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高考三十年嘉宾系列访谈 > 嘉宾访谈

高考制度三十年变迁 改革需要维护教育公平(图)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杨东平

    高考三十年制度变迁 维护教育公平性应增加能力测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杨东平老师,和各位网友交流高考30年制度的变迁。从1977年第一次恢复高考制度到现在已经有30年了,您作为这方面的专家能否为我们的网友简单介绍一下高考30年的制度变迁?

  杨东平: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整个国家社会生活当中的一件大事,因为它彻底否定了文革时期的封闭试教育,恢复了分数面前的平等,恢复了教育选拔当中的能力标准,极大地激发了全民族的教育热情,重新恢复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公正的职能。

通过公开考试来选拔,这也是一项古老的制度,这项制度通常被认为是新时期教育的起点。从此以后文革结束之后,中国的教育进入恢复整顿和迅速发展的时期。

  现在回过头来看30年的历史,对于当时恢复高考的历史功绩大家没有什么争议,也已经有很多的回忆很多的纪念,关键就是如何评价近三十年来高考制度在现实当中的功过是非。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基本事实,中小学严重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其实在80年代的时候这种现象在中小学已经出现,当时叫片面追求升学率,简称“片追”。当时下过很多文件,做过很多努力,但是这个“片追”还是控制不住。

  后来大家意识到,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一方面由于当时的供求关系。因为在90年代初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只有3%左右,一百个人当中只有三个人能够念大学,这个比例比较低。如果供求关系不改变,如果高等教育不是极大发展的话,严重的应试教育很难改变。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在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以后,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达到21%,在97年左右高考扩招以前入学率大概是7%左右,现在增加了差不多三倍,但是我们看到严重的应试教育仍然没有改变,越来越往低龄蔓延,甚至蔓延到小学、幼儿园,择校风越来越盛。

  杨东平:它促使我们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好像用供求关系这个原因解释有缺陷,独木桥已经打破了,进入大学的门已经那么宽敞了,为什么还那么严重?现在很多人把这个原因归因为高考制度。高考制度影响整个中小学教育具有很强的指挥棒作用或者叫导向作用,你考什么我教什么,你不教我就不考,为考试而进行的教育。这个弊端到今天为止仍然非常严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集中到今天应该如何改革高考制度,必须澄清,目前为止并没有人说要否定或者取消高考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毫无疑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被大家所公认和接受的选拔制度,但是它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改革,而不是取消。

  主持人:高考制度分为考试制度和招生制度,您能就这两方面为我们阐述一下高考制度三十年的变迁吗?

  杨东平:这30年当中高考制度也做过一些重要的改革,这里面比较明显的比如说原来单一的全国统一考试现在出现比较多的地方化的倾向,各省自行命题,现在有16个省市自行命题,差不多已经将近一半的省市自行命题,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又比如说有很多的考试科目,尤其是英语改成标准化考试,增加了一些环节,包括听力等等。还有高考录取改成网上录取。

  这些年来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高考科目的改革,考哪几门,高考科目的改革最近十多年来是一个最活跃的领域,已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说不清了,各地有各自不同的模式,比较多的原来叫3+2、3+X、3+文综、3+理综等等,基本是在三门主课之上再加一些其它的科目,或者加一门,或者加文科综合,或者加理科综合,这是指考试制度。

  招生制度除了刚才讲到的改为网上录取以外,还采取了很多特殊政策,在特殊政策里面包括特长生、定向生、保送生,还有各种各样的加分政策,有一些加分政策是比较传统的加分项目,比如少数民族加分,海外侨胞加分,或者烈属加分,但是这些年各地执行加分的政策有越来越多之势,比如非典时期医务子女的加分政策等等。这一地各地的差别很大,特殊政策和加分项目也是大家反映比较多的一块。

  主持人:高考走过30年,从最开始1977年开始,70年代、80年代的高考制度和现在的高考制度哪个更具有教育的公平性?

  杨东平: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那时候教育刚刚恢复,考试的题应该说是非常容易的,全国统一一张考卷考全国的学生,考试科目很单一,当时的考试题尤其语文试题非常简单,当时教育荒废了十年,现在的考试跟当时的基础相比,就考试的难度、深度而言,远远超过以前。当时的考试政策没有什么特长生、三好学生加分,就是一个考试分数,就靠考试分数录取,当时还有一个政审,还有阶级斗争时代遗留下来的规定,虽然有些人分数达到了不能录取,但是文革当中有什么问题,或者家庭有什么问题,当时的不公平来自于政治权利方面的歧视,而不是来自考试制度本身。现在对考试制度的本身质疑比较多一些。

