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8日电(记者白瀛)埃及时间17日晚,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访问非洲的第一站观看了庆祝中埃建交50周年的文艺晚会。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广场前,有流动的紫禁城大型服装表演和令人叫绝的中国功夫,有埃及的国粹东方舞、大裙舞以及充满阿拉伯风情的经典老歌,更有融合了中国和埃及音乐元素的乐曲《尼罗河畔茉莉花》。 中国和非洲文化交流的盛宴,又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非洲经济贸易外来的日益密切,文化交流在规模、形式和数量上也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为新时期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文化互访十分频繁
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始于1955年。截至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各国共签订了65个文化协定,已执行文化交流计划151个。在过去5年间,10多个非洲国家先后派遣了20多个政府文化代表团访华,中国也与17个非洲国家签署了22个文化协定执行项目,占半个世纪以来签约总数的五分之一。 在双方努力下,这一时期共有近40个非洲艺术团组通过多种渠道来华演出,占迄今来华非洲艺术团组总数约五成,并与同期中国出访非洲艺术团组数量基本持平,改变了以往中方团组多的不平衡现象。 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也成为这一时期中非文化交流的新亮点。2004年,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举办了“中非文化主题年”活动。该活动由在北京举行的“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和在非洲举行的“中华文化非洲行”两部分组成。非洲9个国家的艺术团和8个政府文化代表团来华演出、访问,中国派遣了4个艺术团和3个艺术展览赴非洲16个国家和地区巡演、展览,并在其中3个非洲国家举办了中国艺术节。同年,“中非青年联欢节”在中国成功举行。
准备揭开东非的中国人后裔之谜
中非双方还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人力资源开发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十五”期间,除毛里求斯和贝宁中国文化中心的培训项目外,中国还先后派遣了10批图书、档案、文物、生物标本、舞蹈、杂技、团体操等方面的专家赴非洲国家开办了14个培训班,培训各类人员数百名。 此外,中国和肯尼亚去年12月在肯海滨城市蒙巴萨正式签署合作考古协议,计划将对肯尼亚沿海一带的“郑和遗迹”进行联合考古研究,以揭开东非的中国人后裔之谜。据悉,这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合作考古协议。
加强了心灵沟通
中国文化部官员表示,一系列中非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加强中国人民与非洲各国人民之间的心灵沟通、巩固和发展中非友谊和友好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文化合作正是中非在新世纪合作的重要内容。2003年12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年至2006年)》为中非全面合作制定出具体方案。“相约北京”和“中华文化非洲行”都被纳入了该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