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政治篇]四国争常功败垂成
政治篇
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政府与政治学系教授威廉·内斯特总结说,地缘政治新闻总是占据国际新闻的头条,因为它显而易见,影响容易被感知。但是,2005年的重大国际时政新闻更像多幕戏的序曲或第一幕,可能造成的影响还未一一展开,今后还可能占据各大媒体的头条。 四国争常如此,六方会谈如此,欧宪公投、加沙移交、日本内阁改组莫不如此。
评选理由
去年秋天,日本、印度、德国和巴西四国为“争常”结成联盟。2005年5月至8月底,围绕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主张“增常”的“四国联盟”与反对“增常”的“团结谋共识运动”纵横捭阖,外交战短兵相接,一度主宰了联合国改革的全部议题。随着中、美、俄等几大国的态度逐渐明朗,“四国争常”陷入困境。但是,四国均未放弃“争常”努力,故事还会继续。
5月16日,由日本、巴西、德国和印度组成的“四国联盟”向联合国其他成员国散发了一份框架性决议草案,要求增加10个安理会席位,包括6个常任理事国席位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四国期望分享4个常任席位,其余两个常任席位分给非洲国家。
但是,四国“捆绑入常”的方案一出台,立即遭到以韩国、巴基斯坦、意大利、阿根廷为代表的“咖啡俱乐部”(后发展为“团结谋共识运动”)的反对。为了获得足够支持票,“四国联盟”积极拉拢拥有53个成员的非洲联盟和拥有14个成员国的加勒比共同体。
“咖啡俱乐部”也针锋相对,结成“团结谋共识运动”,狙击四国“争常”方案。最终,四国获得了加勒比共同体的“有条件支持”,但非洲联盟拒绝“赞助”,四国痛失非洲“票仓”。
6月初至8月初,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大国相继表态,反对四国“增常”方案,认为存在巨大分歧的方案只会导致联合国分裂。四国“争常”攻势再遭重创。7月11日至1月12日,联大对四国“增常”议案举行公开辩论,各国分歧依旧。
8月29日,“四国联盟”决定放弃9月联大峰会前表决四国议案的初衷。四国“争常”暂时受挫。
但是,四国没有放弃“争常”努力。11月11,第60届联大就安理会改革举行的首次公开辩论结束,德国、巴西、日本和印度代表对此前的“争常”行动进行了辩护,声称将继续推动他们的“争常”行动。因此,四国“争常”大戏明年可能接着上演。
□本报记者李经
关键词壹 否决权之争
7月25日,日本、巴西、德国、印度四国外长与非盟53个成员国代表聚首伦敦,讨论协调“四国联盟”与非盟“增常”方案。
根据“四国联盟”、非洲联盟公布的“增常”方案和“团结谋共识运动”提出的主张,是否增加常任理事国、新常任理事国是否应该拥有否决权是这次“争常”外交战的核心问题。
“四国联盟”最初一致认定,“新常任”应该拥有否决权。6月8日,“四国联盟”为减小阻力,提出先行“增常”,15年后再讨论“新常任”的否决权问题。非盟的立场一直很坚决,非洲必须拥有两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席位。但是,包括美国等国家认为,否决权反映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不宜赋予更多国家,否则安理会的工作势必陷入瘫痪。
关键词贰 “咖啡俱乐部”
上世纪90年代初,德国、日本、印度、巴西四国已结成“红酒俱乐部”,商讨“入常”问题。与之相对应,意大利、韩国、巴基斯坦和阿根廷等反对四国“入常”的国家代表则经常聚集在咖啡馆商讨对策,结成“咖啡俱乐部”。今年4月,“咖啡俱乐部”更名为“团结谋共识运动”,拥有70多个会员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团结谋共识运动”主张只增加10个可以连选连任的非常任理事国,非常任理事国任期2年或3年。新增席位3个分配给亚洲,3个分配给非洲,两个分配给拉美及加勒比地区,西欧和东欧各得1个。
[2005政治篇]六国重聚再商朝核
入选理由
