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芦沟桥抗战第一枪的二十九军隶属国民革命军张学良部,但他并非东北军旧部。他的前身是直系曹锟部第十六混成协(旅)。协统冯玉祥。1917年,为抵御张勋复辟帝制,十六旅曾在丰台、天坛一带与之激战。段祺瑞主政北京后,冯玉祥奉命率部去湖南,任湘西镇守使。
由于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国策的蒋介石不愿意提前开启中日战端,又时刻防止冯玉祥坐大,东山再起。所以并不支持喜峰口和随后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处于京津前线的二十九军孤立无援,在“塘沽协定”签订后,不得不中止长城抗战,移驻平津。又在“何梅协定”和不得已签署的“秦土协定”制约下,在狭窄的范围内,虚与日军周旋。
1937年7月,经过“何梅协定”、“秦土协定”,顺利组建了伪华北自治政府的日寇,谋图南进,扩大侵华战果。遂盯上了在北平西南,永定河上,扼京广铁路咽喉,事关驻平津的第二十九军补给及南下通道安危的芦沟桥。7日,日军借口其演习部队一名士兵失踪,要强行进入芦沟桥东南的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严词拒绝。虽然,失踪士兵已于当晚归队,但恼羞成怒的日军却悍然出动步炮联合兵力,于八日拂晓五时,向铁路桥及其北的龙王庙阵地大举进攻。第二十九军冯治安师(三十七师)、何基沣旅、吉星文团、金振中营,在军部指令:“芦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的鼓舞下,以一个加强营,1400兵员,步炮五个连的兵力,奋然迎击敌寇。当天夜半,以大刀队突袭日寇,夺回白天在日寇强攻下,守军全部阵亡的铁路桥。大刀队几乎全军战死桥头,杀敌无算。至九日,夺回全部失地,宛平城巍然屹立,龙王庙、铁路桥牢牢在我手中。敌酋松游少将被击毙,指挥不力的田代中将被辱,破腹自杀。如果不是132师师长赵登禹7月28日在北平南苑指挥作战中牺牲,副军长佟麟阁同日中炮重伤殉国,二十九军防线全线动摇;代替宋哲元(时离职回山东乐陵),指挥部队的副军长秦德纯只好忍痛下令部队撤退,芦沟桥守军将继续战斗下去,直至最后一人。
芦沟桥抗战打响了抗日战争爆发的全民抗战的第一枪。而上至副军长,下至普通士兵,二十九军发扬光大了喜峰口浴血抗敌的英雄精神,这种精神,将写入青史,与日月同辉,与江山永在,光照千秋!
突围后的二十九军,因战功显赫,声望卓著,被蒋介石扩编为第一集团军。所部在河北,山东继续与日军作战。孙连仲(北援二十九军之第二集团军一军团长)、冯治安(所部三十七师扩编为七十七军),张自忠(所部三十八师,含一三二师,扩编为五十九军)刘汝明(所部一四三师扩编为六十八军)部参加台儿庄作战。为战役大捷,立功甚伟。
徐州会战后各部突围,相继参加武汉会战,随枣(湖北随县,枣阳)会战、枣宜(枣阳、宜城)会战。因二十九军平津突围后接替秦德纯担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市长,蒙受汉奸骂名,决心以抗敌至死以谢国人的张自忠将军,于枣宜战役中,明知日军已知晓他的行动,却依然率领所部渡过襄河,与日军浴血奋战,终因孤军被围,誓死不屈,于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为国捐躯,成为一代英烈。所部三十三集团军(七十七军、五十九军扩编)在副司令冯治安率领下,在鄂西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河南、湖北受降的英雄代表。冯治安所部后来改编为第三绥靖区部队,驻守徐州以北枣庄、贾汪地区。1948年11月8日,淮海战役中,副司令长官,中共特别党员张克侠率五十九军一部,中共特别党员,七十七军军长何基沣率领本部人马,计两万三千余人举行战场起义。敞开了徐州的北大门。为我军于1948年11月11日,全歼孤立在徐州东北碾庄地区的国民党第七兵团黄百韬部创造了条件。
刘汝明所部六十八军,1938年6月,升格为二十八军团。参加徐州、武汉会战后,翌年1月,编入第二集团军,随后又进行了随枣,枣宜会战。后在豫西、鄂北坚持抗战直至胜利,改编为第八兵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