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三十一日电(记者吴庆才)三十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议长在莫斯科举行会晤,并确定了议长长期会晤的机制。这也是该组织在元首峰会、总理定期会晤、外长会议等基础上,第一次将会晤机制延伸至代表民意、体现国家意志的议会合作上。
在会上,吴邦国认为,上合组织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文明背景的国家超越差异、全面合作的典范。同一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赞赏该组织取得的累累硕果。俄罗斯总统普京则在莫斯科称“上海合作组织是基于共同利益而平等有效合作的典范”。
上合组织的典范意义集中体现在三个成功模式上,这三个模式是: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安全为内涵的新型睦邻安全模式;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模式;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文化互补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新型理念完全不同于“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它代表了时代的潮流,对于多个民族共处、多种文明交汇的中亚地区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成为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精神黏合剂”,而且对营造其发展所必需的国际和周边环境极具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之间十分清楚合作的作用和效用,这种“合作”理念体现在其灵魂——“上海精神”中。“上海精神”就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上合组织成员国非常圆满地解决了棘手的边界问题,以合作的精神和态度甩掉了历史问题的羁绊。
然而,上海合作组织的崛起也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国家的忧虑。法国《现代价值》周刊近期发表文章称上合组织是“欧亚军事联盟,北约的竞争对手”。
对此,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德广反驳说,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主张和平与合作的组织,绝对不会成为欧亚军事联盟。因此,把上海合作组织比作“东方的北约”是不恰当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学者王鸿刚三十日撰文认为,美国担心上合组织的崛起,最重要的原因,是害怕中俄联手,重新形成“二对一”的冷战格局。美国还担心,中亚诸国向中俄靠拢,使美国最终失去对中亚的控制。
而在这些背后,还有美国更深层次的担忧,即上合组织的新型理念会“侵蚀”美在亚太地区以及全球的“软实力”。美担心“上海精神”不仅将使中亚国家彻底“折服”,而且会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的国家间关系模式,挑战美国在“变革外交”中倡导的“主权过时论”和“民主至上论”。
西方世界的这种“担忧”正是年轻的上合组织“成长的烦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上合组织应该更明确地宣讲和实践自身的理念,有针对性地排解外界的尤其是美国的疑虑,避免使双方的“对视”走向“对峙”甚至“对抗”。
今年六月将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峰会无疑将是宣讲“上海精神”的绝佳舞台。各成员国应认真实践这一精神,在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成为多边合作的典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