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广电网
记者采访手记:用爱,架起希望之桥
从云南省府昆明往西,横穿整个横断山脉,跨越金沙江、澜沧江,途经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个地州,行程2700公里,当我们和云南电视台的联合采访车队历时三天,颠簸了56个小时,最终到达滇西北怒江峡谷深处的福贡县马吉乡时,车上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半个月前新闻中心的一次晨会上,大家热烈地讨论着报纸上的一篇文章。
得到总台分管领导和中心的明确指示之后,栏目前期策划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首先,我们联系了“情感新闻”交流协作网的其他4个常务理事单位,西安台、杭州台、长春台和云南台的同行看了我们计划后都非常赞同,一致认为,"桥"的概念既具体又抽象,这样的爱心行动既响应了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主题,为西部群众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又反映出人类相互关爱的和谐情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说干就干!三天后,1860前期报道组一行4人飞赴昆明。因为是协作网的第一次重要联合采访行动,作为常务理事单位,云南台也非常重视,派出了资深记者杨燕、王云和我们组成了联合采访组。小杨告诉我们,虽然身处云南,他们大多数记者也从来没有去过位于滇西北崇山峻岭中的怒江峡谷,好在开“三菱”吉普的云南台司机范师傅几年前去过一次,在他的指点下,我们备足了以防不测的各种物资,开始前往福贡县马吉乡。
一路上,新修的昆楚(昆明-楚雄)、楚大(楚雄-大理)、大宝(大理-保山)公路基本和老滇缅公路平行,路况还算不错,而到了滇西的保山再要向滇北的怒江州进发,我们的心就不由得悬了起来。
怒江大峡谷是东方第二大峡谷,两岸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从喜马拉雅山脉逶迤而来,峡谷壁陡崖悬,壑深万丈,滔滔江水如野马奔腾于峡谷之中,是地球上至今没有为人类征服的野性之河,地势极为险峻。V字型的谷地南北走向,是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两倍长,谷深平均突破了3000米,坡度都在45度以上。而我们必经的这条峡谷公路,崎岖蜿蜒于峭壁之间,宽度仅够两辆小车勉强擦肩而过,我们的车队一会儿向着海拔3000多米的高峰吃力攀爬,一会儿又俯身冲向海拔不足200米的谷底。公路一侧是宛如刀削的高山,另一侧是崖悬,谷底就是咆哮奔腾的怒江,沿途还得时刻避让那些开得颤颤巍巍的"风吹的士"(当地一种用农用三轮改造的客运车辆)和驮着货物的马帮,120公里的路程足足花了我们一天半的时间。险峻的路况,就连云南台两位有着丰富山区驾驶经验的司机师傅也不时出一身冷汗。一路上他们都在说,你们的运气真是太好了,要是稍微下点雨,就会遇到滑坡和泥石流,堵在山里10天半月都别想出去!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是怒江峡谷地势最险、溜索最多的乡镇。全乡夹怒江全长30公里,人口8000多,除了现有的三座吊桥外,7对溜索是人们过江的最主要通道,马吉乡大大小小900多个孩子,有一半都在使用这种方式过江上学,最小的才只有4岁,而根据国家规定,河流上每5公里就应该建有一座桥。由于当地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地区,筹集造桥资金,对他们来说是完全没有能力的。
我们的到来,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小镇里引起了不少的震动。可爱的傈僳族小娃娃一直围在我们身边脆声叫着"阿娘娘、阿娘娘"(傈僳语,阿姨),跳着争看摄像机,并摆出各种可爱的造型拍照,我们随身携带的饼干、面包、笔、本子都发完了,到最后,连金嗓子喉宝也派上了用场。而在我们拍摄的过程中,也时不时会有村民送来刚从地里刨出的花生,新鲜的黄瓜,或是在炭火堆里烤熟的苞谷(玉米)、土豆,还有那最最淳朴、憨厚的笑脸。