2005年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在各方的外交斡旋下,朝核问题有关六方自2003年起已经先后在北京召开了五轮会谈,并在今年9月第四轮会谈后达成《共同声明》,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11月9日~11日在北京举行,达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主席声明》。
这些都表明,朝鲜半岛和平进程在2005年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2005年7月26日,第四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此时距离上一轮六方会谈已经13个月。当六方代表团再度聚首北京的时候,会谈的关键两方美朝都已经在原有强硬立场上有所软化,两国在此轮会谈中也显示出了强烈的沟通意愿。第四轮六方会谈为六方协商机制从2003年启动以来,历时最长、波折最多的一次,会期甚至超过以往三轮会谈时间的总和。
2005年9月19日,朝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在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后共20余天的艰苦磋商后,终于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共同声明文件。
在这份《共同声明》里,朝鲜承诺放弃所有核武器和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美国则确认,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除此之外,共同声明还就朝美、朝日关系正常化,对朝能源援助和经济合作,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等问题做出了承诺。
共同声明的通过是2002年朝核问题爆发以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朝核危机的一次突破,为最终解决朝核问题指出了方向。
2005年11月9日至11日六方如期举行了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对共同声明“行动对行动”原则进行实质性的商讨,并通过了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主席声明。然而,也许正是由于会谈逐步进行到实质阶段,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美朝缺乏相互信任所带来的问题也集中暴露出来,尽管两轮会谈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但朝美之间深刻的互不信任也导致会谈闭会期间的阵阵暗流,行动先后问题、金融制裁问题相继出现,但也正因如此,六方会谈在建立双边信任领域的作用才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记者马晶
关键词壹 中国因素
2005年是六方会谈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其中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媒体评论说,共同声明的通过是中国的一个胜利。北京从中斡旋,在主持了多轮艰难会谈之后达成了这项协议。欧盟负责安全与外交事务高级代表索拉纳表示,中国的领导作用非常重要,中国的推动力促成最新一轮会谈的召开。
关键词贰 美朝信任
六方会谈闭会期间,朝鲜表示,如果美国继续坚持‘先弃核、后提供轻水反应堆’的主张,朝美核问题将毫无进展。但美国国务卿赖斯回应,只有朝鲜实现无核,我们才可以谈任何其他事情。
美朝信任问题,是是六方会谈取得成果的关键之一,但是就目前的状况看来,六方会谈任重道远。
关键词叁 会谈制度化
六方会谈在经历2年多后终于达成《共同声明》,但是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张琏瑰评论称,如果从2003年8月第一次六方会谈算起,六方会谈已经断断续续进行了二年半的时间。与朝鲜核问题产生以来的各种会谈相比,六方会谈已属长寿。六方会谈急需制度建设,否则难以避免“老年症”。
[2005政治篇]欧宪危机惊醒大欧洲梦
评选理由
