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策•艾滋病:中国直面艾滋危局
【述】中国直面艾滋危局
【作者】本报记者 张威威 本报特约撰稿 陈思
2006年,中国政府防艾工作更加务实,但防艾依然任重道远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10月11日,哈尔滨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组织哈尔滨50多名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这些“小姐”第一次暴露在阳光下,在公开自己的身份、公开自己的职业的状态下,接受了一次预防艾滋病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的特殊教育。 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亲切地称她们为“姐妹们”,不但给每个参加人员赠送精美的礼品,事后还将两大箱安全套免费发放给她们,给她们留下联系电话,表示需要帮助可随时联络。
变过去的一味严打为综合管理,在目前还不能做到根除艾滋病的情况下,此举可以看做是继为吸毒者提供廉价药物、清洁针具等举措之后,政府采取的又一项务实的尝试。
政府防艾更加务实
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并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这使得我国的艾滋病防治纳入法治轨道,同时发布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标志着新的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全国各地政府在普及艾滋病的防控知识的同时,还切实地进行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今年前十月,为有效遏止艾滋病的蔓延,北京市开展了美沙酮门诊、清洁针具交换、宾馆饭店摆放安全套等“三项工程”。截至今年11月初,全国已批准设立320个美沙酮门诊,累计治疗27588人。
广西柳州市十年来先后启动了中国最大规模联合国人口基金“安全百分百”项目”、“柳州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美国BMS社区关怀”等。
对于政府的种种举动,防艾专家、青岛大学医学院张北川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政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该是第一责任人,扮演着主导角色,正在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对性工作者公开进行防艾教育,对吸毒注射者提供免费换取一次性针头这些举措无疑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进步。”
政府民间需加强合作
“(即便如此,)我们的工作还尚未‘及格’,需要有更为开阔和长远的眼光观察与指导我们前行的路。”张北川说,“当下务实的防艾措施就是进一步推动公共政策的改变,同时加强对全社会的教育。”
在政府防艾趋向务实的同时,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和民间个人也在积极发挥他们动员社会力量、探索敏感问题等方面的优势。但这些组织和个人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才能更顺利、更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如何与政府协调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被誉为“民间防艾第一人”的高耀洁老人向《国际先驱导报》表示,目前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存在很大问题,许多政府基层官员还根本认识不到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民间有很多不法骗子趁机到处骗取钱财。她认为,目前关键要更加务实,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站,彻底切断这个传播途径;其次要治本,上令下达,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张北川教授也谈到民间团体在防艾时还缺少更多的支持性公共政策作为保障,而且这些组织缺少协调与所需的更为积极的合作精神。
【策】以法治和善治应对艾滋病
【作者】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李楯
防治艾滋病的关联政策与“预防和诊疗”的主政策同样重要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艾滋病的问题之所以复杂,其一在于它在今天全世界的高度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它是包括中国参与确立的联合国千年目标八项任务中的一项),其二在于只有较好地处置多种社会问题,才能有效地遏制艾滋病的肆虐。
艾滋病政策应是整体的社会政策的组成部分,主政策在预防和诊疗——使尽可能多的人获得防病知识,政府和医疗部门负起阻断医源性、血缘性传播途径的责任,通过行为干预使有高危行为的人改变行为方式;为人们提供免费的检测,为病人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等等。
明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关联政策同样重要,它涉及医疗卫生之外的诸多领域,包括以下方面:社会保障、社会救济、艾滋孤儿的免费教育与义务教育、感染者及家属的上学、就业与歧视、性别和民族平等、药物的专利保护、政府的政务和信息公开、非政府组织与志愿者行动的财政支持和决策参与、对非主流人群生存方式的包容,以及官员问责和司法保障等等。
一个社会不重视艾滋病问题固然不好,但重视了,是否能以合乎法治和善治的方式去应对就是更大的问题。明年,首要的任务是落实艾滋病政策法律中已有的规定,如反歧视和保护隐私权的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的规定、防止艾滋病的医源性和血缘性传播的规定、政府对“有关组织和个人开展艾滋病防治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的规定等等。(本报实习记者朱红梅记录、整理)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