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奥运来了cctv > 最新消息

《奥运来了》之56:镜头与微笑

  第五十六期《奥运来了》

  播出日期:2007年7月21日

  王小节:“观众朋友周末好,欢迎收看《奥运来了》,我是小节。”

  “再过一段时间,北京奥运会就要迎来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了。这些天,我们栏目也在紧张筹备倒计时一周年的特别节目。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最近全国许多城市都在以举办摄影展的形式来回顾近年来的奥运筹办进程。这些照片有的记录了奥运场馆从无到有的建设历程,有的展现了奥运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还有的反映了全国人民喜迎奥运的生活场景。”

  “这其中,有一组照片让我觉得尤其与众不同。在这些照片的画面上,记录的是一张张灿烂而纯朴的笑脸。那么这些笑脸的主人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一、我和2008----镜头与微笑

  这一张张灿烂笑脸的主人是2008年奥运场馆的建设者们。

  而把这些美丽笑脸记录下来的是这位摄影师,傅小海。

  傅小海是一位专业的肖像摄影师。学油画出身的他对拍摄的光线十分考究,再加上高超的摄影技术,他的照片就像是一幅一幅的“人物油画”。傅小海因此也被人称为“肖像大师”。然而,傅小海并不轻易给人拍照,只有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政界要人、艺术名人才能让他举起相机,而且一张照片的价格竟然高达一万美元。不过从去年10月份起,傅小海突然推掉了所有商业摄影,开始了一项不挣一分钱的计划。

  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让傅小海欣喜不已。他一直在思索,作为一名摄影师自己能为奥运会做点什么。

  傅小海:“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一次,来之不易。从申办到申办成功,大家都知道的过程,包括何振梁先生激动得不得了,申办成功,跳起来,那么大的年龄,热泪盈眶。那么奥运会即将来临了,建设场馆已经到期(完工)了,那么我们作为一个摄影师,我们要做什么?要考虑啊,光赚钱吗?天天搞庸俗赚钱,那样也不可能啊,要做一点事情,做一点踏踏实实的事情。”

  他发现,在奥运历史上,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集中反映奥运场馆的建设进程,很少有人关注场馆背后默默无闻的建设者。傅小海决定填补这个空白,赶在国内38个奥运场馆完工前,拍摄一个大型的奥运建设者专题,把场馆中不同工种的建设者和他们建设场馆的过程全部记录下来。

  奥运场馆的建设日新月异,容不得他有半点耽搁。半年多的时间里,傅小海奔波在各个奥运场馆里。

  傅小海:“我还是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造型。一个传递一个,表示人的团结,工人那种团结合作的精神。然后背面是我们这种最佳的设计,(水立方)这个泡沫,这种感觉,借助这样的一个人物,他就完全能证实这个场馆工作者的状态。”

  每一位工人专注而忙碌的身影,在他的眼中都是充满了艺术气息的画面,让他灵感迸发。作为肖像大师,傅小海对照片的要求异常苛刻,不仅光线、构图要符合要求,而且拍出来的人物必须能够打动观众。他发现,工人们在无意间露出的灿烂笑脸是最纯朴、最发自内心的,而正是这种笑容,给人带来的感染力才最强。在每次按下快门之前,傅小海都尽量引导工人露出微笑。

  傅小海:“师傅你帮我拿着这个雨伞,你成了我的摄影助理了。”

  傅小海:“对,就这个角度,来,笑容给我。”

  工人:“你把你原先的表情,劳动热情的表情表达出来就行了,不要把嘴咧得这么大,很自然的笑容。”

  傅小海:“观众看了这种笑容,他情不自禁,也会给他带来一种笑容,这么紧张,施工这么难的情况下,工人还是充满这样一种激情,笑容。他同时也是激励其他人的。”

  但是工人们毕竟不是T字台上的模特,当镜头对准他们,多数人会有些紧张。为了拍出既真实又自然的照片,傅小海会先与他们套近乎,让他们对自己不感到陌生。然后傅小海就需要等待最佳的拍摄机会,并拿出自己的杀手锏。

  傅小海:“我说师傅,您能不能对着我的镜头笑一下,我说我拍奥运建设者,这是我的杀手锏,我说这句话,我掌握这条经验了,我说我拍奥运建设者。工人反应很快,他就觉得,他是奥运建设者。我说奥运建设者,一定面对镜头给我一点笑容啊,他情不自禁就露出一点笑容,这个时候,我要抓拍了,我的情景已经定格了,只是要他一个笑脸,我再拍他一张,有时候我拍他眨眼,再拍一张,这个照片就是这样偏爱下来的。”

  在傅小海的照片中,笑脸成为奥运建设者的标志。

  拍完每张照片,傅小海都会拿出纸和笔,让工人留下详细的联系方式。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在日后还能找到拍过的工人。找到工人做什么呢?

