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可能与历史存在偏差的细节,都在被争论
史实:粉碎四人帮,究竟是毛泽东的“遗志”还是“部署”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播出后,“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这一句台词引发不少网民争议。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这些争议,《邓小平》剧组剧本制作团队和专家顾问团队向媒体提供了一份“红头文件”——中共中央通知(中发[1976]16号)。
构成《邓小平》剧本制作团队写出“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这一台词的依据,主要来自于该文件第三部分的这一段话:“一九七五年五月三日,毛主席就指出:他们的问题,‘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继承毛主席的遗志,代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采取果断措施,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消除了党内一大祸害。”
对比《邓小平》的台词和文件,两段话有相通之处,即“党中央,继承毛主席的遗志……采取果断措施”,而不同之处即在于是否强调了毛主席的“生前部署”。考虑到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性,无论是“继承毛主席的遗志”还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都可以看出当时党内对于延续当时政治路线、确保国家稳定的考虑和需要。
手法:一场大雨和一句壮语引发“挑刺”
电视剧的第一集就是一场大雨中对“四人帮”的抓捕行动,有外媒和观众却指出,历史资料显示1976年10月6日当天并没有下雨。对此导演吴子牛解释说,当天确实没有下雨,但是为了烘托当时的政治气氛,这场雨属于艺术创作的部分。“当时的中国在风雨飘摇中寻找方向,整个国家是悲哀的。”吴子牛说,“我认为中国是在粉碎‘四人帮’后才迎来曙光,所以在抓捕时设计了这场雨,而第二天就是个大晴天。”
此外,剧中邓小平得知“四人帮”被捕的消息后,表示“我可以再干20年”,历史资料却显示邓小平说的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吴子牛表示,根据叶永烈的记录,邓小平当时确实是说“我可以安度晚年了”,但“我可以再干20年”这句话他也说过不止一次。吴子牛透露,最早的剧本写的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这也是他个人喜欢的版本,因为当时对邓小平来说,粉碎“四人帮”意味着他可以活下来了。至于后来修改成“我可以再干20年”,是创作团队想要借此体现邓小平的政治抱负。
人物:邓小平的话怎么那么多?
最多的争议集中于邓小平的性格,众所周知他少言寡语,情绪不外露,但在剧中,马少骅饰演的邓小平不仅话很多,而且言辞激烈。对此总编剧龙平平表示,“真实的小平同志少言寡语,他不怎么说话,但不是不说话,翻翻邓选,他的原话比剧中更尖锐激烈,他做出来的事情让人吃惊。”龙平平举例证实,“记录中有这样的场景,一次集体照相之后邓小平把某位同志留下谈话,一说就是两小时,整理记录下来不用改,就是一整套理论,临时想出来的?谁也不知道。如果按生活原貌不做艺术处理地去演,就好像把伟人神话了,但事实就是这样。他要么不说,但一定都在脑中装着。要说,就石破天惊,对国家有重要影响。”
硬伤:1976年的烟盒“有害健康” 1978年出现“高三学生”
一些微小的细节也被网友发现,剧中邓小平1976年抽的“大前门”烟盒上竟然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对此导演吴子牛称:烟盒是我们的疏忽,我们之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发现时离播出仅有两天了,要是发现得早还来得及改正,下次我们一定会修改掉。而在另外一集中,演员在1978年抱怨“现在高三的学生不会做一元一次方程”,但实际上当年还没有高三。毛泽东早年缩短学制,中学变成4年,“高三”至少到1979年之后才出现。对于这样的硬伤,主编剧龙平平也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如此多的争议,缘于公众对其“高度期待”
把文艺作品当社论,自然怎么看都不对
网上关于这部电视剧的争论,几乎都以“绝对真实”为出发点。但电视剧作为艺术创作,固然要遵循历史的真实,但根据相关史料还原历史场景,也是各国历史题材剧中较为通行的做法。只要发生这些情况的大背景是真实存在的,至于写什么来表现,则由编剧来加以发挥了。毕竟,这是一部文艺作品,不能拿它当社论看。
《邓小平》的编剧黄亚洲介绍:这个戏的编剧工作,始终在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指导下进行,近四年都是这样。中央领导也对这部戏很支持,换句话说,要是没有中央领导的意见,这部戏的创作也没有那么快就立项。看的材料那当然是海量的,书籍与网上各种材料都有,关键是取舍。总体还是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
将这部剧看成“政治信号”也有点高估
《邓小平》时间跨度从1976年到1984年,首度呈现了当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胡耀邦两人的艺术形象,被许多观察者视为打破以往部分敏感话语禁忌的重要作品,因而具有不同于一般主旋律电视剧的特殊政治意义,甚至被视为最高层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信号。但如果仔细分析,这部剧对权力斗争的写实力度,它不如王铁成主演的电影《周恩来》,甚至也不如前两年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II》有关1976到1984的部分,在情节上也没有突破电影《邓小平》。
