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日本影片也曾正面刻画中国人抗日运动

不避讳滔天罪行 进行“血淋淋”地深刻反思

帝银事件:半个多世纪的谜

战后至上世纪70年代,因和平宪法的制定、左翼思潮汹涌、日本各界对和平来之不易的真切感受等,日本涉及二战的影视作品大都呈现出对战争、军国主义的深刻反思。代表作有反战巨匠小林正树拍摄的《做人的条件》6部曲(1959-1961)、《战争与人》3部曲(1970-1973)、以甲级战犯东条英机为主角的《激荡的昭和史-军阀》(1970)、揭露“731”人体细菌实验的《帝银事件》等。

这些影片不避讳刻画日本军队的凶残及其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同时分析战争泯灭人性的原因,其中多部影片是根据参与侵华战争的老兵的回忆录或战殁者手记拍摄而成。如《战争与人》3部曲涉及了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描绘了日军在朝鲜和中国台湾、南京、华北的大屠杀,对日军残杀手无寸铁的村民、用共产党战俘练习刺杀等,也做了血淋淋的刻画和忏悔。

中国抗日军民以正面形象呈现 反战影片曾夺日本电影最高奖

《昭和的战争与和平》

对于中国军民抗日情节,这些影视作品大多以正面形象呈现。在电影《做人的条件》中,有中国共产党带领劳工起来反抗日军的场景,也有抗日战士被残杀后日军被骂是“日本鬼子”的情节。而《战争与人》不仅敢于批判当时还在世的裕仁天皇,还让日本演员扮演的八路军呼吁“中华民族应该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以及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这一时期的影片,还对日本为何发起战争、为何在军国主义泥潭中越陷越深进行了深入反思。影片《激荡的昭和史-军阀》对新闻界乃至整个社会舆论在战争中的表现进行了反思——“新闻记者,战争初期你们在干什么?什么‘皇军无敌’,什么‘圣战’、‘万岁’……鼓动日本好战的正是你们!……所有认为应该发动战争的人,全都应处以死刑!死刑!”

这样的反思相当直接,既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仅仅指责战犯和军部,而是将镊子深入民族的胸膛。对于这些影片,日本学界和社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多部反战影片还获得日本电影最高奖项——日本电影金像奖。

突然的转向:强调日本也是受害者,甚至歌颂战犯

不再强调对他国的伤害 日军成了“亚洲保护者”

《萤火虫之墓》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以二战为题材的影片也逐渐减少,对战争的记忆和反思渐渐变得暧昧模糊。反战影片不再重点着墨于侵略战争对他国造成的伤害,而更倾向于强调“日本也是受害者”、“日本国民也很痛苦”,如广为人知的《萤火虫之墓》(1988)等。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大为转型,甚至对战犯进行美化。如以明治维新后日本崛起为背景的《坂上之云》(2009-2011),剧中刻画的日本军人勇敢、坚韧、智慧,甚至还被赋予了“亚洲人民保护者”的形象,但却选择性地忽略了日俄战争是一场蹂躏中国人民和国土的分赃战争这一本质。

以冲绳水上特攻队和大和战舰为主角的《男人的大和》(2005)将为军国主义充当炮灰的下层民众美化成保家卫国英勇捐躯的义士。该片上座率极高,尤其在日本年轻人中获得追捧,不过却遭到二战受害国的批判。该片没有提及日本参与二战的原因、背景,缺乏对“大和舰”以及日本军国主义走上不归路的反思。

甲级战犯“翻身”变“英雄”

新版《不毛地带》

对比同一题材的翻拍作品和原作,更容易发现日本对战争的态度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如上世纪70年代反战巨匠山本萨夫拍摄的《不毛地带》,讲述的是陆军军官一岐正从苏军战俘营回国后重新融入社会过程中内心的挣扎,以及对自己参与过战争、战后又以制造杀人装备为业的反思和痛苦。2011年该题材被翻拍新版剧完全颠覆了原剧对战争反思的主旨,变成了一部通过歌颂旧军人品质、力图为现代日本人树立道德标杆的榜样剧。

颠覆战争史观,在同样以东条英机为主角的两部电影——《激荡的昭和史-军阀》和《尊严-命运的瞬间》(1998)中也能看出端倪。与前者着力挖掘推动日本走向战争深渊的原因相比,拍摄于远东军事法庭对二战战犯结案50周年之际的后者,将东条塑造成在东京大审判中为维护个人和国家尊严单枪匹马赴战的英雄形象。

日本影视剧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变化

二战时中国人被彻底丑化 欺凌中国人被粉饰成给“给中国带来福利”

1939年日本的宣传战争的电影《上海陆战队》,将日军在淞沪会战中的恶劣表现进行了颠覆性美化,中国军人则在其中扮演了丑陋、无耻的一方,无论是战斗素养,还是个人品格上都和日本军人有很大“差距”。在这一时期日本的剧情类电影中,中国女人的出镜率远高于中国男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41年的《苏州之夜》。但是,其中的中国女人全部以柔弱、多疑的形象出现。更可笑的是,中日关系在这一时期的影片中被极度美化:日本人侵占中国领土、欺凌中国人的事实被粉饰成“日本在为中国人带来福利”的假象。

二战后中国人形象有所改观 中国人充满勇气和智慧

“认罪”: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六年

战败后的日本开始了一轮社会反思的高潮。在这一阶段,日本产出的战争电影大幅减产,有关中国的电影减少。尽管右翼势力的影响尚在,但总体看中国人的形象在这一时期有所改观。1950年,日本推出了首部反二战题材电影《黎明的逃脱》,中国军队不再像以前那样羸弱不堪;1959年起,日本左派导演小林正树推出了《做人的条件》六部曲,不仅中国人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还承认了日本对中国的战争是场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的反击是正义的,影片充满勇气和智慧,获奖无数。

中日建交后中国人在日本影视作品中不断被美化

1959年上映的《野火》

1972年中日建交,中日关系进入缓和期,中国人形象在日本电影中相对客观。纪录片《战争与人》,在1970-1973年连续拍摄了三部,通过亲身参与过侵略中国的五代一家从兴盛到衰落的故事,完成了一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史。其中的中国人形象因客观、真实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山本萨夫也因此荣膺每日电影奖最佳导演。

20世纪末日本影视作品中,中国人的戏份大幅度增加。三池崇史1998年拍的《中国鸟人》,展示了唯美的中国风光和神秘、淳朴的云南部落文化;而在2005年野村泰夫的爱情电影《上海恋香》中,中国人更加淳朴,中日友好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

2008年后日本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分裂:既有光鲜一面,又被丑化歪曲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2008年后中日间经济和领土纠纷不断。这使得日本影视创作者对中国的看法再度产生了分歧。多数人对中国人友好和光鲜的一面更感兴趣,亦有不少人又开始丑化中国。在2008年NHK的电视剧《上海潮》中,中国人成了友好互助、善解人意的一方;同年推出的电视剧《日本OL》中,中国人成了坚强勇敢、可共患难的象征。不过在2010年推出的电视剧《月之恋人》,在刻画与日籍公司抗争的中国工人上,明显有失偏颇。如今,日本人对中国的情感转入了一个相对复杂的时期,为避免争议,有中国人形象的影视作品大量减少。【详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