  下午六点半,工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陆续地回到宿舍。这时候,傅小海也出现在工人宿舍区。原来,他要把精心设计过的照片送到工人们的手上。

  工人:“看看有没有我的?”

  傅小海:“有。”

  工人:“李显龙。”

  得到照片的工人师傅自豪地和周围的人分享快乐,同时也炫耀一下自己的光辉形象。这些人平时大都工作忙碌,并没有时间留影拍照,能够意外获得这样一张照片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礼物。他们告诉傅小海,这些照片将会被珍藏起来。

  工人:“其他人我感觉在这拍照了,就是说他照的照片,照完以后自己存,下面的工人见不到。傅老师经常来,然后他的作品都给我们。”

  记者:“你觉得他拍出来的照片和平常自己拍的(照片)有什么不一样。”

  工人:“比我拍得漂亮多了,包括光线什么的,感觉帅气多了。”

  工人:“(告诉家人)你看,我们在外面做的就是这个。挺骄傲的一件事情。”

  记者:“照片会保存么?”

  工人:“照片我肯定带回家,会好好的保存。”

  傅小海:“情不自禁,工人得到照片以后情不自禁,他那个笑容就是最灿烂的,他发自内心的那种。有的觉得自己真光荣,看看在这个画面里面有个签字,还写上奥运会建设者。好多工人得到照片以后,我参加了好多好多的重大工程等等,他说唯独这个奥运建设最光荣。你看,这工人有这种感觉。我不也是为这件事打动我吗!”

  傅小海说,给工人送照片是他感觉最幸福的一件事儿。他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了工人的心。但是,傅小海也曾经欺骗了几个工人。那是他第一次进入鸟巢的时候,为了拍摄高空作业的工人,他决定爬上鸟巢顶端。

  傅小海:“哎呀,别提有多害怕了,害怕得不得了,上去那个钢梁比我的肩宽不太多,我拿安全扣扣在安全绳上,还壮胆,我也知道安全绳有保障,那也不行那是一种感觉,往下看的时候,晕得不得了。不能往下看,往前看,一看见工人的时候,就兴奋了,工人是我的兴奋剂。”

  傅小海是第一次站在60多米的高空拍摄,而工人们却每天都要在这里待上好几个小时。工人们专心毫不畏惧、认真干活的神态感染了傅小海。

  傅小海:“工人在那个钢梁上,那种感觉,就是一幅一幅的油画,蓝天趁着那种背景,那种灰色的钢架,工人穿上那种服装,戴着红色的帽子,非常感动。那颜色非常的跳跃。”

  每个角度都十分完美,每个身影都那么感人。傅小海忍不住连续按下相机快门。不知不觉中,随身携带的20多个胶卷用完了。为了这次难得的登顶拍摄机会,傅小海第一次准备了这么多的胶卷。此时已经接近黄昏,工人们的身影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都是一幅幅难得的画面。没有了胶卷怎么办?面对众多美景,傅小海抑制不住自己的创作热情,拿着没装胶卷的相机来回比划着。

  傅小海:“空相机拍,拍了有十几个人吧,空相机拍十几个人,我当时我还说呢,拍完了之后我心想,还没有给人胶片,心里面很愧疚。对人好像一种对人一种欺骗一样,用空镜头拍照片,那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用空镜头拍照片。”

  第一次爬鸟巢的经验让傅小海在以后的拍摄中都做足了准备。不过在秦皇岛的足球场馆,他又遭遇了一次意外。

  傅小海:“我做梦、做梦,一定要(拍全)七城市的建设者。我就跑到了秦皇岛。结果进去之后,傻了。一个建设者也没有,空荡荡的,来了一个看门的,我就问说,我们这个馆两年前就建完了,七月份我们就要进行测试赛了。这个遗憾劲啊,我带着安全帽,我说我就是建设者,拍一个合影算了。”

