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精彩赛事,终将成为历史,但它对中国的影响远没有结束。赛场上,中国奥运健儿为展现“更快、更高、更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赛场外,从遍及中华大地的全民健身运动中可以看出,奥运会将成为一个促进金牌体育与大众体育同步成长的契机…

我来推荐专题 >>

大众体育的后奥运时代

大众体育的奥运契机

多元化发展的样本

  8月11日中国女子水球队11比12小负上届奥运会亚军美国队,创下了奥运会女子水球历史上常规时间内双方进球总数的新纪录。不看比赛现场,单从比分就可以感受到赛场上你来我往的激烈对攻…[详细]

北京奥运会,点燃了更多人的运动激情

  “人民群众正把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热情,转化为积极投身全民健身的自觉行动,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健身氛围,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文明、蓬勃和谐的良好风尚。”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详细]

拥抱大众体育时代

   悉尼奥运会之后,社会上开始流传“中国是金牌大国而非体育大国”的议论,尽管这种声音不占主流,却真实地反映出一种社会呼唤…[详细]

市场为大众体育激活巨大的空间

  市场的神奇之手,为大众体育激活巨大的空间。申奥成功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充分发挥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建设的引导作用,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支持…[详细]

中国环保的后奥运时代

继承“绿色财富”

  中国政府为此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北京市在环境保护方面总共投入了1400多亿元资金。北京奥组委环境工程部副部长余小萱说,经过7年的努力,北京申奥时的环境承诺已经全部实现…[详细]

“生态文明”借“绿色奥运”生根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生态文明”这个概念首次被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详细]

“绿色奥运”脚步在延伸

  有关国际环保组织发布一份独立评估报告指出,北京在过去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稳定甚至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详细]

北京奥运场馆的后奥运时代

北京奥运场馆的后奥运时代

  当奥林匹克圣火在北京夜空熄灭,欢呼声散去后,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对投入巨资的体育场馆进行赛后利用?历届奥运会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建设场馆耗资巨大、赛后利用率小、维护费用高,这几乎是所有奥运会东道主都遭遇过的难题…[详细]

史上最贵的一届奥运会?

  有外媒称北京奥运耗资430亿美元,是“史上最贵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刘志表示,北京奥运场馆建设总投资可控制在130亿元人民币之内…[详细]

东道主的“后奥运”难题

  后奥运会期,是指奥运会举办后的2至3年间。这一时期,总需求急剧下降,比赛场馆、运动员村面临如何后续利用…[详细]

后奥运场馆利用镜鉴

  作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奥运会需要大量的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来保证参赛健儿的比赛、训练和食宿等需求。但随着奥运会曲终人散,举办城市常常处于两难窘境:如果为满足奥运会的超常需求,大规模兴建体育场馆设施,奥运会后的闲置场馆问题几乎不可避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