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6月13日电(记者葛万青王作葵)此间专家认为,虽然成立只有5年,但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凭借深厚的人文基础和“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精神,将通过人文合作进一步增强组织的“软实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将于6月15日在上海举行。 峰会期间,还将举办上海合作组织艺术节,各成员国都将派团参加演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苏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际政治中,人文和经济是构成软、硬实力的两个主要因素。当今世界,技术、教育和经济增长等因素在国家实力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人文合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她认为,在充分尊重各成员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基础上,上海合作组织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在各成员国人民间架起了沟通与理解的桥梁,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政治、经贸领域的合作,为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
“人文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增进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更有助于增强各成员国抵御外部干扰的免疫力,为打击‘三股势力’,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良好基础。”
位于欧亚大陆结合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地区汇聚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东正教等多种宗教,文明形态多姿多彩。“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人文合作可以为不同的民族文化搭建相互了解与沟通的平台,使不同文化能够和谐相处,”苏畅说。
她介绍说,上海合作组织秉承“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精神,其成员国之间的对话和合作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原则。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年来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不同的文明能够实现和谐共处。
苏畅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年来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成员国签订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举办了文化节、演出和展览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谈到上海合作组织人文合作领域的发展前景,苏畅强调,各成员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潜力有待挖掘,同时也还需要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努力。
苏畅说,目前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人文交流活动仍以双边往来、官方推动为主,多边的民间交流尚未形成规模,市场运作机制还不成熟。
她认为,上海合作组织应积极开展在文化、教育、环保、科技、传媒、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形成政府倡导推动、民间积极参与的人文合作模式,以推动文化交流的市场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