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大雪寒潮袭击整个中国北方,京、津、冀、辽、鲁等地大雪纷飞。持续的雨雪天气影响了大半个中国。正值春运,高速封路、长途客运停班、航班无法着陆,数以亿计的人返乡的脚步受到不同程度的阻隔。大雪在给人们带来种种不便的同时,也考验着我们的公共服务部门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新闻回看]

2010年第一场大雪带来的蝴蝶效应
一场大雪就打乱了社会生活正常的脚步
极端天气是检验政府应急能力的一份试卷
一场大雪暴露出公共服务迟缓化、被动化的缺陷
现代社会要求政府具备更高的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的应急机制和公共服务可以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本期责编:徐永刚
2010年第一场大雪带来的是蝴蝶效应

2010年第一场大雪带来的蝴蝶效应

一场大雪就打乱了社会生活正常的脚步

  现代的中国,都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一大标志是社会分工日益细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只能是都市人难圆的梦。人们已成了依附在都市这个庞大机器上的一个个小螺丝钉,这个机器出一点小毛病,就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大雪让民众出行变成了“行路难”

  一场大雪,使首都机场几乎全部航班无法正常起降,数万乘客滞留机场,飞机不能飞,可以改乘火车或汽车。可由于北方地区普遍的大风雪,好几次列车受大雪所困,进退两难,铁路运输看来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下也不安全可靠。至于公路,京津鲁等六省市30条高速局部封闭,河北高速公路几乎全部关闭…[详细]

电煤库存告急引发新一轮电荒忧虑

  北方大雪“兵临城下”之后的中国更是缺煤。发电企业派人集体外出“跑煤”成了近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全国电煤库存持续下降,煤炭市场延续供不应求,现货煤价继续上涨,大范围的电煤供给紧张还会继续。此次大雪将加剧电煤紧缺状况,造成煤价涨幅很大,那么电荒将成为大概率事件…[详细]

马不停蹄的大雪可能推高通胀预期

马不停蹄的大雪可能推高通胀预期

  灾害天气对经济破坏后的重建,不会对总需求有任何显著影响。从宏观层面看,本次北方暴雪通过影响运输导致部分商品的短期匮乏,进而造成商品价格的上涨。因此,1—2月内通胀压力可能上升,通胀预期也会进一步抬头,这可能促使政府出台增加商品供应、控制价格过快上涨等政策…[详细]

极端天气是检验政府应急能力的一份试卷

极端天气是检验政府应急能力的一份试卷

一场大雪暴露出公共服务迟缓化、被动化的缺陷

  大雪如果影响电力供应,断电的社区居民一天都难捱,2008年初南方的冰灾让湖南郴州变成一座死城便是典型的例子;多数人每天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上班路会成为畏途;山东的蔬菜如果不能及时地运进北京,上涨的菜价会让主妇忧心忡忡…在这种情形下,大雪的“蝴蝶效应”便被空前放大。

大雪来时我们的服务与效率总是慢一拍

  今天的我们或许并未从两年前的南方雪灾中汲取足够的经验教训。一场还不能完全算是雪灾的暴雪,就让首都机场和各航空公司在服务和效率上出足洋相。北京机场不是没有应急预案,然而总觉得慢一拍。一场暴雪应该教会我们只有在困难时期,才能体现出什么是优质服务和高超效率…[详细]

大雪暴露出救助态度和能力上的差距

  北京应急指挥中心高峰时1小时要处理300个求助电话,政府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这么多的求助电话,应急指挥中心不可能一一解决,而只能把求助事项安排给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来处理。如果我们相信所有的求助不可能全部圆满解决,也就无法忽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救助态度和能力上存在的差距…[详细]

大雪让应急机制的真实状况暴露无遗

  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都编制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但这些应急预案在现实中看起来并不是很管用。广州站滞留十多万旅客、贵州省电网出现大面问题、京广铁路中断,这些都说明我们的预警机制存在问题…[详细]

现代社会要求政府具备更高的公共服务水平

现代社会要求政府具备更高的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的应急机制和公共服务可以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一场大雪,就像一个严厉的考官,对我们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应急机制提出了一个考验,它要求我们进行反思,从而在以后的公共设施建设及应急预案的建设中,更加有前瞻性,能更好地为大众提供服务,它提醒我们,如果组织得当,许多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城市的公共交通运输能力还应加强

  公共交通还应加强。雪后几天时间,市民感同身受:公交车不好坐,出租车更不好打。加大公交车的更新和投入力度,方便广大普通市民。出租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应有的公共义务和责任,他们应在灾害面前提供应有的、必要的公共服务…[详细]

城市灾害应急设施有待进一步改进

  融雪剂告急、清雪车告急、高空作业车告急,甚至铁锹、锯子、竹竿和清雪运输车辆、专业操作人员也都告急。太原市应急办的工作人员感慨道。在这次抗击雪灾过程中,为给树木“减负”,很多园林工人不得不每天手持竹竿、长棍,敲打树上积雪,抢险效率不高,遇到高大树木根本够不着…[详细]

社会调度应纳入城市应急体系建设

  利用“调休一天”减少出行人数而缓解灾后城市难题,这是社会成本最低、也最受市民欢迎的治理方式。对一个超大城市来说,在遇到灾害天气和突发事件时,如何及时灵活地进行社会调度,是一个大课题,需要纳入城市应急体系的建设…[详细]

政府应急预案还应纳入民众的力量

  完善极端天气下的应急预案,一方面需要政府做更细致的调研,另一方面,也要广征民意,群策群力。气象灾害的应急,包括了大量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操作细节,对此,仅靠政府,难以一一料到,向民众求解,汲取民众智慧,才是最优选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