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思考了许久的题目,原文庆能不能作为一张品牌打出去?谁来打出这张品牌?在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我国体育产业空前发展的氛围中,我省是否意识到了体育产业新的开发?在我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山西能否打破空白,在推出运动员品牌上也走出一条新路?
1.原文庆全运会“三连冠”,形成了中国武坛最有价值的品牌
人海茫茫,成功要比成名难得多,尤其是在汇集了人类精英而又充满了最激烈竞争的顶级体育竞技场上,要力压群雄成功一次,谈何容易!可是我省的武坛宿将原文庆,在世界锦标赛、亚运会及亚洲和全国的其他比赛中,却无数次获得成功,金牌数加起来达78枚。 尤其是从六运会到八运会,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创造的全运会“三连冠”,在时间的跨度上,至今无人能比。令人遗憾的是,武术不是奥运会项目,致使原文庆这样天才的运动员失去了在奥运会上展现自己的机会。要不然,他完全可以和李小双、田亮、陈中等奥运会冠军相媲美。尽管如此,这也削减不了原文庆在国内外巨大的影响,“武术王子”“世界武术王子”这些至今武坛最高的美誉授之以其身,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原文庆的成绩构成了他雄厚的资源,在中国武术界乃至世界武坛,迄今也只有他获得这一荣誉,这便形成了原文庆独具的品牌。我国开发运动市场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由于现代媒体的发达,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在取得优秀成绩的时候多能产生举世瞩目的效果,这就使明星运动员成为了最佳的广告载体和开发对象。在我国最早开发也最为成功的当属李宁,“李宁牌”体育服装如今已成为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了。之后,李连杰、马俊仁、郎平、郭晶晶、刘翔等一大批体育明星作为品牌也相继被开发出来了。由于运动员的知名度,他们所代言的产品、活动或实体都因此而升值。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时代的形象,这些明星也为各自的省市赢得了人气。我省体育明星丰富的资源没有得到开发,至今还是一个空白,就拿原文庆来说,1993年成就了他的全运会“三连冠”,紧接着又在马来西亚夺得了第二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冠军。人气正旺之际,我省却无声无息,实在令人惋惜。
2.怎样看原文庆的价值?
开发是因为价有所值,原文庆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作为一个品牌能不能打得响呢?因为本省至今还没有依据,只好引用外界的评价。曾亲临指导过成龙、李连杰拍剧的香港著名影视导演陈勋奇,今年二月来省城接受记者采访时主动谈起了原文庆:“把他和李连杰两个名字放在一起,我们都扼腕叹息,当今境遇实天地之差,但曾经,原文庆的身手确实好过同为武术运动员的李连杰,他(影视)没能成名……至今让人惋惜。”原文庆于2000-2003年,曾应邀到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文武学校担任校长。该校在十几年的经营中,一直亏损,到原文庆就任前,学校连员工带学生只有400人。待他担任校长并亲自操练队伍的影响打向全国后,学校的生源急剧飚升,最后达到了5000人,学校也一举扭转了亏损,达到了2.7个亿的赢利。也正由此,原文庆决心报效家乡,于2004年回到山西,在太原和榆次区域间的农村租地办起了“原文庆文武学校”。虽然他投入了全部精力,治校有方,入校的100多名学生个个能文能武,又不断有外国人前来投师,学校的金牌夺得了不少,但因事务繁多,需要抓管理和学校设施建设,还需要管训练,使他独木难支,学校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3.山西为啥没能打出这张品牌?
其实,原文庆也有过机会。1992年,省政府的一位领导同志出于对武术后备人才的想法,曾答应批给原文庆一块地,让他搞武术学校。但因当时备战八运会正在紧张的阶段,事情搁置。其间,也正在香港导演陈勋奇来太原选演员之际,原文庆为了省里的大局,放弃了两次发展自己的机遇。对于此事,直到今天他都没有后悔。他说:“我的成长,靠的是山西的培养,我理应奉献自己,为家乡争光。”但他也为本校的发展而感到焦虑:“我要是为挣钱,早就出国、出省了,我真正是想为国家、为山西培养武术后备人才,我现在非常渴望各方面对我的支持。”原文庆所体现出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即使是在今天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其竞争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但为何这么多年我省却没将这张品牌打出去呢?我认为是观念的落伍,限制了我们的眼光。至今我们的体育还只停留在关注“争金排名”上,而对于潜在的促进体育发展的体育产业开发和挖掘不够;对运动员的价值还只关注在“挖金争分”上,而对于其全方位的发展意识不足。我们常常为人才的流失、资源的浪费而感到心痛,又经常不惜巨资到外地去引进人才,寻找资源,而现成的资源,却又闲置,这不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吗?
4.山西何日能将这张品牌打出去
原文庆9岁习武,到34岁退役。之后,闯荡江湖拍影视片,走市场,到不惑之年毅然辞去外地的高薪聘请,回到家乡办起武校,培养武术后备人才,冠以自己的名字办校也足以显示其悟出武术之道的自信。而原文庆还有更高的宏愿:“我最终的目的是想办中国武院。”然而,这一目标的实施,只让个人去拼争是无法实现的,而从我国体育明星成功的范例来看,也只有依靠社会的支持。同是武坛的全运会冠军,陕西的赵长军退役后因本省和社会支持的力度大,“赵长军武术院”历经十几年发展,至今仍是陕西的一块招牌;天津的全运会冠军郎荣标因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包括资金,其办起的霍元甲学校声名隆起,学生已达到上千。其实,原文庆办校与有武术传统的本省省情相符,有利于山西优势项目的发展,也最能体现出其价值的正确定位。如果这一资源长期闲置,最终的浪费是山西的损失。我省扩大开放的新举措,给山西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希望,也为观念的更新提供了更活跃的空间。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社会发展,重视人才氛围趋浓之态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山西发展的视野会更加拓宽,开发体育人才资源的空白,决不会遥遥无期。本报记者李春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