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陨石猎人:贩卖星星的荒野冒险者


新闻背景:


俄罗斯陨石事件发生后,有人在网络上以天价贩卖陨石碎片。实际上,在一群特殊的人眼中,这是天降财富。


他们是职业陨石猎人,也叫猎星人。在中国,他们的工作便是在深山老林、戈壁荒漠中寻找陨石,并高价出售谋取暴利。寻宝的过程充满险阻,但一夜暴富的故事又不断施加着诱惑。


从寻宝鉴定、转手贩卖,再到收藏科研,多年来,陨石交易已形成一条成熟的利益链,一名陨石猎人的年收入可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在巨大的利益推动下,“贩卖星星”的生意已成监管的灰色地带。[详细]

入行 找星星的人

新疆人童先平今年48岁,身材高大,显得很壮实。

8月份,他刚刚逃离塔克拉玛干沙漠,那是一次不甚如意的寻宝之旅,所以他消息有些滞后,看到松原的新闻时已经落后了两天。不过,童先平并不着急,他老道地做出判断,“松原地处东北平原,那里玉米地多,秋收后农民割了玉米杆,才是寻找的最佳时机”。

他是一名职业陨石猎人,已经入行16年。1996年,童先平辞去了工商局公务员的工作,准备去做宝石生意。一次南下广西的火车上,有旅伴和他聊起了陨石,引起他极大兴趣。旅伴提及,地质专家袁奎荣是圈内知名学者。

于是,童先平前往桂林工学院拜访袁奎荣。时任学院院长的袁奎荣接待了他,“我问了很多可笑的问题,比如天上的星星如何识别?到了地上是不是还发亮?”袁奎荣耐心讲解了半个多小时,关于星星的一切知识都让童先平着迷。

袁奎荣无意中提及“新疆的沙漠里有很多陨石,辨识很方便”,童先平暗记在心,当年冬天,他便开始了第一次“寻星”之旅。

童先平把目标区域锁定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那里是生命禁区,昼夜温差较大,少有人迹,找到陨石希望较大。

当时的他远谈不上专业,寻星装备很是简陋。从乌鲁木齐坐上火车时,他带了一只25公斤装的面粉布袋,里面装着30多张馕饼、军用水壶以及自家腌的咸萝卜干。身上唯一“现代化”工具,是花3块钱在地摊上买的玩具式指南针。

出发前,他对陨石的外观一无所知,“九十年代,关于陨石的书籍都不多,上哪去找沙漠陨石的资料?”

沿着塔里木河走了3天后,他绝望了。茫茫戈壁滩,哪有陨石的影子?

那次寻星失败后,老童并不甘心。1997年1月,他再入沙漠,这次他喊了两个同伴。

三人在沙漠中餐风饮露,却一无所获。返回时,童先平无意中看见一个小沙丘顶部有“小黑点”。走近后,童先平发现,小黑点是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他屏住呼吸,掏出磁铁——磁铁一下子就牢牢地吸附在石头上。

“我们像小孩一样兴奋,拿磁铁不停测试,这就是陨石!”童先平拿出相机猛拍石头,一口气拍完了半个胶卷。

当晚,在沙漠宿营地,三人高兴地干掉了一瓶52度的昆仑特白酒,“星星就装在我上衣口袋中,感觉特别幸福”。 [详细]

童先平在沙漠中用金属探测仪寻找陨石[详细]

暴利 珍品陨石价超黄金

从沙漠归来后,这块鸡蛋大小的星星,被童先平锁在柜子深处。在寻星初期,他并未意识到其中的商业价值,更多是兴趣使然。他不愿向家人透露,“他们认为去沙漠‘找石头’是不务正业的事情”。

半年后,一次聊天中,童先平忍不住向朋友炫耀,“我家里就有颗星星”。消息很快传开,不断有人上门观星。

2003年,有朋友带孩子上门拜访,“说来见识见识,看看天上的星星长啥样”,见到实物后,孩子很喜欢,朋友磨了一个月,最后童先平以2000元的友情价售出陨石。

这件事让他意识到陨石寻宝大有可为。2003年,他关掉玉石店,成为一名职业陨石猎人。他终年在沙漠中行走,并购置了GPS、金属探测仪等一套户外设备。渐渐地,他的衣服占据了家里衣柜的多半空间,“冬天要用到户外防寒服,夏天要能吸汗透气的衣服,四季鞋子类型也不一样。”

今年8月,他花20多万元购买了一辆沙漠车,专为寻星用,“这应该是新疆头一辆!”

