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众不太了解中国改革开放
印度经济赶上中国还有很长路走
主持人:谈到中日两国,有很多可以加注的词语,“龙象之争”“龙象共舞”“共同崛起”“亚洲大国”“人口最多的国家”“新兴经济体”……如何来看待现在中印关系这些复杂的声音?
马加力:中印关系在不断地改善和发展当中,中印关系曾经经历了起伏波折,在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负面的东西。任何国家的关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发展,特别像中印两个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不愉快的国家。现在看来,中印两国都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当中,现在讲两个崛起中的大国或者两个崛起中的亚洲巨人,这样的描述基本上是准确的。对于中国和印度来说,合作是主要的,我们讲龙象共舞,争取共赢。我也多次写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中印两国在政治上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在经济贸易方面有很多互补的东西,在文化方面有很多关联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可以成为中印两国共同合作的基础。
马加力:至于说中印龙象竞争,应该讲中印快速发展,对资源、能源都有极大的需求,绝对地讲,在国际市场上有相对竞争的关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印两国政府现在变得越来越明智,越来越聪明,觉得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与其恶性竞争,不如友善合作。所以现在我们采取了很多合作性的措施,比方在能源领域,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印度是非常缺乏,中国也是能源进口国,两国在购买国外石油资产,进口天然气方面可能会有一些竞争,但是现在从中印两国在能源上有了很多合作,因为这种竞争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加强合作,恐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事实上中国跟印度在购买国外石油资产上已经进行了多宗合作,双方商定在能源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比如在石油溢价问题上,双方可以进行合作,同时双方积极探索新能源技术和再生能源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合作现在都在积极探索当中。总得来讲,不应该过分地炒作龙象竞争,看到有竞争的一面,但是也要更多寻求合作的一面,总的看法是加强合作,减少摩擦,避免恶性竞争,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周刚:现在各国从媒体到公众都非常关注中印关系,说法很多,评价也不一致,有积极的,有消极的,但是有一条反映了中印关系它的变化已经引起重视,反映了中印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它的作用和影响在扩大,不是无关轻重的,从这个意义来讲,这是中印感到骄傲的事情。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龙象之争的描述不是出自于中国自己的媒体,很多反而是印度的媒体甚至是印度民众很在乎中印之间的力量消长,您在当地的时候,印度民众怎么看待中印之间的竞争呢?
周刚:应该说印度的公众,一般的老百姓对中国的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一开始知之甚少,不多,不太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不太了解中国的情况,甚至大家都知道的笑话,很多印度人说,听说你们改革开放取得很大的成绩,你们上海的变化很大,你们上海有没有像我们孟买这个样子,实际上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孟买好一点。这是反映了印度的公民不太了解。但是到中国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到上海去看过,到其他地方也看过了,就发现中国的变化超出他们的想象,中国的进步甚至他们认为走在了印度的前面。中国这些做法中间有很多好的东西值得他们学习,从不了解到肯定你的进步和变化到觉得需要向你学习,到觉得需要中印两国应该合作,来共同发展,这就是不断在演变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还在继续。
马加力:印度民众对中国了解整体来说比较少,今天上午印度总理用鸿沟来概括印度队中国缺乏了解的情况。这是一个事实。现在看来中国民众对印度的了解和印度民众对中国的了解都相对少。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盲人摸象的故事,中国人到班加摩尔,说印度信息产业如何,印度的信息业也在世界上有口碑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其他领域也取得很好的成就。但是你只了解这一个情况恐怕也不合适,有的人是另外一个情况,比如到马德里去,看到非常落后、肮脏、混乱、污染的情况,觉得印度是非常糟糕的情况,双方民众的了解是相对比较少的。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情况。刚才讲的是人员往来是加强信息沟通很好的方式,你亲眼看一看是很重要的情况。盲人摸象你摸到象牙是非常好,摸到象腿是肮脏的一塌糊涂,应该有比较完整的概念,是完整的象,有长处,有弱处,这样的话才能对对方有正确的判断。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至于说有些西方国家或者印度媒体讲的话,有些是缺乏了解的,有的是误解,有的还是曲解。比方说很多国际媒体炒作,说印度超过中国如何如何,我感觉在西方媒体中有点贬华扬印的现象。客观地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世人瞩目的,中国现在尽管还有很漫长的任务需要完成,漫长的路需要走,但是中国经济去年GDP总量已经超过了三万亿美元,印度也就一万亿或者一万亿左右的水平。印度的基础设施,印度的环境保护,还有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这点确实很差。
主持人: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周刚:关于龙和象之间的关系是合作还是竞争,希望我们的网友们,我们的国人能够把握它的实质。第一,两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有13亿人口,印度有11亿人口,都需要快速地发展经济,都需要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这一点,国情是一样的,任务是相同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怎么办呢?
