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
    将“保护学生安全”加入师德规范当然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果我们全方位的来看“保护学生安全”问题,或者还不能不承认,强调“教师保护学生的责任”绝非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只能是:建设安全可靠的校舍!…[详细][视频]

老师保护学生拟入师德规范

师德规范

首次明确教师要保护学生

  最突出的是,“保护学生安全”被首次写入了《规范》。“这相当于明确了教师保护学生安全为“师德”的一项内容”,华南师范大学一位教授表示,“换句话说,保护学生安全成为了衡量一名教师是否遵守职业道德的标准之一”…[详细]

评价学生不再以分数作为标准

  《规范》指出,教师“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个要求很符合时代的需求。”广州市第七中学一位老师认为,在目前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唯分数论”、“题海战术”等旧的、不合时宜的理念确实该摒弃…[详细]

教学方式有所改变 高徒未必出自严师

  在“热爱学生”条目下,旧条款提出“严格要求”学生,新条款则修改成“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与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学生方面,《规范》不再仅仅是“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而加上了“平等对待家长”和“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详细]

修订师德是制度完善的必由之途

师德规范

教师保护学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德

  “首先,教师保护学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德,并不与教师职业有直接的关系,无需硬性规定。教师当然要有保护学生的美德,但这种美德并不是教师职业所附加的,而是人性的美德。”江苏省南京高校教师乾羽说,“教师的工作是传道、授业、解惑,并不包括保护学生,尤其是危险情境下保护学生。”…[详细]

保护学生后,谁来保护老师?

  有的教师认为,有关部门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也应该修订和完善有关教师权利的规定,对教师不仅在道德责任上有“规范”和要求,而且在权利上也要有明确的保障…[详细]

充分保护教师权利 师德才具有激励价值

  离开教师权利语境谈师德是奢侈的,也只有在站在权利基础之上的师德,才能真正发出人性闪亮的光辉。毕竟,让教师们成为真正具有民主与权利意识的现代公民…[详细]

“保护学生安全”光靠师德还不够

师德规范

“保护学生安全”寄托教师有失简单化

  师德还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构建,使师德规范成为实实在在、切实可行、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就我国来说,“保护学生安全”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剔除等级制度造成的学生权益损害如消除“让领导先走”现象,还要贯彻危机教育,直面自然或社会的灾难…[详细]

修订法规不能只当“马后炮”

  其实制定任何法规,都不可能做到十分具体,也不需要十分具体。同时,制定或修订法规也不能采用实用主义,只是一味跟风跑,不停地修改,不停地变动,搞得人们朝不知夕,无所适从。法规的蓝本固然十分重要,但执行力更为重要…[详细]

修订师德规范前,请先把校舍建好

  将“保护学生安全”加入师德规范,说明政府是要把“保护学生安全”当作重中之重。然而,如果我们全方位的来看“保护学生安全”问题,强调“教师保护学生的责任”绝非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只能是:建设安全可靠的校舍…[详细]

国外遇紧急状况如何处理?

美国:不能扔下学生不管

  在美国当了十几年全职教师的网友Eminiem_Q举例,加州Claremont校区“紧急状况职责”的文件明确规定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直接监管学生,一直与学生在一起直至被指示其他的做法”,“如学生当中有伤亡,教师还有可能被公诉人刑事起诉或家长民事起诉”…[详细]

日本:地震时不能离开学生

  在日本有明确的规定:“老师不能离开学生。”近日,《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拿到了一份山梨县教委编写的学校地震灾害对策指导手册,上面详细介绍了地震发生时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逃生的方法,还明确了老师在地震时必须要说的几句话,比如“一切都听老师的!”“藏在桌子下!”等…[详细]

尊重教师权利才会让师德更加生辉

师德规范

  师德是个好东西,不讲师德的老师肯定不是好老师。以制度文本的修订来弥补师德内容缺陷,是好事情。只是,制度文本又绝不是万能的,制度文本的价值效用只能体现在实行上。那么,现在这些制度能对教师群体产生足够的激励效应吗?…[详细]

不少教师反感反对

师德规范

  有的老师认为,教师的待遇太低,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却很多很沉重。“(新规)几乎每一条都带有强制的意味,但教师的权益却鲜有提及。”某网友说,“教师有那么多的责任与义务,但并非是教师节的几束鲜花这样的“荣誉”所能对等的。” …[详细]

“师德新规”避免了道德民粹主义

  “师德新规”恰当地维持了自己的本分,并没有一味地迎合舆论,从而无限抬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可以说,新规在某种程度上,还避免了一场“道德民粹主义”的危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