…[详细]
|
|
1992年春天,邓小平“出山”了。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南巡足迹遍及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反复强调中国的改革就是要搞市场经济,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住了一九九一年思想交锋的要害,尖锐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详细] |
|
|
2004年经济学家郎咸平的“国企改革盛宴论”会成为导火索,点燃一场改革问题的大讨论。2006年1月,周瑞金再次以“皇甫平”署名发表《改革不可动摇》,该文直陈“中国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拐点”,认为“有些人把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统统归罪于市场化改革本身,动摇和否定改革,这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表示“推进全面改革,不能动摇,不能停步,更不能后退。”…[详细] |
|
|
党和国家领导人注意到这一论争的动向。2006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参加“两会”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明确表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定和信心”。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新闻发布会开场白中也明确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详细]
|
|
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改革争论主要表现在以民生问题为主,包括教育、医疗、住房三大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以及国有资产流失、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公共品的供应问题。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起了变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还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引发很多新矛盾、新问题。目前矛盾的焦点在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而不是市场化改革过分。全社会包括弱势群体在内,都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所有人都不能够脱离改革现实,改革跟每个人利益关系密切…[详细]
|
|
|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发展才是硬道理,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
·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详细] |
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穿着厚厚的大衣,围着一条灰色的围脖,和送行的人拉了拉手,在邓榕的搀扶下也踏进了专列…[详细] |
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在向湖北省两位高层做了重要谈话:“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详细] |
1992年1月19日至1月29日,邓小平会见广州地区的党政军负责同志,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详细] |
1992年1月30日邓小平前往上海视察时告诫当时的上海市领导,“这是你们上海最后一次机遇,这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