  这就涉及到各地对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些主要方向,比如一次性考试还是多次性考试的问题。为什么高考压力那么大?一考定终身。北京考试制度增加了一次春季高考,一个人有两次或者更多机会的话,是不是可以心态放松一些?对于一次改多次,这是高考改革当中经常被讨论的问题,究竟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大家的判断不一样,高考改革这件事情比较复杂,很多问题上大家都缺乏共识,看法不太一样。有人也以北京的两次高考为例,春季高考已经名存实亡,大家对它并不感兴趣,但是春季高考名存实亡的原因并不在于一次改两次,而在于现在设置的春季高考基本上是极少数的学校不到10%的学校参加,而且以高职高专为主的学校,不是和六月份的考试同规模的考试,对考生没有什么吸引力,基本是一些三本的院校。

  主持人:为什么好的学校不参加?

  杨东平:这是制度的问题,如果全部参加又变成一个大规模的统考,情况又不一样了。我自己的设想可以和网友讨论一下,如果我们高考一次改两次或者改三次,如果每次都像统一高考那样大规模来做,肯定社会压力很大,成本非常高,学生的成本也很高。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另外一种做法,6月7、8、9号考三天,能不能过一个星期左右再考一次,相对集中,这个道理有点像田径场上的比赛一样,跳远跳高运动员有三次机会,并不是东京跳一次,北京跳一次,而是在同样的地点相对有一个较小的间隔跳三次。

  增加次数还是有价值的,只许跳一次跟只许跳三次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另外我们已经改了一张考卷考所有的人,现在已经改成差不多17份考卷,除了16个省市以外还有全国统一命题的,而且每一套考卷里面至少分文科和理科相对不同的考题,加的项目不一样。

  但是我们认为高考科目的多轨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我们现在把考生分成两类,文科、理科,北京市或者山东省所有的考生分成两轨两套考卷考所有的人。但是我们知道人的能力倾向,或者从不同的学校选拔学生,要求比这个复杂得多。平常文科、理科、工科、艺术和体育就不一样,至少可以再细分一些,甚至有人认为医学和生物可以作为单独的科目。有些国家类别更多,类别更多的话,可以选择符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的那个套餐。如果我的数学或者化学特别好,可以起到使学生扬长的作用。考试科目的多轨化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改革,也有可能实现,增加学生的选择性。

  还有一个重要的改革是考试内容,考试内容的改革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小学的教育有很重要的引导性。我们在这方面犹大的失误,90年代以来的考试改革没有把考试内容的改革提到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我们现在的考试模式基本上是一种知识水平考试,主要建立在对书本知识的记忆之上,包括解题技巧,可以通过死记硬背,通过重复训练来提高成绩。与之相对的另外一种考试是能力水平考试,能力水平考试就是今天的公务员考试的基本模式,也是GRE考试的基本模式。能力水平考试不是面对一本指定的教材,我只考这本书的内容,把这本书的内容都背出来就考得好。它考的是更为基本的素质,考的是你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考察一些基本能力,而不是对现成知识的考察。

  为什么全世界的学校选拔性考试基本都是水平能力考试,要测量一个人真正的学术潜质,你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怎么样,而不是说你是不是记住这道题,会不会解那道题,不是考察已有知识的检验。它指向一种教学,我不是围绕某本教材背熟了就能考好分数,基础能力、基本素质必须在比较灵活的教学当中慢慢培养。所以像西方国家它的教材通常是非常多样化的,没有一个统一教材,这样也就没法通过死记硬背来备考,只有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以培养能力为主,而不是知识记忆为主,这种考试在现代的公务员考试已经完全实现了,这就涉及到一个考试技术,怎么知识考试向能力水平考试过渡。现在英国的总理是谁?这种开放性的题目你无法准备,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它对教学的导向就是让大家更广博地去学习、更灵活地去学习,而不是死背一些书本知识。

  考试内容的改革甚至可以说比考试科目的改革还要重要,它真正会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一种变革,产生一种引导。当然这个也是需要一些条件的,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有些像脑筋急转弯的试题,考你头脑的反映敏捷程度还有想象力,或者是逻辑判断,在一个情境当中怎么分析判断一件事情,考察这样的基本素质。

  主持人:能力考试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杨东平:这个并不是一夜之间完成,公务员考试由知识水平考试变成能力水平考试,通过渐渐让大家适应这个考试。每年增加10%的能力题,这个大家可以慢慢适应,教师、学生慢慢适应,逐渐落实。如果有些目标十年也不算太快,只要有方向慢慢改是可以改过来的。这是指考试的科目、考试的内容、考试的次数。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程程)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杨东平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