其实,如果要认真解读这段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一方面,需要制作方大胆地、诚恳地基于历史档案,真实地还原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行动。这些行动的动力毋庸讳言有权力斗争的因素,这是高大上的政治修辞遮蔽不了的,也是所谓将伟人生活化、性情化的表现手法替代不了的。另一方面,也需要制作方踏实地去观察政策变迁影响之下的市井百态,通过第一手的调查和访谈找寻第一手的资料,而不应满足于小岗村之类的模式化故事。在改革36年之后,改革的历史叙事和改革的对象目标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当下,简单地以怀旧的方式高唱以往的改革颂歌,是否能够担负起“改革信号”的重任,着实有待商榷。
这部剧更不是中国版的《纸牌屋》
而那些对《邓小平》抱有政治揭秘期待的观众无疑在第一集里看到了光亮。骤雨如织的夜晚,荷枪实弹的战士,面色凝重的指挥官,神秘莫测的8341部队,冲破雨幕的军车,在粉碎四人帮的段落中,这些密雨惊风的中共高层博弈,正式出现在了中国自产的电视剧里。虽然表达空间有限,但这已经冲破诸多的禁忌,足以调高观众的期待值。
但这样的期待很快就被证明是一厢情愿的念想,粉碎四人帮之后,整部剧很快就转入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阶段。剧情兵分两路:一路是高层人物循规蹈矩,说着文件记录和报章记载的话;另一路是基层的几户人家,折射高层的动向和社会的变迁。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太过宏大和抽象,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这部剧的文献纪录片的气质日浓。幸亏还有基层那一群人,可以哭,可以笑,可以骂人,可以笑着流泪,也可以哭着欢笑,这才把“剧”的身份保留。
《邓小平》出现争议是一件好事
争议让一些话题“禁区”被打破
在1979年到1984年这段时间中,邓小平作出的一些决策影响中国人的生活乃至决定中国未来走向,尤其今天当中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之时,人们审视历史经历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议论与认识,要让大家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很难,因此产生争议再正常不过。而从长远看,这种争议出现无疑蕴含了更多的积极意义,长期以来,“文革”以及一些领导人功过的话题在中国形成了一个个禁区,几无讨论空间。《邓小平》高调问世,或将在全民讨论的氛围中突破这些禁区。如能如此,则是这部电视剧所能带来的最大福利。
争议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那段历史
正如导演吴子牛所言:《邓小平》是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它的现实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它和今天国家以及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这部剧能够如期播出,既是中国政治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而在网上参与这部剧讨论的人群中,有很多是80后、90后的年青人,他们对清宫、后宫争斗的事情说起来如数家珍,但对领导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领袖却非常陌生。而他们今天的生活恰恰和这段历史密不可分,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又被造就成对这段历史最为陌生的人群。多看看这部剧,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思考这个国家的现在和未来。体会中国走到今天的沉重脚步,看到那些坑坑洼洼的脚印有多么艰难。
不管有没有这部剧,中国的改革都将向前
该剧播出后,曾有外媒断言这是中共的一部“宣传大戏”,因为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可否认这部剧确实是今年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确实能够传达出中国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信心,但毫无疑问,不管有没有这部剧,也不管改革路上有多少阻力,中国的改革都会继续向前。从历史的演进看,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虽然产生了不少新问题,但终究会在继续改革中得以化解。如果说邓小平有什么理论体系的话,改革开放就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探索思路,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何的探索都是值得欢迎的。这就是邓小平开放的理论体系,也给后人的改革,提供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