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
——2006年1月17日在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人民政府省长 周伯华
一、“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十五”时期,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幅度大、城乡面貌变化快、人民群众受惠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之一。 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紧紧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十五”发展目标。
(一)经济总量显著增加,质量和效益上了新水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去年生产总值达到6500亿元(预计数,下同),五年年均增长10.2%,一、二、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4.7%、13%、10.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460元,年均增长9.8%。经济效益持续好转,财政总收入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738亿元,年均增长18.1%,超过生产总值增幅;规模工业上缴税金达345亿元,相当于2000年的2倍。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500亿元,是“九五”的两倍,年均增长17.6%;200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590亿元、4590亿元,比2000年末分别增加3584亿元、2500亿元,年均增长17.3%和14.8%。
(二)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三化”进程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由2000年的21.3:39.6:39.1调整为19.5:40.8:39.7。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207亿元,拉动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1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提高,十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1140亿元,占规模工业的76%,比2000年高11个百分点;核心企业壮大,华菱集团等7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速,实现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5%,比2000年高3.7个百分点。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巩固,产业化程度提高。粮食连年增产,去年粮食播种面积7823万亩,总产量达571亿斤,连续6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优质稻米、柑桔等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粮油棉麻、肉奶水产等五大产业链,各类农产品基地达3300万亩;农产品精深加工度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37%,五年提高7个多百分点,已初步形成由长株潭城市群、市州治所在城市和县城、重点建制镇构成的多层次发展格局,改扩建了一批城镇道路、绿地、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三化”战略的实施,带动了物流、金融、保险、会计、法律、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传统服务业得到改造提升,去年旅游业实现总收入450亿元,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6.9%。
(三)经济增长空间进一步拓展,外向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劳务经济迸发新活力。外向型经济全方位拓展,全省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去年进出口总额60.1亿美元,年均增长21.8%,其中出口37.5亿美元,年均增长19.9%;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3亿美元,引进内资177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和77.6%。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去年全省私营企业突破8万户,比2000年增加近6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167亿元,完成投资1212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8.7%、50.5%,提供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去年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92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的比重达38.6%。
(四)集中力量办大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高速公路逐步成网,总里程达到1403公里,五年新增954公里;电力自给能力提高,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71万千瓦、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0168公里。邮电通信能力保持领先水平,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均达到1000万门以上。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五年洞庭湖治理、城市防洪建设和四水治理等防洪工程共投入140亿元,完成重点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35座;退耕还林、乡村道路、人畜饮水、电网改造、小水电和沼气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森林覆盖率达55%;新建与改造县级及县到乡镇公路9000多公里,新建、改造通村公路14000多公里。
(五)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转换有新突破。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启动,基本完成改制的企业达40%;省属国有经济布局逐步调整,省市国资监管体系基本建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及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工作加快推进;市、县属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面分别达60%和90%以上。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去年又在省本级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自筹5亿多元,全部免征农业税,加上对种粮农民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五年全省农民共得实惠55.8亿元。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逐步完善。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加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取得明显成效。行政审批、财税、金融、投资、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深入开展。
(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特色,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以长株潭为龙头的“一点一线”地区聚集生产要素、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一点一线”6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2.1%,拉动全省经济增长7.9个百分点。湘西地区开发战略初见成效,经济增长提速,自主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去年完成生产总值690亿元,增长10.8%,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洛湛铁路、潭邵等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带正在形成。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加快集聚,“专精特新”产业化群体初具规模,品牌效应增强,涌现了一批经济强县。
(七)高度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8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8%和7%;比2000年分别增加3281元和921元,五年年均实际增长9%和5.9%。连续两年为民办8件实事,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业再就业规模扩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66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主126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拓宽,“两个确保”全面落实,五年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64亿元、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425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以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全面实施;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和最低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救灾救济成效明显,五年累计投入救灾资金13.5亿元;投入扶贫开发资金52亿元,55万人解决温饱或越过贫困线。消费市场活跃,物价基本稳定,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0亿元,年均增长11.7%。
(八)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获得新成果。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进行。广泛开展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和宣传活动。以纪念建党80周年和抗战胜利60周年为重点,大力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了“改陋习、树新风”、打造诚信湖南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和改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九五”末的42%提高到去年的47%,五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780项,袁隆平院士获首届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黄伯云院士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发展,“普九”目标基本实现,“两免一补”等政策得到落实。民办教育较快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同步发展,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成功战胜非典疫情,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成效显著,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取得成效,城乡卫生服务和医疗条件逐步改善。体育事业发展较快,竞技体育取得成绩,成功举办第五届全国城运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6.5‰以内,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推行。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民族、宗教、对台、工商、外事、侨务、海关、商检、贸促、参事、文史、档案、保密、审计、统计、气象、地震、人防、老龄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九)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民主法制建设有了新进展。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五年共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4598件、省政协委员提案3361件,办复率100%;立法工作不断规范,共提请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58件。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不断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建立了院士专家咨询制度;政务公开得到加强,电子政务逐步推广,办事效率、工作透明度提高;信访工作加强,累计处理信访案件18万件,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廉政建设和反腐力度加大,严肃查处了违法违纪案件。民主建设有序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工作稳步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综合治理成效明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得到加强。
驻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抗灾救灾、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全省民兵预备役建设整体水平得到了新的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凝聚着全省各族人民和解放军驻湘部队、武警官兵的辛勤劳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的帮助紧密相连。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所有关心湖南、支持湖南的同志们、朋友们,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表示衷心的感谢!
站在新的起点,坚持科学发展,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前进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经济结构还不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收入差距拉大,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改革攻坚的难度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增大,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剧;政务服务和管理社会的水平亟待提高。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认真对待和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