从爱好变成职业,童先平的经历也反映着这个行业的变化。

陨石收藏家柯作楷称,上世纪90年代初,他去吉林找陨石,提着烟和酒登门拜访时,当地农民总是很高兴,“根本就不提钱的事儿”。

1993年,吉林农民任万春曾捡到一块重达28斤的陨石,“正走在地里,直接就掉在我面前两米远的位置”。3天后,县博物馆来人将陨石运走,“没收一分钱,说是有奖励,我去博物馆找了几次找不到人,也就算了,没当回事”。

4年后,情形已大不相同,1997年2月,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场陨石雨降落在山东鄄城,1000多块陨石散落,形成一条15平方公里左右的椭圆形陨落带。

无数陨石商人从各地赶来,当地农民捡到陨石后开始疯狂抬价。山东陨石猎人徐淑涛告诉记者,“第一天,捡到陨石的群众基本是给钱就卖,第二天涨到几百元一个,第三天,出多少钱农民都不愿意卖了,担心卖早了会吃亏”。

等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科研机构赶来时,争夺大战已近尾声。最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科研机构勉强收到了几百克陨石。

此外,2000年在新疆阜康,有人发现一块重达1003公斤的橄榄石陨石,经过辗转流通,5年后出现在美国市场上,售价每克30至50美金,相当于黄金售价。

在陨石猎人的圈中,一夜暴富的故事有很多。一位已经金盆洗手的陨石猎人告诉记者,他曾在两年间捡到的总计140多斤陨石,获利约400万。

童先平则向记者透露,他年收入已达数十万,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子承父业,成为新一代猎星人。[详细]

等待13年,童先平终于迎来了沙漠车。[详细]

风险 野外求生同行威逼

暴利促使陨石猎人的队伍不断壮大。几乎每下一次陨石雨,便有新人加盟。

圈内人透露,国内职业猎星人不少由玉石、矿物等行业转型而来。此外,在发生过陨石坠落事件的陨落区,很多当地农民、牧民也加入了猎星人行列。

童先平说,据他了解,全国像他一样专职的陨石猎人已有近400人。如果算上兼职的,数字可能会更大,“算上兼职的,仅在新疆地区就有1000多猎星人”。

有过陨石记录的地区成为陨石猎人们的搜索重点。圈内人称,很多新入行的猎人将广西南丹作为首站——据考明朝时这里有过陨石雨,因年代久远多埋藏在地下。及至今日,前往南丹寻找和倒卖“南丹陨石”的活动仍未停止。

然而寻找陨石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为了找星星,猎人们往往要深入险地。

1999年,童先平和同伴进入沙漠寻找陨石时,突遇沙尘暴。事实上,这是猎人们寻找陨石的好时机,“跟在大风背后走,大风卷起风沙后,可能有陨石裸露出来”。

然而,那一次,因同伴忘记在沙漠中插芦苇草做标记,童先平等人在沙暴中迷路,无法及时返回营地。

三人找了个沙丘背面,躲了一天两夜,身上补给殆尽,仅剩下一点点水。大风停歇后,他们开始在沙漠中寻找来路,“那最后一口水,谁也不敢喝,顶多扛不住时润润嘴唇”。

运气最终站在童先平一边,三人奇迹般发现了营地,“当时瘫在营地中一动不想动”。童先平说,那是他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事实上,那次寻星,他们只找到5颗蚕豆大小的陨石。

要钱还是要命,时常考验着陨石猎人。徐淑涛说,有年夏天,他和同伴在山东一处干涸的河道里捡陨石,河道突然涨水,“来不及反应,水位一下子就蹿到了下巴处”。

大伙儿都扔下东西往岸边逃,但徐淑涛怎么也舍不得扔掉装陨石的袋子,仗着水性好,他愣是扑腾回岸边——那次,他捡回了60多斤陨石。

对于猎星人来说,这还不是仅存的风险,费尽心血找到的石头如果得不到权威认可,将面临无法出手的尴尬局面——2009年12月,名为“北京火流星”的陨石坠落在山西浑源,初入行的猎星人韩会浩在山间搜寻一周多,找到一块疑似陨石的石头,在业内引发争议。不少民间人士认为他捡到的是珍贵陨石,但北京天文馆等科研机构始终不予肯定,最后事情不了了之。

