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国际先驱导报:中国学者现场聆听美国大选辩论
布什克里争扮硬汉 美大选“妇女争夺战”白热化
国际先驱导报:我们靠“暗箱操作”弄到现场票
对于女性,克里或许更有魅力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韩轩报道
■中国议题为何没有成为大选热点?
孙哲:中国议题没有成为此次美国大选的热点,恰恰反映出美国对中国作用的重视。虽然贸易问题在此次大选中被提出,但对于中国通过一系列具体行动释出解决贸易问题的诚意,美国应该是认可的,这从布什在与胡锦涛主席电话中表示不会拿贸易问题做文章可见端倪。此外,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发挥作用,的确让美国感觉很安慰,反映出中国与美国合作的良好意愿。
但是,无论两党在具体政策上有什么细微的差别,美国在对华和台湾问题上的“双重遏制”战略是不会从根本上发生动摇的。
张睿壮:布什上台之初因受敌视中国的新保守主义和“蓝军”影响采取强硬立场;但“9·11”之后,布什政府充分认识到和中国合作的必要性,布什当局对中国的立场开始变得理性甚至积极:在布什与克里进行的第一场辩论中,布什以间接的形式向外界“重申”了这一点。如果布什连任,他与中国领导人之间已经建立的互信将是对华政策上的一个积极因素。
如果克里上台,虽然他身边没有布什阵营里那么敌视中国的人,但其对华政策也未必有多友好,因为民主党的社会基础在劳工,而美国劳工界一直在抱怨中国抢了他们的饭碗,还有一些人权活动分子,也是克里阵营的重要支持者,而他们对中国政府一直抱着敌对的态度。
■为何外交政策会在越战后首次成为大选中美国人最关心的问题?
张睿壮:多年来美国选民第一次两极分化如此严重,也是此次美国大选气氛给人的突出特征。伊拉克战争成为分水岭,支持者和不支持者的比例已相当接近。这使竞选双方有可能在这一问题上拉开距离并将其作为交锋的主战场。这在美国政治当中是较为反常的,一则因为美国的传统是每当发生国际危机时,美国人都会一致对外,聚集在总统旗帜之下,上一次的例外是越南战争;二则基于美国社会中庞大的中产阶级以及由此形成的主流价值共识,又基于美国政治制度特有的“赢者全得”。美国的两大政党在多数问题上的立场不可能有明显的区别。
伊拉克战争显然是2004年大选的头号问题。这是自越南战争以来,外交政策第一次成为大选中美国人最关心的问题。主要因为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而几乎每天都有美军士兵丧生。一般而言,经济问题,特别是直接关系普通民众生计的经济问题,是美国大选的永恒主题,其他诸如干细胞、同性恋等话题都只有边缘的影响力。
孙哲:2004年美国选举有两大主题,一是以伊拉克战争为代表的国际反恐话题;二是经济问题,之所以前一个主题给人明显超过后一个的感觉,是因为美国目前陷入一种类似准越南战争时的状态,国内反战情绪很高。美国人的心理很脆弱,“9·11”摧毁了他们的心理安全港,对于伊拉克这个潜在威胁,到底该不该打,总统有没有撒谎,总统在伊拉克问题上有没有全面安排,怎么才能体面的撤军,很多美国人对布什的作为表示怀疑,到底这样做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安全?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很多美国民众反战、厌战,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布什只犯了战术上的错误,而不是战略错误。相当多的美国人还是认为布什更有能力去担当美国的总司令,去领导反恐战争。这就出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美国人反战但却支持领导战争的总统。批评布什在美国成了一个敏感话题,因为稍不留神就可能“政治不正确”,所以很多人虽然反对战争,但在是否反对布什的问题上却保持沉默。
■电视辩论对美国大选究竟有多大影响?
庄建中:美国人真正关注大选,正是从第一场电视辩论开始的。这一天会有比以往任何一天都要多的美国人观看或收听候选人都说了些什么。但是提到对大选选情的影响,却需客观分析。
当年里根曾在第一场电视辩论输掉,但却笑到最后。所以最后鹿死谁手,仅凭对辩论的印象还很难说。首场辩论的第二天,我们和学生座谈,许多学生都说克里好,我当时说,克里在场上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但他讲得话经得起时间考验吗?“半年从伊拉克撤军”“封锁伊拉克边境”,许多学生都对我的观点表示赞同。通过这次经历我想说明,辩论刚一开始,听众很容易向善辩者投去赞许的目光,但一时的感性冲动终究无法取代理性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最终会走向理性,而不是仅仅根据口才来投票。最重要的是哪位候选人的政策更能取悦于老百姓。
第二次总统候选人辩论之后,布什和克里打成平手,我认为这比较合理的反映了美国的民意取向。电视辩论本身有一个时间跨度,而走向理性恰恰是需要时间的。
孙哲:对于电视辩论到底能在美国大选中能起多大作用,一定要客观分析,不能夸大。美国大选有五大看点,摇摆州(swing states)、军人、竞选广告与政治营销、国际和国内危机都会对最后选举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电视辩论顶多只起20%左右的决定作用。
电视辩论只能说是影响美国大众选民的有效手段,但现在布什和克里其实不太在乎大众怎么投票,他们更重视选举人票。大众选民的投票虽然重要,但真正具有决定意义的还是选举人票。我们在观察美国大选时,常常忽视这一点。认识这一点也助于我们客观评估电视辩论对美国大选的影响。
■两大阵营竞选政策缘何趋同?
张睿壮:克里和布什的政策不可能差异很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美国选举的规则是“赢者全得(winner takes all)”,这与欧洲比例选举制有很大的不同,在欧洲,一个政党如果获得了10%的民众支持,就可能在议会有10%的代表权,但美国不同,候选人必须以争取最大多数的选民为宗旨来制定自己的竞选政策。而且美国社会的主体是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他们享有比较一致的主流价值观。这决定了志在争取最大多数的选民的竞选双方在很多问题上立场会非常接近。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克里拼命攻击布什的各种政策,却拿不出什么根本不同的替代方案来,不同的只是一些方法或技术上的细节而已。甚至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克里原本也是投了赞成票的,只是见到战争陷入困境而公众中又出现了反对声浪才转而反对,而这又被布什方面攻击为“突然转向(flip-fl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