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长沙晚报

防范是化解风险第一道关卡(组图)

  郭惠民教授正在作《领先企业的危机意识、防范与管理》的主题演讲。石祯专 摄
嘉宾王忠明在作点评。石祯专 摄

  编者按

  去年秋季,国际知名化妆品牌SK-Ⅱ因消费者投诉引发质检部门对其多种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质疑,并迅即引发产品在亚洲市场形象与销售危机,这种看似灭顶之灾过后数月,各大商场的SK-Ⅱ又重现江湖,而且毫发鲜损!至今未淡出人们记忆的巨人集团,曾因类似投诉而致“大厦”轰然倒塌,企业命丧“黄泉”,尽管事故最终鉴定非“巨人”产品之过。同样遭遇为何命运迥然不同?1月22日,我国著名国际公共关系学专家郭惠民登坛中联重科,为身处风口浪尖的企业转危为安、化危为机指点迷津。


  名家档案

  郭惠民,著名国际公共关系学专家,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和市场营销学理论研究、教学和实践,为国内最早投身公关事业学者之一,是“世界最佳公关案例金奖大赛”首位亚洲评委。十多年来,在国际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整合营销(品牌)传播等研究领域颇多建树,曾为数十家中外知名企业进行危机管理、品牌传播、公关和媒介培训.主要著作有《国际公共关系》、《公关员职业培训和鉴定教材》、《中国优秀公关案例选评》(四册)和“海外公关译丛”。

  “零风险”如痴人说梦

  风险之于企业,有如细菌相伴人体,可谓与生俱来。郭惠民认为,对任何企业指望风险荡然不存无异于痴人说梦,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防范是化解风险入侵的第一道关卡。

  他认为,危机预警防范最重要的品德是有“杞人”之忧。对于经济主体企业,面临的风险形形色色,危机管理方式不同,对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及其声誉、市场销售额造成的影响就天壤有别。郭惠民通过分析危机案例发现,对于某个遭遇危机的企业,人们可能渐渐淡忘事件本身,却难以忘记企业对危机作出的反应,往往就此形成对企业的评价,并通过“购买选择”这张市场经济最无情的选票,决定企业的去留存亡。同样遭遇产品质量问题,“海尔”面对劣质冰箱挥锤而立的果敢,获得的是更好的口碑、市场形象以及通往王者之路的通关卡;“冠生园”因陈年旧馅暴光而拿“潜规则”做“挡箭牌”的开脱,最终将企业送归末路。

  郭氏“高危”预警出炉

  危机并非平均分配给每个企业,也不是随机出现无规律可循。郭惠民研究发现,在我国,有十类企业最容易遭遇危机。

  一是近期刚遭遇危机的企业,因为应急而左擎右肘,疲惫之下必易暴露软肋和命门,因而遭受攻击的几率最大;二是处在高管制行业内的企业,如食品、药品、医疗、卫生等行业,因与人的生命和安全息息相关而易遭聚集;三是有财务问题的企业;四是有知名的领导人、高曝光率的企业;五是公开上市企业;六是高速发展的企业;七是市场份额处在业内前三位的企业;八是新生企业;九是连锁经营企业;十是企业内外环境不佳的企业。

  “导火索”无处不在

  郭惠民研究发现,如果某类事情可能出错,它肯定出错,发生只是早晚问题;越不经常发生的事情就越难预料。他认为,与其绞尽脑汁预测危机是否“光临”,不如先期投资,研究如何更好防范。

  近年来,国际上有很多危机事件,如可口可乐比利时事件、砸“大奔”事件、“9.11”恐怖袭击,还有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消费者与企业经常发生的冲突,现在的世界充满着各种危机。

  危机的导火索一般归结为自然或人为灾难,比如“非典”是自然的,也可算是人为的。建筑、工业事故,产品质量问题,还有环保、健康问题,劳资关系等等,另外,企业重要人物言行,企业重大人事变动,主要人物的讲话和企业决策,企业在某些事件的立场或财务方面的立场,媒介不准确的报道,都会造成社会反响,成为企业危机的导火索。

  危机事件不仅对特定企业、危机受害者有影响,它还经常有余波效应,可能从一个企业始发继而影响整个行业,甚至于更多的行业,最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

  危机可接种“疫苗”

  郭惠民认为,危机管理目的是减小企业财产、声誉损失,通常被认为是品牌的护盾。危机预警有如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防范危机有实质效果的手段。

