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山西代省长王君9月14日在履职时宣誓:“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把安全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如果山西今后能够从干部管理到社会管理方面走出一条保障安全生产的新路子,那将为破解连绵不绝的矿难带来希望。

我来推荐专题 >>

临危受命 铁面安监王君上任

铁面安监王君上任

王君:矿工出身、半年内岗位三易

  王君,1952年3月生,山西省大同市人。1971年10月至1974年9月大同青磁窑矿当工人;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副主任;2008年3月起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党组书记;2008年9月14日,被任命为山西省委常委、副书记,提名为山西省省长候选人...[详细]

两起两落孟学农 黯然告别山西

两起两落孟学农

曾因sars辞去北京市长职务

  孟学农2003年1月出任北京市长,上任不久,SARS疫情蔓延到北京。孟学农因为控制疫情不力,被中央免去北京市委副书记职务,北京人大也接受其辞北京市长请求。[详细]

山西任职一年中的两次检讨

  任职山西仅一年,孟学农就两次因重大事故向国务院作检讨,一次是这次尾矿库溃坝事故,另一次是临汾洪洞“12.5”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当时有105人死亡。[详细]

曾为山西矿难忧心忡忡

  孟学农曾慨言,当省长,他最揪心的是矿难,而不是矿难对官位造成什么影响。“更多的是对矿工的生命的痛惜,对他们家属的愧疚。”[详细]

人事调整能否扭转矿难频发?

人事调整能否扭转矿难频发

光靠省长、市长,应付不了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政府力量的失衡:企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没有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同时,当地政府监管失职,有的甚至官商勾结,追逐利润,与不法商人同流合污。如此一来必然酿成大祸,归根到底,社会管理需要依靠老百姓,靠全社会共同力量,光靠省长、市长,应付不了市场经济...[详细]

山西矿难前赴后继 原因何在

山西矿难前赴后继

安全生产问责制 结果不尽如人意

  2001年11月份,连续5天发生5起煤矿事故、死亡逾百人。于是,山西开始真正实行事故责任追究、公开处理、事后督察的安全生产问责制,希望以此来遏制令人头痛的煤矿事故,但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详细]

全面停产整顿遭遇尴尬 执行变形

  停产整顿的重要一项内容就是矿上组织矿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煤矿把停产整顿视作关门放假,“停产而不整顿”,许多合法煤矿被强行停产后偷偷生产,也是对这种做法的反抗,而并非一些官员所说的“利益驱动”那样简单。[详细]

安全规章挂在墙上喊在嘴上 从不落实

  山西每一次矿难几乎都是责任事故,所谓责任事故换个提法就是如果按规程操作,完全可以避免。为什么在这么多的安全规章、安全制度下还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故?问题的关键就是安全规章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详细]

破解矿难需从经济根本入手

破解矿难需从经济根本入手

山西经济结构急需转型

  2008年3月,孟学农谈起他眼中的山西现状,有些地方领导为了增加GDP,一煤独大;有的小煤窑主一夜暴富。这种利益引导,再加上一些领导的这种心态、政绩观,就容易千军万马都搞煤,挖得千疮百孔,山河破碎地气尽。所以,这种经济结构必须转型。[详细]

遏制矿难 在于经济模式根本转型

  于幼军在山西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克服重重阻力,坚决关停小煤窑,甚至不惜暂时牺牲GDP增长,通过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实现山西发展模式转型。[详细]

不能要带血的煤 不能盲目追求GDP

  遏制矿难,不在于其它,就在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以及尽量减小这一转型的断裂与痛楚,在煤矿方面,也就表现为严格实施小煤矿关闭政策...[详细]

山西矿难

其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