  到目前为止,傅小海拍下了两万多张照片,记录了两万多名奥运建设者的风彩。

  这是工人们在给“鸟巢”贴第一张膜。当时傅小海是唯一在场的摄影师。他的敬业精神让这位德国工程师敬佩不已。

  这是工人们在给鸟巢喷漆,让它披上了银色的外衣。

  这是在青岛工人们在建造颁奖台。他们都穿上了红色的救生衣。

  今年初,北京奥组委举办“北京奥运会筹备展”,傅小海的照片作为唯一的个人作品在展览上亮相,引起了很大反响。傅小海高兴极了,他说,自己拍摄的这些照片以后会全部捐献给奥组委。不过他也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从现在拍的2万多张照片中精选出100张,他希望能带着这些照片到工人师傅的家乡进行一个个人的展览。

  傅小海:“做展览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尺寸。你的丈夫,你的儿女,你的姐妹,在北京参加奥运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我就用图片,向他那个村庄(展示),向他的老家、家乡(展示),我要去把那个东西,带到那个地方去,这个是我一个目标。”

  王小节:“许多时候,当我们谈到‘鸟巢’、‘水立方’这些奥运场馆的时候,总会感叹这些场馆的设计者是多么富有创意、多么富有想象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似乎忽略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要想将这些创意不折不扣的实现,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大量建筑工人付出艰辛的努力。一届成功的奥运会需要无数人共同努力。只不过,有些人有机会站在台前接受鲜花和掌声,而更多的人则默默地奉献。在这两年的采访中,我接触过许多奥运场馆的建设者。为了保证工期和质量,他们远离自己的家乡,不分严寒酷暑辛勤工作,所以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我想,这或许就是傅小海将镜头对准奥运场馆建设者的本意!”

  二、奥运记忆----赤脚大仙

  1932年,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一个偏僻小镇,诞生了一位名叫阿贝贝•贝基拉的男孩。贝基拉,埃塞俄比亚语的意思是“小花”,但这个男孩的童年并不像鲜花那样美好。由于家境贫寒,10岁时他就成为一名牧童,在高原上奔跑放牧。

  当贝基拉20岁时,他服兵役成为一名皇家士兵。有一次,国王检阅参加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埃塞俄比亚代表团,在场的贝基拉萌生一个心愿,他要像那些运动员一样,身穿运动服为祖国的荣誉而奔跑。从此,他开始练习长跑,并以替补选手的身份参加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前,一名队友意外受伤,贝基拉这才有机会走上了起跑线。

  从一开始,贝基拉就跑在前面,最终以2小时16分2秒轻松夺冠,并创造世界最好成绩。他成为第一个夺得奥运金牌的非洲黑人选手(核实过吗?)。更特别的是,他是光着脚完成了比赛,因此被称为“赤脚大仙”。人们问他为什么光脚比赛,他说,我想让世界知道,我的祖国埃塞俄比亚一直带着决心和非凡的勇气去迎接胜利。

  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贝基拉能否蝉联马拉松冠军成为一大悬念。之前的奥运史上,还从未有人两次夺得马拉松冠军;而贝基拉32岁的年龄显然偏大。更糟的是,两星期前他刚动了阑尾手术,无法完全恢复体能。然而,贝基拉坚信自己的力量。比赛已经不像上次奥运会时那样顺利,每跨出一步,痛苦都折磨着他,最多时他曾落后领先选手一公里之遥。但是,几千万同胞渴望取胜的心愿,鼓舞着贝基拉继续奔跑,奔跑。最终,他以2小时12分11秒创造了新的世界最好成绩,埃塞俄比亚国旗再次因他而升起。

  两夺奥运金牌的贝基拉仍然努力训练,备战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可惜,比赛时他只跑了15公里,就因身体不适被迫退出。更不幸的是,此后不久,一次车祸导致他下肢瘫痪。当他知道自己无法痊愈、再也不能奔跑时,异常痛苦。但是,在轮椅上,他又开始练习射箭,并多次在国际伤残人射箭比赛中获胜。

  1973年10月,赤脚大仙“贝基拉”因病去世,7万人为这位民族英雄送行。罗马奥运会贝基拉第一次夺冠之前,非洲长跑一直默默无闻,从他开始,一批非洲选手在中长跑项目上确立了领先地位。阿贝贝•贝基拉,就是那个掀开非洲体育崭新一页的人。

(责任编辑:王玲玲)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傅小海 | 王小节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