想帮孩子们建桥的计划,很快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福贡县宣传部的阿里华主任、交通局的工程师小余,还有马吉乡的宣传组织委员丰大姐一直陪同我们在各处采访。经过考察筛选,最终,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了位于镇子16公里处的布腊村小学。
布腊村小学是马吉的两所完小之一,那里有40多个学生住在江对岸,虽然寨子与学校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300米,但如果不用溜索的话,孩子们上学就得走上4个小时的山路。巧得很,学校旁这根溜索的设计者正是与我们同行的县交通局小余。余工介绍说,这里的溜索是03年配合学校建设专门为这群上学的娃娃们拉的,坡度也做了专门设计,不象其他溜索那么陡,就是怕娃娃们到时刹不住车,一下子冲到对岸的山石上去。
四岁的余燕恰,是布腊村小学年龄最小的学生,得知有人来拍电视,小姑娘穿上自己最心爱的红衣服,跟在妈妈身后溜过了江。虽然新学期她就是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了,但和同龄孩子一样,阿恰仍旧显得胆怯、怕羞,而她小小肩膀上每天背负的,不仅是姐姐曾经用过的书包,还有那4斤多重的麻绳和滑轮。更令我们暗暗吃惊的是,小姑娘过溜前的准备工作竟是那么熟练、从容,起跑、冲刺,溜!一道红线瞬间冲向对岸,离对岸还有三分之一的距离时,阿恰突然停了下来,远远的只见一个红色的小点在钢缆上晃悠。怎么回事?!大家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原来,由于体重太轻,阿恰每次只能依靠惯性滑到这个地方,然后再用双手,交替着把自己拖向对岸,由于离终点还有近60米的距离,所以年幼的阿恰中途不得不吊在钢缆上休息两次。这令人揪心的一幕,也被我们的摄像机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在马吉,溜索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5、6个这样的滑轮,3、4岁的小孩子,一般都是被父母绑在身上送过江,等到了5、6岁,就得自己学着独立飞,全家老小怎么说一天也得在江上飞个5、6趟。而凡是跟生活有关的一切物品,也得从溜索上过,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有老乡背着一口锅、一个沙发,或是一台彩电,甚至是一头猪“从天而降”的时候,大可不必吃惊。
溜索虽然便捷,却充满了危险。几年前,马吉就有过钢索突然断裂的事故,正在溜索上那个15岁的少年,2秒钟不到就被旋涡遍布的江面吞噬了,连尸体都难以找到。几乎每年,这里都有村民或孩子落江身亡的悲剧发生,而那些技术还不够娴熟的小小孩被卡在钢缆中间的情况就更普遍了。今年上五年级的阿普,就对5岁时的一次意外记忆犹新,那时,她自己单溜还没多久,一天放学,可能是自己的滑轮和钢索没有对好位置,250米的距离,滑到一半就卡壳了,悬在那里足足有十几分钟,吓得大哭,幸亏妈妈不放心来接她,这才被一点一点拽了过去。所以,自打她知道什么是桥以后,就在天天盼望着这里能有一座桥,但是,正如她在作文里写到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想法太大了”。
的确,在当地建一座普通木吊桥需要30-40万元,一座钢吊桥则要花费40-50万元,这个数目,对于年均收入还不足400元的傈僳村民来说,确实无法想象,能拥有一根造价4万元的溜索,人们就已经非常满足了。余工告诉我们,03年建布腊村小学溜索的时候,每天都有大批村民自发前来帮工,建成那天,两岸寨子里的很多人都激动得通宵未眠,排着队在钢索上溜来溜去,那细细长长的钢索似乎已经成了他们走出大山的唯一希望。
傈僳姑娘余丽芳开学后即将升入高三,丽芳成绩不错,目前在州民族中学能排进前十,她的目标是云南大学或西南民族大学。因为学校离家很远,有时3个月也回不来一趟,丽芳准备在开学前溜过对岸帮外婆洗点衣服。凑巧的是,她也是在布腊村小学读的书,为了上学,已经在溜索上飞了十几年。指着影集里的小学毕业照,丽芳告诉我们,她是班上20多个同学中,唯一还在上学的一位,辍学的同学大多都已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有的甚至已经当上了妈妈。直到近两年,村里人的观念才有了明显变化,一位傈僳族父亲告诉我们:娃娃没有知识就走不出大山,因此,溜索再危险,也必须让他们去上学!
