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12日讯 记者毛磊、杜文娟报道:“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应尽职。两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我感受到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加强,常委会办事机构提供保障、服务工作力度加大。”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新疆团代表祖丽菲娅·阿不都卡德尔如是说。
使常委会工作保持旺盛活力
来自江苏的徐晓阳代表说“作为来自基层检察机关的代表,我被邀请列席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参与了对刑法修正案(六)和监督法这两个法律草案的审议。我感受到,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在支持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职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邀请基层的代表列席常委会,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就是其中之一。”
来自湖北的周家贵代表说“我曾两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法草案的审议中,我提了一些建议。我曾就未成年人安全出行问题进行调查,有群众提出,不仅要加强未成年人特别是学生的安全教育,还要强化安全管理。”
专题调研为议案建议提供了素材
身为民营高科技企业负责人的福建团王晶代表说:“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了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比如说专题调研。在深圳专门举办了科技创新专题学习研讨班。不同岗位的代表走到一起,探讨自主创新问题,大家对创新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年的两会上,我带来的建议都跟自主创新有关。”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局长李蕴祺代表说:“去年我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题调研。我们调研小组起草的调查报告还被《中国人大》杂志刊登了。通过调查,我在这次会上提出了一个建议,即《关于整合财政拨付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建议》。我觉得专题调研给我们提出议案、建议提供了素材。”
人大工作体制机制出现新发展
来自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袁承东代表说:“去年7月份,我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贵州进行的法官法、检察官法执法检查活动,我有三个体会。第一,有利于提高代表素质;第二,有利于代表加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第三,有利于监督和推进最高权力机关常设机关的工作,有利于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角度看待基层工作的有关情况。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来自山西团的张奎代表和来自广东团的李东辉代表最后说,这几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经历,使我们对中国人大制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们认为人大工作的体制机制有了新发展、新变化。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方面,机制更加健全,政治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