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议公报
  • 百姓阅读版
  •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
我来说两句>>

《政府工作报告》百姓阅读版

【回顾2013】最重要的10个经济数据

  1.国内生产总值56.9万亿元,增长7.7%。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6%。3.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4.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粮食产量超1.2万亿斤。7.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6.1%,首超第二产业。8.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9.新注册企业增长27.6%。10.铁路、公路运营里程均超10万公里。

【2014年工作重点】

1、目标:GDP增速目标设定为7.5% 就业人数要增加

  GDP控制在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之内。

2、反腐:中央继续打老虎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3、经济: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垄断领域

  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

4、央企要还利了

  央企的更多收入要上缴公共财政。

5、简政:取消企业年检制度

  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

6、放权:2014政府机构继续改革,我们办事更高效了

  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7、三公: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

  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

8、户籍:有居住证的农民工可享受大多数市民待遇 实现异地升学

  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

9、住房:大城市更多人可住保障房

  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

10、生育:落实"单独二胎"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11、养老:双轨制短期先改革,有望破除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12、医改:我们看病花钱更少

  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

13、教育: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

14、食品安全:婴幼儿奶粉按照药品监管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重组食药监管机构,深入开展食药安全整治,对婴幼儿奶粉质量按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监管。

15、网速:2014,加快发展4G!

  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度提高互联网网速。

16、休假:带薪休假有保障

  要扩大服务消费,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17、环保: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PM2.5和PM10治理为突破口。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2003~2014)

2014年:发展(119次)经济(81次)改革(77次)

  要点提示:1、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2、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促进网络购物发展。3、全面审计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4、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2013年:民生(12次)住房(6次)节能减排(4次)

  要点提示:1、坚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 。2、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 。3、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细颗粒物PM2.5等监测指标。

2012年:小微企业(7次)全民医保(5次)PM2.5(1次)

  要点提示:1、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2、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3、PM2.5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城镇化(9次)稳定物价(9次)反腐倡廉(7次)

  要点提示:1、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2、"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3、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2010年:就业(36次)分配制度(9次)社会保障体系(3次)

  要点提示:1、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2、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3、普遍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2009年:金融危机(9次)棚户区(3次)汶川特大地震(1次)

  要点提示:1、2008年~2009年,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2、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从废墟中抢救生还者8.4万人。3、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大对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支持力度。

2008年:物价(9次)听证制度(1次)个人起征税(1次)

  要点提示:1、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救助标准调整机制。2、实行重大事项决策公示和听证制度。3、降低居民储蓄存款利息税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2007年:减排(8次)农业税(1次)两岸三通(1次)

  要点提示:1、完善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政策,普遍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2、全国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3、努力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2006年:医疗(24次)新农村(8次)房价(2次)

  要点提示:1、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3、遏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2005年:科学发展观(9次)和谐社会(6次)行政问责制(1次)

  要点提示: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2、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强化行政问责制,对行政过错要依法追究。

2004年:非典 (13次)宏观调控(9次)农民工(4次)

  要点提示:1、将非典列为法定传染病管理,如实公布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群防群控。2、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3、使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能够上学。

2003年:三农(农村44次 农业29次 农民32次)体制改革(20次)效益(12次)

  要点提示: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2、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把各方面主要精力引导到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