《欧盟宪法条约》是欧盟的首部宪法,法国和荷兰是欧盟的创始国,它们对欧盟宪法的否决,以及“多米诺效应”引发的欧盟宪法危机将使欧盟无时间和精力继续讨论扩大,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将被大大推后,欧盟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国家形式的政治实验面临失败的危险。
2005年5月29日,《欧盟宪法条约》在法国未获通过。两天之后,荷兰在全民公决中,再一次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此后,英国、丹麦、葡萄牙以及爱尔兰等国均搁置了原定的公决计划。在6月16日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上,各国一致决定延长欧宪条约的批准期限。人们不禁惊呼,欧盟彻底地陷入了“宪法危机”。
在法国和荷兰对欧盟宪法进行公民投票前,人们很少就500页厚的欧盟宪法文本展开辩论。反对欧盟宪法的人大多是对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的政治组织提出批评。这种批评主要针对欧盟扩大造成的后果,很多人认为这个联盟太大、太官僚、太不民主、费用太高。
自3月中旬以来,由法国不同民调机构组织的连续23个民意调查结果都显示,半数以上的法国人反对支持欧盟宪法。
法国政府对此非常紧张。
直到5月26日,希拉克仍然在电视上发表最后的呼吁,为公投做最后的冲刺。
法国全民公投的结果是55.96%的选民投了反对票,只有44.04%选民投了赞成票,《欧盟宪法条约》在法国未获通过。
两天之后荷兰也以63%的反对票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法、荷都是欧盟创始国,且两国反对者人数均超过55%。
法、荷的公投结果也对其他一些成员国产生多米诺效应,英国7月6日宣布搁置对条约进行公投。为了化解危机,号称“欧洲发动机”
的法国和德国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进行了两次首脑会晤,但都无果而终。德媒体惊呼,这场危机犹如“大地震”,使欧洲“陷入了动荡”,欧洲主义者的“大欧洲梦该醒醒了。”
□实习生储信艳
镜头壹 “领袖和人民又分歧了”
法国否决《欧盟宪法条约》的消息传来,大约1000多名反对条约的法国人聚集在巴士底狱广场,振臂高呼:“我们赢了!”乐队敲起了打击乐,过往的不少汽车也鸣起了喇叭。27岁的法国公民艾哈迈德·迈古里表示:“1789年革命者在这里释放了囚犯,吓坏了国王。这是相同的事情,领袖和人民又分歧了。”
镜头贰 “这是你们的决定”
“法国民主地表达了自己,你们以多数票拒绝了《欧盟宪法条约》,这是你们独立自主的决定。”希拉克在公投结果公布后的看似平静的表态难以掩盖其心中的失望。法新社评论,法国投票者拒绝了欧盟的第一部宪法条约,无疑是给了公投前极力呼吁民众支持欧盟宪法条约的总统希拉克一个沉重的耳光。
镜头叁 荷兰投票率远超预期
在公投中,荷兰民众表现出来的热情出乎人们的意料,62.8%的投票率远超预期。力主通过条约的首相扬·彼得·巴尔克嫩德在公投结果公布后承认“赞成”阵营失利。他说:“这是一个清晰的结果。自然,我感到很失望……我们将完全尊重这一结果。”拥有最终定夺权的议会此前已表示,只要投票率达到30%以上,他们将顺应民意。
[2005政治篇]小泉新内阁“群鹰”会聚
入选理由
2005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对他的原内阁进行了再“洗牌”。自民党著名鹰派纷纷被小泉推上日本内政、外交前台。日本政治在这一年向着总体保守化又迈进了一步。鹰派内阁,不仅对于日本政治文化发展,对于东亚国际关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由于邮政改革法案在众议院未获通过,日本首相小泉强行在今年8月解散众议院,并带领自民党获得了大选胜利。10月31日,小泉进行了上任以来的第三次组阁。在小泉的“大刀阔斧”之下,17名上届阁僚中只有六名留任。虽然小泉声称这一届内阁的目的在于“继续推进改革”,但是有关分析同时指出,培养下一代接班人也是新内阁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是小泉属意的接班人。新内阁果然应证了上述论断。自民党鹰派人物纷纷进入内阁,被称为“自民党最右翼”的安倍晋三和以“大嘴”著名的麻生太郎更分别主导了日本内政外交。小泉新班底体现出更加浓厚的鹰派色彩。