  从事企业管理的人知道,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危机管理可视为给企业和产品买保险。他经研究发现,危机发生后需要做的很多工作,其中有一半是可以事先防范的,这就是危机的预警方案,其原因是,我们无法改变事件,但却可以改变公众对事件和当事人的看法。

  “耸人听闻”三部曲

  郭惠民研究得出结论,危机识别是危机预警和管理前提;制定预警方案,首先要界定危机,不能草木皆兵。美国危机管理机构(ICM)对危机的界定是:对企业的正常活动造成重大干扰,并且由此导致媒体大量的负面报道,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进而造成政府干预,产生法律纠纷,造成财产损失。

  危机从初显端倪到耸人听闻有三个步骤:一般事件、紧急事件、危机事件。

  一般事件即企业所遇的非常规的情形,如消费者投诉,若不及时解决,将使影响升级,成为紧急事件;紧急事件即对常规情形造成破坏的坏消息,通常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此时,并不能说企业重大危机已经发生;危机事件,即当上述两种情况变得无法控制,而且在相当大范围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这时,真正危机已被引爆。

  郭惠民实证研究发现,危机发生往往出现在人们对一般性和紧急事件忽略之后,或对两类事件危害估计不足。尽管危机在前两种情形中已有征兆,若能将危机导火索“掐灭”于引线前端,就有可能不会对企业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慢性病患者”居多

  在危机研究领域,学界将危机分为两类:突发危机和积发危机。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认为危机大多属突发性的,但媒体报道的危机统计却显示,2/3的危机属于积发性危机,即如人类的“慢性病患者”,研究发现,这些危机其实可以避免。

  什么情况最容易发生危机呢?郭惠民研究认为,对公众安全和广泛利益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ICM统计显示,最典型的是化工企业,因为这个行业很容易涉及人的生命健康;其次,影响企业最高目标和利益的重大事件实施之前;第三,最常发生的意外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第四,企业的脆弱环节、薄弱环节和易受攻击的环节;第五,一次性的机会、不可替代的资源投入的场合;第六,不可重复的关键环节。

  危机=危险+机遇

  郭惠民研究发现,遭遇公共危机时,企业规避危险的最好方式就是与政府和社会其他各界一起付出努力,化解危机,而不是拚命给企业找借口,推脱干系。

  他认为,危机带来的危险不言而喻,面临危机可把握的机遇,首先是积极主动地呈现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公民形象。危机终将过去,但一些企业此时的表现,会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进而影响其最终的商业利益。同时危机发生自身规律,图形表示如一座笔立的山峰,危机随事件发生,其不良影响在一定时间急升至顶峰,随着时间流失,其影响将随时顿减,以至消于无形。善于把握机遇者可随被而动,以避开惊涛骇浪,使企业安全靠岸。

  王忠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

  不论个人还是企业,风险多半是冲薄弱而来,培育优势才是对风险最有效的规避。

  郭教授列举出10种“高危”企业类型,与之对照我们发现,中联重科等领先企业就属其列。同样面临危机,跨国企业为何屡屡能大难不死,号称有命九条,而我们的企业,哪怕像“巨人”、“冠生园”这样知名的也仅苦命一条,遭击即倒?中联重科经过持续不断的改制,竞争力与生命力已远非一般企业可比,但从风险角度看,危机发生的可能也因之加大。产权结构调整固然能够为企业生产力解放给出最大的边界,但如果创新乏力,一个好的制度也未必能打开束缚生产力的枷锁。我们欣慰地看到,中联重科等一批在湘领先企业,正是通过持续不间断的创新来规避风险,实现稳健前行。

  低调在当前是一种难得的企业美德,这种低调发自像中联重科这样的领先企业尤其令人尊敬。低调和高调均具时代特色,也需随时代与企业发展进程而变迁;永葆低调对企业最大的风险在于错失良机。因此,企业要学会随机应变,在高、低“音调”中找准恰当的基音。

  我非常赞同郭教授关于危机防范是一种投资的观点,这诚如国际经济周期研究领域权威专家维克多·查诺维茨博士所言:市场可能是一个荒凉和野蛮的地方,幸亏中国令人震惊的经济表现,为中国的企业创造了一个可喜环境。但是老天也会变脸,市场的挑战之一就是:在风险变得无法控制之前就能够估计到风险的出现,并且采取防范措施,例如设法降低成本或限制投资。这些措施在当时可能让人感到痛苦,但是它能免除以后更大的痛苦。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郭惠民 | 方式 | 人物 | 王忠明 | 石祯专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