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培 通讯员/陈益刚)为抢救、挖掘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品种,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山市文联、中山市坦洲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广东省首届水上民歌大赛”于今明两晚在中山市坦洲镇举行。
全省各地的水上民间歌王将同台较量,试比高下。
疑问:不同歌种比拼
本届大赛得到广东省21个地市的热烈响应,数十支队伍报名参加选拔。10月初,组委会初评,挑选了广州、珠海、河源、惠州、汕尾、中山、阳江、湛江、清远、云浮等10个地级以上市的46个节目赴中山坦洲参加决赛。参赛节目有渔歌、咸水歌、淡水歌、艇仔歌、水路歌、船歌、海岛歌、沙田歌、南江渔鼓等,品种丰富,色彩缤纷,是广东水上民歌的一次集中展示。
记者了解到,全省各地的10多个品种、风格各不相同的水上民歌节目同台竞技,将决出金、银、铜奖。不同歌种如何决出高下?省民协专家告诉记者,水上民歌属于相似的民间艺术体系,具有相对的可比性。“民间艺术不同于体育竞技,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但是我们会作出相对评定,以鼓励和刺激各种民歌的发展。评委会依据歌唱、表演方法是否原生态,是否能够在其歌种中独具代表等因素,选出首届民歌大赛的优胜者。”
目的:抢救濒危民歌
省民协主席罗学光告诉记者:“本届民歌大赛的参赛节目都是各地富有民族民间风情的特色节目,其内容或歌咏山水家园、或抒写生活、或歌唱爱情。各地参赛队非常注意保留原生态艺术的演绎,同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创新,并加上了当地有特色的民间舞蹈,歌中有舞,舞中有歌。演唱的形式有对唱、重唱、合唱、组合等,灵活多样地展示各地优秀民间歌曲和优秀民歌人才。”
罗学光说,“广东省首届水上民歌大赛”作为省民协今年重点工作,是“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活动之一,目的就是抢救省内一些濒危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