国际舆论、尤其是亚洲舆论担心,这样一个带有鹰派色彩的内阁,将加快日本政治整体右转的步伐,尤其在对待邻国敏感的历史问题上。
本次小泉内阁的主要成员多数明里暗里支持参拜靖国神社,这以安倍晋三和麻生太郎最为典型,两人上任伊始,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支持参拜的强硬态度,在多种场合为小泉的参拜行为摇旗呐喊。安倍在新任官房长官当晚就表示自己也将继续参拜。
而肩负日本对外关系重任的外相麻生,自10月就任以来也多次发表刺激中韩的挑衅性言论———宣称日本发动战争是出于“自卫”,“世界上只有中国和韩国在提靖国问题”、并争做“小泉历届阁僚之先”,公开鼓吹“中国威胁论”。在上任不到3个月时间里,麻生的各种言论引发中韩抗议不断,给已经恶化的日中、日韩关系“火上浇油”。
□本报记者马晶
关键词壹 修改和平宪法
日本《现代周刊》评论称,小泉内阁的新保守主义面孔越来越清晰了。在自民党的“新宪法草案”中,现行宪法“不拥有陆海空军及其他战力,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的内容将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拥有由内阁总理大臣为最高指挥官的自卫军。”自民党在众议院刚刚获得296个议席。小泉内阁想要依靠数字逻辑践踏日本的和平主义。
关键词贰 “最右翼”首相候任者
小泉已经宣布明年9月将要辞去自民党总裁的职位,后小泉首相人选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日本《产经新闻》发表了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小泉的鹰派内阁中,现任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声望最高,尽管这位“自民党最右翼”在就任新职后鹰派言论收敛了很多,但鹰鸽毕竟难以等同,如果安倍果真接下小泉大旗,将对东亚国家关系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关键词叁 “参拜”政治牌
安倍晋三刚就任就声称,“我和小泉首相一样,至今作为一个日本国民、作为政治家参拜靖国神社。今后我的心愿不会改变。”而麻生太郎后来则妄言,“全世界只有中国和韩国在提靖国神社问题,日本可以不必理会”,而且他也觉得“靖国神社游就馆并为美化战争”。参拜问题,已经成为小泉新内阁成员“展现鹰派特色”的重要政治牌。
[2005政治篇]加沙撤离
评选理由
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结束了以色列对加沙长达38年的军事占领,这是阿拉法特去世之后,沙龙做出的最大规模让步,这也被外界看作化解巴以恩怨、重启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契机。
12月12日,以色列通往加沙地带的基苏菲姆检查站的关闭宣告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加沙撤离行动的完成,这也意味着以色列对加沙长达38年的军事占领结束。
尽管沙龙政府对撤离的犹太人定居者制定了完整且丰厚的补偿,但撤离过程仍然是艰难而苦涩的。仍有一部分定居者拒绝撤离,在他们看来,这片土地就是先辈留给他们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把它从自己手里夺走。他们堵塞道路、设置铁丝网等障碍物,向军警投掷涂料、油、沙子和其他物体……用种种方式反抗撤离。在军警的强制措施下,撤离才得以完成。
对长久没有闻到中东和平气息的国际社会,撤离毫无疑问是一次鼓舞人心的壮举,大家都希望这可以成为化解巴以恩怨的一个契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认为,以色列的撤离计划成功实施为恢复中东和平进程迈出了第一步。美国总统布什也称赞以色列撤离加沙是“勇敢而艰苦的一步”,它将有助于推动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实施。但撤离是否真能成为路线图计划或者和平协议的一个药引子呢?
