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非合作论坛
90年代华商讲述非洲故事(四)
“华人在非洲创业不能老想一夜暴富”
话题四:华人要想在非洲长期经营需要转变哪些观念?中国企业进入当地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华人在自身安全和与当地人沟通方面应该注意哪些?民营企业非洲创业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正常心态?
“我们的普通非洲工人月薪四五百”
记者:您刚才提到,您在乌干达当地有自己的企业。 请问当地基本工资和我们国内相比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郭栋:我们知道非洲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是很低的。像我们那里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是四五百块钱,但是非洲人受过教育之后,他们同样是心灵手巧的,在劳动素质上并不差。去年我们一次招工500人,但后来是来了3000多人应聘,甚至还有硕士学位的非洲兄弟。一方面他们想争取这种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我们也想通过解决当地人就业同政府和民间搞好关系。这也是我们民营企业对非洲国家的一点贡献。
“乌干达总统亲自给我们走后门”
记者:您的企业在乌干达一开始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有没有想过放弃、回国?您觉得华人要想在非洲长期经营需要转变哪些观念?
郭栋:公司在非洲的运作曾经一度中断,我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当时主要是对当地法律政策没有吃透,我们的纺纱厂在棉花收购方面遇到不少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政府收购棉花的的执照,是不允许在市场上随意收购棉花的,这是当地的法律政策,我们确实刚起步时在法律上没有站住脚。当时收购的一些原材料被查扣了。
但这件事情最后算是有惊无险。我们和乌干达有着传统友谊,他们很尊重中国人。当时乌干达政府表示愿意把损失赔给我们,但要求在之后的合作项目上要完全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乌干达总统的友善给了我们继续投资的信心,后来我们就在当地建立了棉花厂,和当地主管部门和议会加强了沟通和交流,这样我们的企业运作也更有保障。我们在当时很幸运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中非合作政治环境,才算是是有惊无险。
“我们不要总认为非洲人傻,好欺负”
记者:中国企业进入当地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郭栋:我们的不足之处在于很多中国人存在大量的偏见。我们把非洲人一贯的谦恭和纯朴看作是他们傻,笨,不太好教育,甚至最早的华侨企业对员工还有打骂的情况。我们发现自己的管理者存在这些问题后,就要求不能这样做了。
我们国内的企业本身就守法意识不是特别强,并不是我们不知道法律,而是不遵守。到了国外后,很多企业觉得管制少了,更是有点“无法无天”。现在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守法,我们进入每一个国家都要遵守当地法律制度。
“不法华人与当地坏人勾结作乱”
记者:您作为90年代之后第一批到非洲的华商,您觉得华人在自身安全和与当地人沟通方面应该注意哪些?
郭栋:我们进入非洲的时候,当时的华人很少,我去非洲创业可以讲算是一种命运的安排,没有什么个人原因。当时我们几个25岁左右的年轻人就想去走走,先去看一看,没想到就走进了这样一个比较幸运的国家。
当时在乌干达的华人华侨感触很深,因为在海外我们感觉首要的问题就是一个团结问题。于是我们就考虑把乌干达华人同乡协会建立起来,加强和当地非洲人的沟通。
记者:为什么团结会成为非洲华商的问题?
郭栋:主要是非洲个别国家针对华人的持枪抢劫事件比较多。后来我们发现参与抢劫、谋杀的都是当地一些懂汉语,曾经在华人企业工作过的非洲人。甚至我们一些不守法的华人与这些坏人暗中勾结作乱,伤害自己的同胞。
“地头蛇也不能说就是黑社会”
记者:华人社团是你们自发建立的还是在中国政府使领馆的倡导下建立的?
郭栋:主要是我们华人自发组织,我们也跟大家倡导过使馆支持搞了一个筹备,我们就成立了乌干达华人同乡会和乌干达的内政部和军方建立了联系。而欧洲人在这方面有几代人的经营,语言沟通水平比较高,基本类似我们遇到的这些问题。
其实当地的地头蛇也不能说就是黑社会,再复杂的企业只要了解当地人,搞好关系,这样的危险是可以克服和避免的。而且从一两个事件就把一个国家否定掉,我想这是不客观的。
“华人在非洲不能老想一夜暴富”
记者:能否给即将进入非洲的民营企业家提一点建议?目前有一些民营商人对于非洲创业有一种暴富心理,请问您是怎么看的?
郭栋:我想现在非洲的环境已经不是上世纪90年代我去那时的状况了。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现在中国企业进入的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激烈,以前仅仅是一些贸易,风险和投资较低,而现在零售业和制造业也开始大量进入非洲市场,我想还会新的问题。
两周前在文化部举办了一个中非文化交流活动,我当时作为在非洲华商代表就讲,我们都是十多年一点一点走过来的,深切的感受到要在非洲创业,首先要懂法律,要一步一步来,要尊重当地人。华人在非洲创业,更不能老想着一夜暴富。(东征)
延伸阅读:
90年代华商亲历3届论坛(1):乌干达总统力挺我们
专访华商(2):非洲是中国经济的战略储备库
90年代华商讲非洲故事(3):我们像酋长般受欢迎 (责任编辑:赵志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