宣布找到石头之初,韩会浩曾兴致冲冲地组建起十余人的陨石探险队,但两年之后,当记者试图与他取得联系时,业内多名人士表示,已很久没有听到他的动静,韩一度活动频繁的博客,也于2010年8月停止更新,圈内人称,他可能已经灰心退出了。

沾染上铜臭后,星星的交易也带上黑道气息。2007年,山东鄄城陨石雨后,当地不少农民成为“兼职陨石猎人”。

柯作楷前往当地高价收购陨石,农民们欣然搬出存货。不过,很快有山东当地的陨石猎人找上门来,禁止这些农民出售。他们给柯作楷放出话来,“要么从我们手里买,要么走人”。[详细]

一位陨石收藏者展示自己的宝贝,从某个角度看,这块石头形似乌龟,在收藏者心中的分量更重了。 [详细]

监管 珍贵陨石流失国外

在高利润和高风险之下,“猎星产业链”不断成熟。陨石猎人跋山涉水寻找货源,民间或专业机构草草鉴定,陨石贩子几番转手倒卖,落在中国境内的“星星”成为科研的标本或买家的藏品,更有一些珍品,经网络拍卖,流失海外。

采访中的见闻,不时地见证着这个行业的混乱。在山东莒南的历史陨落区,当地农民大部分靠陨石改善生活。“我家有四五百斤,要的话就给我打电话”,记者见到农民何先生时,他正拉着几位陨石收藏者热情介绍着,将自己电话写在纸条上,递给对方。

当地村民称,村里曾经被找出不少陨石,无人监管,随便贩卖,“1斤30块,有时间就去我家看看”。

在陨石鉴定环节,同样存在着问题。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张宝林告诉记者,目前该馆进行的民间陨石鉴定中,200块受检对象中,只有1块是真的,而网络中的陨石销售信息,真实率更低。

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打消买家的热情,陨石的流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藏品,有商人花数十万元购置陨石,作为店内摆设——他们认为来自外太空的陨石有正能量,能辟邪招财。而由民间组织发起的首届陨石交易会,将于近期在山东莒南开幕,目前报名者已经接近百人。

热情的买家让国内陨石市场走势火爆。圈内人称,3年前新疆的普通陨石收购价还为每克1元多,3年后则涨了10倍。

在疯狂的石头背后,可能藏着炒家的身影。“陨石存量有限,价格很好操控”,徐淑涛说,全球已知的陨石总量不到百吨,比黄金的储量还要少,陨石很容易被垄断,价格易被操控,“今后很可能会被炒翻天,难保不会走上和田玉的老路”。

此外,陨石归属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有人指出,依据民法原理,从天而降的陨石应该属于无主物,而法律对待无主物的原则是先占先得。

不过,此次松原事件中,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表示,陨石属于国家所有,捡拾者应该交给国家机构。

该说法很快招致不满,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张宝林认为,这种“吓唬人”的做法,会导致不好的结果:捡拾者可能直接跳开科研机构,偷偷将陨石高价售出。

张宝林主张陨石保护立法,即发现陨石后,先满足国家科研需求,提供少量陨石作为样本,原则上20克左右即可,随后个人可以收藏,但应该进行登记,总之,“科学家与捡拾者,应该达成愉快、和谐、阳光的合作关系。”

然而,这种和谐关系短期难以达到,以松原为例,一场科研机构与陨石猎人的赛跑将不可避免。9月初,几家官方单位的科研机构将奔赴松原考察并寻找陨石。

童先平可能也等不到玉米杆收割的时候,“有人已经第一时间探路回来了,只要等到第一块陨石出现,松原那个地方,肯定会人满为患”。 [详细]

张宝林指出,天文馆检测的200块“陨石”中,只有一块是真的。[详细]

往期回顾

栏目策划:王鹏 主持人:袁文 页面设计:Agui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