马上就要开学了,这两天,小阿恰的妈妈打算买掉家里的黑毛猪,给两个孩子交学费;阿普的妈妈正日夜赶织土布,好让女儿新学期穿上新裙子;阿苦的妈妈已经进山采药三天,就为挣上60块钱,送孩子去上学;丽芳的爸爸说,娃能读到哪一步就读到哪一步,就是把房子都买了,也要供她读到底!
经过两天的实地考察,8月10日,我们和当地有关部门初步商定了建桥地点,就在布腊村小学原有的溜索附近。首先,这里需要过江的孩子最多,是全乡过江问题最为突出的地方。第二,这里的江面比较窄,不到200米,而且两岸都是比较坚硬的基岩,适宜拉钢缆。第三,附近没有居民住宅,施工不会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对于桥的类型,大家一致认为,使用寿命比较长的钢吊桥应该最为合适。同时,我们也大致了解了一下造桥的整个施工流程,现场设计--浇水泥墩--拉钢缆--铺钢板--做护栏,前后工期大约4个月,总造价45万元左右。
马吉的小旅馆虽然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但那一夜,我们枕着窗外怒江汹涌的波涛声,却睡得特别香甜。
在回昆明的路上,我一直在琢磨这个溜索。发现它可不单是一个令人神经紧张的体力活儿,其中还不乏一些独到的经验和技巧。当地老乡在过溜前总会拔一些杂草攥在手里,到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快到对岸时专门用来刹车的,因为过溜速度相当快,身体只要碰到钢缆,就保准会皮开肉绽。别看人家男女老少在江面上自如的溜来飞去,如果真让你来溜,嘿嘿,还是很需要些勇气的。当你把生命系在一根并不太粗的绳索之上,当你越过看一眼就头晕目眩的峡谷,当你听到身下那震耳欲聋的江水咆哮,特别是近距离感觉到滑轮和钢缆之间尖锐的摩擦,甚至闻到那股子焦糊味儿,心中都会不由生出几分怯意。
越是特殊的环境,越能体现出队伍的战斗力,博闻老道的于平、细腻灵活的戴玲燕、爱动脑筋的陈振宇,在这次艰苦的拍摄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非凡的勇气。为了获取对岸更多生动的画面,大家毅然决定使用溜索过江!就这样,我们绑在当地老乡身上,一个接一个"飞"过了200多米的咆哮江面。小戴总结说,这次她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命悬一线",什么叫"救命稻草"。过江之后,我们和云南台同行兵分两路,徒步进山,深入傈僳老乡家中采访,同志们的敬业精神,得到了云南台同行的称赞,也感动了当地群众,小戴和振宇还在当地度过了自己的生日。马吉乡乡长阿普早动情的对我们说,谢谢你们,就算这桥建不起来,我们傈僳人也永远不会忘记江苏亲人的这份情意!
目前,为期9天的前期拍摄已经结束,该系列报道正在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制作好的成片将提供给全国其它18个省(市)电视台的兄弟栏目同步播放。忽然觉得,干电视这行真好,只要有足够的热情和行动力,就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想法。昨天,偶尔听同事谈到了作家苏童的一个新观点,苏童认为,现代社会大部分人的状态都是"在等待",思想力往往大于行动力,而第六代导演贾章柯的电影《三峡好人》则高调宣扬了一种行动力,也就是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结果究竟会怎样?我必须去弄清楚。是的,我们不能只是在等待,还要有行动,要做点什么。期待这一系列报道的播出,能够唤起更多人的爱心,希望这座为孩子们建造的"生命之桥",能早日横跨怒江天堑。(完)
名词解释——溜索
传说中,一对分别居住于怒江两岸的傈僳族恋人,在无法相会的苦恼之中,受到彩虹的启发,拉起了怒江上的第一条溜索。从此,这种便捷却又危险的交通工具被两岸的人们广泛运用,至今都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只不过蔑索已变成了钢缆,溜板也被滑轮所取代。
《1860新闻眼》王小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