按照沙龙的初衷,撤离的底线是同巴勒斯坦保持距离,保证以色列自身的安全。而是否因此促成中东和平,沙龙自己也不敢奢望。
2006年同时是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美国的大选年,大家的主要精力都会不约而同地集中在国内,各方能对和平进程投入多少精力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撤离是往前走了一步。
□本报记者储信艳
声音
以色列撤离加沙是“历史性的一步”。也是勇敢而艰苦的一步,它将有助于推动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实施。在中东地区心脏地带,正在逐渐呈现出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而这一事件的发起、推动和履行者,将会赢得历史的积极评价。——美国总统布什
加沙撤离是朝着贯彻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迈出的重要一步……沙龙有能力作出艰难决定,实现他所说的话。我认为,沙龙对达成和平的努力是认真的。他是以色列惟一一位能与巴勒斯坦实现和平的政治家。——埃及总统穆巴拉克
[2005政治篇]审判萨达姆
评选理由
曾经的“沙漠枭雄”最终站到了被告席上。对美国来说,审判萨达姆是证明“伊拉克战争正义性”的最好途径,对伊拉克政府来说,他们也希望通过此举来对过去的历史做一个了断,表明自己正在走一条正确的民主之路。而事实上,萨达姆审判案却开始演变成一场政治闹剧。
2005年,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10月和12月出庭接受审判,这场被称为“世纪审判”的大戏吸引了世界的眼球。为了能够打击伊拉克复兴党残余的气焰,也为了弥补伊拉克各教派和民族间的分歧,审判萨达姆成了伊政府眼中的一剂好药。
法庭选取了杜贾尔大屠杀案作为开篇之作,主要在于该案案情相对简单,是最容易将萨达姆定罪的一个案件。即便如此,过程也不轻松。虽然身陷囹圄,但萨达姆没有丝毫屈服或者认罪的念头,依然在法庭上摆出一副当年总统的派头,任意训斥大法官和证人。
庭审开始变得越来越像闹剧。每次萨达姆坐到被告席上,吸引人们眼球的并不是审判程序和过程能有多少公正,而是审判会有多少意外发生,律师团集体退庭、证人被告大打口水战、法官挨训……
美国政府曾打算通过审判萨达姆迫使他认罪,以达到佐证美军入侵伊拉克的合理性。但布什也承认,审判实际上不会让人改变看法,只会让人更加深信自己的初衷:“我不认为对萨达姆的审判会使一些伊拉克人相信他是一个坏人,我也不认为对萨达姆的审判会使他们相信美国入侵他们的国家是做了一件好事。对米洛舍维奇的审判对反对米洛舍维奇的人士或国际社会在塞尔维亚的声望并没有什么帮助。“
但既然是美国一手导演的“政治大片”,不管怎么样都还得继续演下去,虽然结果早已注定。
□本报记者范晖
声音
和解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次审判既能分裂伊拉克,也能治愈伊拉克。除非审判看起来绝对公正,且做到事实上公正,它才能让伊拉克和解,而不是分裂。伊拉克特别法庭的观念、人员、资金和作用仍然受美国控制,因此,只有另一家完整、独立和公正的法庭才能合法对萨达姆进行审判。——萨达姆辩护律师、美国前司法部长克拉克
我们对审判萨达姆的法庭感到很忧虑,有必要评估这个法庭的合法性。我们认为伊拉克司法管理制度的弱点和建立这一法庭的前后经过将使对萨达姆的审判永远无法达到国际标准。——联合国人权事务主管约翰·凯斯
[2005政治篇]伊朗核危机
评选理由
伊朗核问题在这一年里一波三折,几度陷入僵局,但总在最后关头起死回生。随着核问题逐渐进入关键阶段,美国、欧盟、伊朗的三角关系也越来越错综复杂,而今年西方接受俄罗斯的折衷方案,意味着它们做出自“伊朗核危机”发生以来的最大让步。
伊朗核问题今年的首次僵局始于8月的欧盟方案。之前,双方多次谈判虽然无实质性进展,但却彼此相安无事。
今年8月,欧盟提交了一份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一揽子方案。这份方案承认伊朗具有开发和平核能的权利,但限定伊朗民用核设施使用的核燃料都要由其他国家提供。
核燃料依靠进口意味着伊朗不能独立自主发展核计划,伊朗方面始终坚持的自行提炼浓缩铀的权利仍然得不到保证。
