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代表们意气风发地走进市第十次党代会开幕式会场。本报记者李继辉摄 |
昨天上午,市第十次党代会开幕,记者在会场上看到,在刘淇同志作报告时,代表们对照着手中的报告,有的在写写画画,有的在凝神思考。开幕式后,记者走进各个代表团,想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代表们都主动地向记者介绍起来。
“我来自基层,最关注的就是新农村建设”。在第2代表团,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党支部书记王秀莲代表翻开报告,记者看到,报告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段落,每句话都被她用笔划上了横线,特别是在“努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好”这句话旁,她还打了一个大大的五角星。
“报告头天晚上拿到手我就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这句话我琢磨了整整一晚上,我想这就意味着今后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还要加大,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长久的支持。”王秀莲的话语里透着兴奋。
在第11代表团,北京公交集团公司的乘务员刘俊华代表手中的报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从报告的第1页到最后1页,36页纸上几乎每页都用细细的铅笔画出了若干重点,有的用直线,有的用波浪线,有的画圆圈,有的打三角,特别是在“着力解决就业问题”段落,各种符号密集极了。“您作为一名乘务员,为什么这么关心就业问题?”首次参加市党代会的刘俊华告诉记者,自己曾是一名下岗失业人员,8年前才走上现在的工作岗位,可以说是北京公交的大发展,给了自己现在的一切。“所以,我对这部分内容的体会太深了,我希望报告中提出的积极的就业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在崇文区东花市南里社区党委书记杨立新代表手中的报告上,记者看到,除了建设和谐社区,她还在“首都功能核心区要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加强对古都风貌的整体保护……”“积极推进南城及南部地区发展”等字句下重重地划了两行线,这位干了7年社区工作的社区党委书记说,当社区干部,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有大局意识和首都意识,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把社区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不少代表还在报告的空白处写下了眉批。“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晔代表在“教育优先发展”段落旁写下了自己的感触;杨立新代表在“未来五年首都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段落部分旁边给出了“客观、实际”的四字评价;贾春媚代表则在“过去五年工作回顾”部分标注了几组数字。她解释说,“我在延庆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工作,对于过去五年首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体会最深。就拿农村经济总收入来说,我们县2001年是49亿元,2006年是9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1年是4978元,2006年是7620元,变化太大了!”记者注意到,她在报告未来五年“实现首都新的更好的发展”字句后面标注了四个字“很有实力”,后面还跟了一个大大感叹号!
半天的时间,记者翻阅了二十多位代表手中的报告,每份报告上所划的字句,所标注的重点段落虽各有不同,但带给记者的感觉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代表们站得更高了,关注的领域更广了,想得更深远了,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信心更足了…… 本报记者王海燕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