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日记(2005/07/22)
从县宾馆出发,我和小组的另外两名成员由县助学办白主任带领,以及助学办的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小陈的陪同下,驱车开往我们的第一个访问地——郭雁林同学的家中。这条通向峨口镇南新村的路越到后来越难走,两米宽的道路崎岖不平,上面全是沙子和大大小小的石头,路两旁连树的影子也没有,司机开车要在道路上呈S型曲线前进。在颠颠簸簸中我们终于进了村,下车后,我们一行人七拐八拐走进郭雁林的家。我们的主人公郭雁林是个干净腼腆的男生。这是很普通的一个农民家庭,40平米的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屋里除了一台电视机,没有其他电器,据他父亲说为了省钱电视机也很少开。由于村民都是靠天吃饭,今年又少雨,这个家庭现在基本没有经济收入,几年来,一家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亲戚给的,甚至买药也要从男主人姐姐的医保里分出一部分,孩子们上学用的书、本和笔不时靠老师接济。而家里唯一有劳动能力的父亲郭玉魁要用在外面打短工挣的钱来供养一家四口人的日常生活和儿子女儿上学,一天最多十五块钱的短工收入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在对郭雁林父亲的访问中,这个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52岁农民一说起他要上大学的儿子来,脖子上的青筋就根根绷起。当我问道:“孩子上大学使原本贫穷的家庭更加重了经济负担,您如何来看?”郭玉魁瞪大眼睛,操着本地话不断地重复:“不论想什么办法,借钱、卖地都要让他上学!”“家里穷就是因为没文化,一定要让孩子上大学!”
天下父母一般心,乡下的农民也怎么能不盼着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呢?可是贫穷依然让代县很多农民父母不得不放弃让孩子学习知识的机会。下午我们访问了高考527分,被西南石油大学录取的贫困生郭建平。在访问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大郭建平一共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二弟郭建光也考上了高职,因为家里太穷,他刚高考完就进城打工去了;上高二的三弟郭建宾前两天刚和父亲吵过架——他父亲不想让他读大学了,家里要供他哥哥上大学,二哥也考上了高职,还有上初二的妹妹……在我们的组员徐路明向郭建平宣传国家对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时候,我看到老三一直站在离徐路明不远的地方一言不发地听着。临走之前,我们特别跟他们的父亲交待国家的助学政策以及如果没钱供孩子们上学可以先到学校报到,核实之后再说学费的事,千万不要被学费吓退……老三仍然默默地站在我们背后,一言不发。我回过头,看到他痴痴的眼神,心里很痛。作为新长城项目的志愿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反复跟贫困大学生的家长强调不要放弃任何孩子的学习机会,我真恨不得留下来看着他考上大学,走进大学校园,走出穷乡僻壤,走出因为贫困而被桎梏的心灵!
在回住处的路上,我望着车外的景色,我又在想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贫困大学生和中国所有的大学生都一样,最终面临着走向社会,而在一个更复杂的环境中,向前的、向后的、纵横交错的各种力量都将包围着他们,有时候这些力量是很强大的……想要过上幸福的人生,除了坚强和乐观没有他法。希望这些能够走出家乡的大学生们坚持他们的理想,不受外界干扰,走上一条对他们自己、对社会都充满价值的道路!
王元勠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特困生”,共找到
133,42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