刚刚走马上任的伊朗总统内贾德断然拒绝了这份方案,并重新启动了位于伊朗伊斯法罕市的铀转化设备。这实际上宣告欧盟与伊朗历时两年多的谈判走进死胡同。欧盟三国表示如果伊朗一意孤行,欧盟将会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解决。
就在僵局即将酿成危机时,俄罗斯在11月上旬提出建议,允许伊朗从事铀转化活动,不过要把铀浓缩活动转移到俄罗斯境内完成,以消除西方对伊朗核计划的担心。这个提议虽然得到欧盟和美国的响应,但是又被强硬的伊朗再一次拒绝。伊朗坚持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所有的铀浓缩活动。为了消除西方的疑虑,它同意其他国家联合参与伊朗的铀浓缩活动。
但是俄罗斯提出的方案是目前为大多数国家接受的一个折衷之道。
12月21日代表欧盟的英、法、德三国外交官员与伊朗代表在维也纳的法国大使馆举行会晤,中断了4个多月的伊朗核问题谈判重新启动。双方同意在明年1月就伊朗核问题继续举行谈判,为化解僵局提供了一线希望。
□本报记者范晖
声音
虽然美国总统说,任何选择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就伊朗的核档案而言,军事行动并没有列入任何的议事日程……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是难以想象的,伊朗核问题只能依靠外交手段来解决。——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
国际社会正在对该问题的进展失去耐心。他们的进展过于缓慢,我正在呼吁他们加快进度……现在球在伊朗那边,这要完全取决于伊朗能否表现出他们应该表现的透明度。如果我们能够在问题升级前解决它,这样会好很多。——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席巴拉迪
[2005政治篇]哈里里遇刺
评选理由
哈里里的遇刺,彻底打破了黎巴嫩内战结束15年后的平静局面。由于暗杀事件与叙利亚之间的某种联系,哈里里之死不仅导致了黎巴嫩国内反叙政治势力的胜利,同时还结束了叙利亚在黎巴嫩几十年的军事存在,而关于案件真相的调查却逐步演变成一场多国角力。
2月1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中心发生炸弹爆炸事件,黎前总理哈里里在爆炸中身受重伤,被送往贝鲁特美国大学医院后不治身亡。此次爆炸是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袭击事件。
自1992年以来,哈里里曾三次受权组阁,四次辞去总理职务。在十二年的从政生涯中,他一直被看作是黎巴嫩政局趋稳和经济重建的象征性人物。
2003年4月总统拉胡德责成哈里里再度组阁,由于和亲叙的拉胡德政见不合,他在2004年10月20日提交了辞呈。
外界猜测哈里里可能在辞职之后还在秘密从事反叙利亚和黎巴嫩总统拉胡德的活动,而英美等国认为正是这一点断送了他的性命。
哈里里的遇刺使黎巴嫩国内反叙情绪空前高涨,几万人走上街头示威游行,“雪松革命”开始上演。民众的愤怒直接导致了黎巴嫩反叙力量赢得大选,也使得叙利亚军队从黎巴嫩全部撤离。
在黎巴嫩新上台的反叙政府的要求下,哈里里案被提交到了安理会,并且成为一些国家向叙利亚施压的一件道具。美国在哈里里遇刺之后即召回驻叙大使,并称叙政府是个“严重问题”。
德国检察官梅利斯的两份报告都指出叙利亚在此次政治谋杀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而英、法等国则要求叙利亚在联合国的调查中给予全面合作,否则将考虑对其实施经济或外交制裁。随着哈里里案调查的进一步深入,真相似乎越来越远,黎、叙、美等国之间的角力却日渐清晰。
□本报记者 范晖
声音
“我们百分之百是清白的,我们没有犯下这样罪行的动机。除此之外,在黎巴嫩发生的事情并不符合叙利亚的利益,相反它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我们为什么会支持这样的行为呢?”只要是为了破案,叙利亚会与联合国合作。但叙利亚不会接受任何会损害该国安全的安排。——叙利亚总统阿萨德
“我们呼吁国际社会支持调查委员会对哈里里先生遇害案的调查工作,以便早日发现真相,让凶手在国际法庭伏法。调查报告是揭露真相的第一步,它是从真相到正义的通道。”——哈里里之子萨阿德·哈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