周刚:第一,需要有和平的,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第二,需要跟周围的邻国搞好关系,有一个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第三,国内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这点双方是一致的。第三,双方为了发展,都要改革,把改革作为动力,作为火车头,而改革的结果无论是中国的30年还是印度的16年,都取得巨大的成就,经过这些年不断地总结经验,本国的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得出了几乎是相同的经验,比如说要有科学的发展观,要持续的发展,这个发展应该是依靠科技,依靠教育,应该把环境考虑进去,应该把改革的成果为广大社会成员所贡献,应该考虑到环境、能源、粮食方面的安全,应该把本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上的经济发展统筹地来看。所以要不断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在看待龙象之间的关系应该把握最主要的机会,而且双方都觉得对方的经验值得互相学习和互相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是互利的,可以实实在在地给我们带来好处。这更增加了我们进一步来发展合作关系的信心。
中国人要善于敢于向印度学习
印度信息技术金融管理值得借鉴
马加力:最近在前几天在《瞭望》上发表一篇评论文章,就提出中国人要敢于向印度学习,要善于向印度学习,尽管我们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觉得如果要使我们更加快地发展起来,更好地发展起来,学习印度在很多方面的长处,无疑取长补短,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有利于自身的健全,印度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有这么一个认识,恐怕还是很需要的,这样的话,能够把人家好的东西借鉴过来变成自己的东西,来发展自己,营养自己,壮大自己。比方说印度在很多方面,比方说在信息技术方面、软件方面,在世界上很有口碑,在金融管理方面,国际上的评价也是不错的,他的银行呆帐比率非常低,这个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另外一个在管理方面,我们讲管理也是科学的,他在很多公司的管理能够达到国际比较先进的水平,另外一个,人才培养,这么多年来培养了大量通晓英语,通晓国际运行规则的科技和管理人才,这个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与之相关的是教育,怎么样培养国际型的,复合型的,通用型的人才,这是我们需要借鉴的。
主持人:这是辛格本人出任总理以来首次访华,也是继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2003年访华5年之后,印度总理的首次访华。和中国与其他大国交往相比,中印间领导人互访周期很长、频率也不高,除了两国矛盾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因素?
周刚:国家和国家之间不同,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中国和印度两国主要领导人都非常忙,我们看看最近几年的交往里,2000年印度总统拉亚拉奈访华,2001年李鹏委员长访问印度,2002年初朱镕基总理访问印度,2003年6月瓦杰帕伊访华。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问印度,胡主席访问之后,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在2008年新春伊始辛格总理访问。在八年时间里有那么多访问,怎么说也不算少。像其他大国有两个国家元首之间的会晤、访问,不要简单地看问题。
马加力:中印高层互访势头是保持。另外中印两国领导人,国家主席,总理也好,多次在国际场合进行会晤,在近两年,大概有六七次之多,应该说高层接触频率比中国和很多其他大国的接触密度还要大得多,我们媒体在这方面的报道相对少一点。网友提出这个问题,这些网友期待中印关系能够更加紧密,高层互访能够更加频繁,人员交往能够更加数量增多,这是一种期待,这是一件好事情。中印关系里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双方认真加以解决。我想随着两国政府的努力,两国民间的大力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亚洲三个大国,中国、日本和印度在2007年、2008年岁末年初时间,印度和日本政府首脑都相继访华,福田是赶了2007年中国新年之前最后几天,辛格应该是中国政府2008年迎接第一个政府首脑,辛格这次访华时机有没有印度方面自己的考虑,为什么赶在2008年冬天而且这么冷的时候做第一个访问中国的政府首脑?
马加力:恐怕有双方安排技术上的技巧问题,当然有日程安排的问题,辛格总理这次访华,原来计划是2007年年内,双方在文件里提到了,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发生,就是印度国大党主席苏维亚甘地先生访问中国,他在印度当中地位比较高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代表大会刚刚结束,根据一般的外交安排,重要的高层访问不可能在一两个月保持这样一个密度,所以推迟到今年年初也很有意义。我觉得可能是技巧上的东西在起作用,也有机缘性的东西在起作用。刚刚讲日本首相福田按说是迎春之旅,奥运年一开始,他来,当然中国人都喜欢有好的兆头,我们希望曼莫汉-辛格总理访问给中印关系带来好的兆头。
周刚:我们实事求是来看,中印之间主要的互访,时间早几个月,晚几个月不是主要的,刚才把日程都排了一下,去年年底来和今年年初来有什么时机性,没有。至于在国内日程安排和对外安排,就是找大家方便的时间。
马加力:为什么我们领导人出访的时候,都希望两方方便的情况下来访问,就是一方方便也不行,这样的安排更多是外交安排的技巧问题和技术性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 |
|